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壶口瀑布第五单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弥漫(m)告诫(ji)驰骋(chng)推推搡搡(sng)B.雾霭(i)凝重(nng)寒噤(jn)怒不可遏()C.汩汩(g)潺潺(chn)尽管(jn)如丝如缕(l)D.出轧(y)打旋(xun)迂回(y)挟而不服(xi)C1234567891011121314点拨:A“骋”应读chng,B“噤”应读jn,D“轧”应读zh。4.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
2、,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1234567891011121314A.说明描写记叙描写B.记叙抒情记叙议论C.记叙抒情抒情描写D.说明描写抒情议论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12345678910111213146.思维能力请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比较选文第1段与下面材料的相同之处。材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3、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答案:内容:都写出了水势大、速度快的特点。写法:都用到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12345678910111213147.选文在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选文细致描写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及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1234567891011121314 大连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0-72页第8-12题 拓展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8.本文题为春到壶口,前三段却写了其他时节到壶口所见,有何作用?(3分)答案:前三段
4、分别写了旱水期、隆冬时节壶口瀑布河床静默和壶口瀑布蓄势待发的景象,多角度展现了壶口瀑布的壮观;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写春到壶口,瀑布解冻的生机活力做铺垫。12345678910111213149.从感官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答案:听觉上,写冰岸塌陷的轰隆声,富有气势;视觉上,写冰岸塌陷,落入水中,水浪冲天而起,彩虹飞扬的壮丽景象;视听结合,描绘出冰岸解冻的壮阔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震撼,生动形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123456789101112131410.游记常见的写法有“移步换景”和“定点观景”,本文第段运用了哪种写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本文第段运用
5、了定点观景的写法。作者站在石岸上方的冰块上,先平视壶口那一面的悬崖,观察悬冰;再注目对面冰岸,冰块消融,水浪冲天而起;最后望向龙槽,看到深深的冰隙冲天而去,感受这一川冰凌。123456789101112131411.第段表达了作者的观景感受,请写出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3分)答案:作者三次到壶口,感受到了壶口瀑布从蓄势到奔腾向前、所向披靡的状态,这是一种生命拼搏的过程。“水”和“冰”象征着艰难险阻,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不同的困境,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在静默、蓄势的基础上搏击奋发、勇往直前。123456789101112131412.当地旅游局要宣传家乡景观。请
6、依据本文内容向游客们介绍“壶口桃花汛”。(50字以上)(5分)答案:示例:各位游客朋友,每年惊蛰之际,黄河进入凌汛期,河水的秒流量可增加到一千立方米以上,最高时可达八千立方米。这个时期,恰逢晋陕大峡谷两岸桃花盛开,故称此时的凌汛为桃花汛。123456789101112131413.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班级开展“黄河,母亲河”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请你根据小文搜集的三则材料,提取出黄河文化的三个特征。(要求:每个特征不超过5个字)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一: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绝。在世界四大“大河文明”中,只有黄河文化不曾断流。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到中期
7、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一直进入夏商周时代,谱系连贯,一脉相承。材料二:黄河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黄河文化以其博大的气势,宽广的心胸,融汇外来,吞吐万象,形成了一个富于包容性的开放系统。它南与长江文化相向而行、互相碰撞,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文明要素;北与草原文化长期碰撞、相互融合,不断融入新鲜血液。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三:黄河文化与时俱进,老树新枝。从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发现最早的契刻符号,到安阳殷墟出土中国最早的汉字体系甲骨文;从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到李斯规范书写“小篆”,到许慎编写出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再到活字印刷术,汉字文明的每一步创新都发生在黄河流域
8、。答案:连续性(源远流长)、包容性(海纳百川)、创新性(与时俱进)1234567891011121314(2)【跨学科综合】下面是小文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的两幅宣传图,你认为哪幅的设计更巧妙?请结合活动主题及构图要素,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示例:我认为图二的设计更巧妙。该图中字母“H”和“司母戊鼎”的造型融为一体,象征着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123456789101112131414.梁衡的壶口瀑布分别描述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特点,采用定点观景的写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且融入了感情和思考。请你也结合相关知识,写一段描写黄河景观的文字。答案:略。微写作1234567891011121314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