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5 页 杨柳青一中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及座位号等信息。2.需使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选择题答案,填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身体力行的劳动中获取经验与知识,正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大到创造力的发掘,小到生活常识的累积,都离不开劳动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劳动教育是教育学生对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也要教会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劳动教育不只是 _动手能力,更重
2、要的是价值观的导入和习惯的养成,这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家庭_的影响尤其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家庭都应当_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通过家长日常生活的_,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生活靠劳动创造,美好人生也靠劳动创造。()。期待学生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用双手成就美好未来。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劳动教育要教会学生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也要教育他们对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B.不仅劳动教育要教育学生对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也要教会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C.劳动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对
3、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也要教会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D.劳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也要教育他们对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传授潜移默化竖立言传身教B.训练耳濡目染竖立薪火相传C.训练潜移默化树立言传身教D.传授耳濡目染树立薪火相传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劳动将在校园、在家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B.让劳动在校园、在家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C.期待劳动在校园、在家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D
4、.在校园、在家庭、在全社会让劳动蔚然成风,在学生心中让劳动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 5 批近 800 人的专业队伍驰援武汉,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 4900 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 74187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1.5%,其中湖北省有 61449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 90%以上。国际临床评价指标认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
5、是转重率。临床发现,中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作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在抗击疫情之初就非常重视中医药的作用。今年 2 月底,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中医药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帮助病人减轻病症,独特优势和作用显著,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获得越来越广泛认可。”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中医药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6、(摘编自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医药抗疫,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24 日)材料二: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物,直接消灭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我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
7、清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证型的其他方剂和中成药。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汉中后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明代医学家吴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温疫论。第 2 页,共 5 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
8、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和针、灸、砭、药、按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情。中医药学组方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法。无论什么疾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得到答案,从而制定出诊疗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摘编自白剑峰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9、 13 日)材料三:3 月 18 日,中国第二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 13 人抵达意大利,其中中医专家引人注目。这是中国首次派出有中医的医疗专家组驰援海外战“疫”。中医专家将向海外讲述中西医结合战“疫”的中国经验,并为当地侨胞提供诊疗咨询。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迄今,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中国确诊病例超过 90%。世卫组织近日发布消息,决定删除其官网上关于抗疫“常见问题”一栏中“不应使用传统草本药物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内容。此举被认为是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 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 29
10、 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 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全球战“疫”,中医大有可为。然而,受文化传统差异和各国法律政策影响,在参与世界各国的临床救治过程中,中医和中医药依然面临重重阻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人类共同考题,疗效是最佳答案。中医出海,和西医强强联合,势必为世界彻底战胜疫情注入一剂“强心针”。(摘编自侨胞为何对中医战“疫”充满信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3 月 23 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中药方剂可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病情转重,其疗效体现了国际临床评价关键指标要求。B中医药传到多数国家和地区,甚至受到法律保护,说明其已迈出走向世界的坚
11、实一步。C西医中医各有千秋,并且作用互补,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疫病的重要原因。D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这标志着世卫组织对中医药的肯定。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 A中医专家对新冠肺炎的属性判断及各种中药方剂的使用,真正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B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自其问世后人们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C无论是何种疾病,中医都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中得到答案,制定出诊疗方案,帮助患者战胜肆虐的病魔。D为进一步消除因文化传统差异和法律政策影响给中医药参与海外救治带来的阻碍,中医专家需加大驰援力度。
12、6.下列中医谚语中,与材料二论述的中医诊疗原则不相符的一项是 _ A“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B“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C“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D“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7.材料二客观理性地论证了中医的实力,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这种客观理性是如何体现的。8.中医专家能够参与驰援海外战“疫”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各题。(一)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
13、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
