1、20 青山不老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用15年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看到课题,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郁郁葱葱的青山,优美逶迤的山段落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青山俯瞰足下,云雾弥漫山间,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默读课文,提取有关老人的信息,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已经八十一岁拄着拐杖种树创造了这块绿洲手拿旱烟的瘦老头 结合提取的信息,你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用十五年
2、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整体感知 默读阅读提示,明确第一条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互动课堂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时间之长面积之大 这个奇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呢?读第1、2自然段,说说山沟的大环境有什么特点。背景知识 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掩埋,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人
3、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形成强烈的沙尘暴。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默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老人院子的小环境是什么样的。简朴、单调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在这十五年里发生了哪些事情?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
4、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山沟的大环境和院子里的小环境呢?用大环境和小环境的侧面描写衬托创造奇迹之难。感悟奇迹的了不起,体会老人的伟大。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为什么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连绵的青山代代常绿,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将永存。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展,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默读阅读提示,明确第二条学习要求: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高贵的品质和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
5、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青山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原本相对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青山不老”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佩和祝福。课文紧紧抓住三个问题来展开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以及“”的含义,且逐层深入地感受老人 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青山不老保护家园、造福他人主题概括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拓展
6、延伸三()五()如()如()日月()滔滔()()沓来 一、补充词语。()同舟()命()危 ()桃源 ()盘()踞 番次诗画同 辉不 绝风 雨生垂世 外龙虎纷 至课堂演练1.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二、缩写句子。老人创造了绿洲。2.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老人迈进小院。3.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人的宝库。小兴安岭是宝库。4.一位七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老人从屋里走出来。老人走出来。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学习了一位山野老农,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课后作业 1.阅读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了解马永顺身上发生的故事。2.结合内容,对比发现马永顺和课文老人可贵的相似之处。谢谢观看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