14、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二)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谏议阁下:光居常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于将命者。春暖,伏维机政余裕,台侯万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才,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侍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交往)也。虽愧多闻,至于直、凉,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则固不敢为也。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嘿,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自古人臣之圣者,无过周公与孔子,周公、孔子亦未尝无过,未尝无师。介甫虽大贤,于周公、孔子
15、则有第 3 页,共 5 页 问矣,今乃自以为我之所见,天下莫能及,人之议论与我合则善之,与我不合则恶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进,谄谀之士何由远?方正日疏、谄谀日亲,而望万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远,难矣。夫从谏纳善,不独人君为美也,于人臣亦然。昔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之善否。或谓子产毁乡校,子产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如无也。及宾客僚属谒见论事,则唯希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
16、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昔王子雍方于事上而好下佞已,介甫不幸亦近是乎?此光所谓自信太厚者也。诗云:“周爰咨谋。”介甫得光书,倘未赐弃掷,幸与忠信之士谋其可否,不可以示谄谀之人,必不肯以光言为然也。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之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诫有顺适之快,一旦夫势,必有卖介前以自售者矣。有介前将何择焉?不宣。光惶恐再拜。(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有删节)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17、一项是 _ A.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特:只,仅仅B.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度:考虑C.令名之施四远令:让,使D.幸与忠信之士谋其可否幸:希望10.下列各项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 A.而议事每不合昔王子雍方于事上而好下佞己B.至于怨诽之多自古人臣之圣者,无过周公与孔子C.以膏泽斯民以是久不得通名于将命者D.上乃欲变此今乃自以为我之所见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B.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C.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D
18、.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_ A.在王安石变法周年之际,司马光写了与王介甫书这封长信给王安石,对变法多所指责。其言论偏于保守,但亦有切中时弊之论。B.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政见相同,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猜疑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坚持自己的政见。C.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种种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瓴,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D.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行文刚而柔,直而婉,重波迭浪,层层推进,宛转中自有一种咄咄逼人的锐气。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则多用短句,句式整齐,鲜明地表现了作
19、者斩钉截铁的坚决态度,增强了辩驳气势。13.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向俗自媚于众为善。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怅寥廓,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大江东去,_,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_。师者,_。(韩愈师说)(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
20、。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 5 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堂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1938 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这样,西南联大师生
21、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那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涌泪:第 4 页,共 5 页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武庙街的颐楼,是蒙自十分有特色的民居。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
22、,尽收眼底,十分幽雅闲静,被作为了联大女生的宿舍。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
23、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 1938 年 8 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一个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
24、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_,_,_,_”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
25、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全面抗战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
26、。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而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_ A.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他们的生活与南湖融为一体;南湖也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家园。B.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师生,常在湖边从事读书、唱歌、诵诗等活动。他们的生活平静、惬意,每天无忧无虑。C.听风楼的得名,只是因为山风呼啸,使联大女生不能成眠。此名表达了女生们因居住环境差
27、而引发的思乡之情。D.冯友兰先生为清华毕业生题词,用“屡经艰苦”概括了西南联大学子由北平终至昆明蒙自所经历的种种磨砺。E.本文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鱼翔浅底”“如怨如诉”等,会令我们想起沁园春长沙赤壁赋中的名句。16.西南联大师生的哪些言行体现了“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请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17.第段中,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涌泪”,请对此诗的节选部分进行赏析。18.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并插入了大量对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生活的追怀,请简要分析这种叙事方式的效果。19.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题目中“这一湖水”的魅力体现在何处。第 5 页,共 5 页 20.以下是第段中空缺的诗句,
28、请将句前的序号按最恰当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荷花海子忆升平楼外歌声杂醉醒风物居然似旧京桥边鬓影还明灭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_,_;_,_”五、名著鉴赏 21.红楼梦里有一位不属于大观园却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刘姥姥。作者写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尤其是详写了她第二次来到荣国府的情景。刘姥姥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角色也由王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这次刘姥姥接触到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都远远胜过了第一次。试分析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有哪些作用?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9、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_。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左传有言:“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意思是预先准备好就没有忧虑,这是古代以来好的教育。底线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技巧,它要求我们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接受这种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能够提供继续前进时所必须的那份坦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