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第2节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基础巩固1.在生物净化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绿色植物和动物B.动物和微生物C.绿色植物和微生物D.高等动物和病毒答案:C2.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的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 ()A.全球增温问题,臭氧层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B.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 C.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 D.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答案:A3.在下列现象中,属于通过食物链引起的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B.温室效应C.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解析:汞、镉等有
2、毒物质随营养级的升高逐级浓缩,所在营养级越高,所受毒害越深。答案:C4.下列有关“富营养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B.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C.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赤潮D.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解析: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N、P含量过多,引起一些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中动植物死亡,水体恶化。发生在淡水中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答案:C5.下列有关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
3、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B.各国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氯气等对人体有害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解析:水体中氮、磷含量过多引起富营养化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在淡水中引起水华,在海水中引起赤潮。各国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重金属以及有毒的气体对人体都是有害无益的。答案:B6.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A.由工业燃烧排放的SO2 B.由工业燃烧排放的CO2C.由人类活动产生的CO2D.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氮气体解析:引起酸雨的主要原
4、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二氧化硫随雨水进入土壤形成酸雨。答案:A7.下图装置中,空气随旋转洒水器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目的是()A.氧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 B.分解有机物为简单物质C.将消毒液体作灌溉之用 D.给微生物供氧答案:D8.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污染导致藻类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A.CO2B.O2C.硝酸盐D.磷酸盐解析:水中有机物增多,好氧菌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迅速减少。答案:B9.“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有哪些作用?()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过滤尘埃、杀灭细菌D
5、.降低噪声、调节气候解析:该谚语体现的是森林对生态环境可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答案:B10.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主要是通过哪种途径来实现的? ()A.光合作用B.分解作用C.同化作用D.化能合成作用解析: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土壤和水体中有大量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能将许多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答案:B11.常用菌类含量来检测水质污染的程度,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美蓝和伊红,目的是检测()A.乳酸菌B.大肠杆菌C.根瘤菌D.结核菌解析: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与美蓝和伊红反应出现紫色并且有金属光泽。如果水中大肠杆菌超标,用美蓝和伊红就可以检测出来。答案:B能力提
6、升12.下列有关生物净化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也能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起净化作用B.将污水或废水排入特定的稳定塘后,在细菌、藻类等多种生物的作用下可发生物质转化反应C.“三北”防护林可以遏制风沙灾害、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大气污染D.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时,首先利用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H2O,以及含氮、磷的无机盐等,然后再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污染物解析: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首先进行基本处理,即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除去污水中个体较大的固体污染物,再利用多种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以及含氮、磷的无机盐等,使污水得到净化。答案
7、:D13.某中学的学生为了调查该地区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4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极多;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请根据以上结果回答问题。(1)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2)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号水源的污染属。(3)假若号和号水源的污染属于同一性质,程度相同,则号水源排污点离湖泊入水口的距离比号水源。(4)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
8、,首先必须治理的是水源,这一水源一般是由排出的废水。治理的方法有等几种。(5)面对湖泊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利用植物的净化作用,恢复湖中的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方案(填序号)。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是。答案:(1)(2)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氮、磷等的污染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3)近(4)号化工厂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生物净化(5)和污水冲入长江后会造成二次污染14.某一河流中生活着多种生物,但自从其上游地段中开办了一个采矿厂后,将采矿中的混浊黏土水排放到河流中,使河流生态系统受
9、到了一定的影响。下图是有关人员根据采矿厂下游河流中多个不同距离的氧浓度以及pH绘制而成的(均在中午取样统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统计发现,该河流与矿厂最近的100 m范围内,溶解氧量突然改变出现了下降,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2)为什么在100 m至400 m的范围内溶解氧的含量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最为恰当的解释是 。(3)从对不同河段河水pH的测定所得的b曲线来看,由矿厂开始的100 m范围内pH升高正是由于 。反之,在100 m至400 m的范围内pH出现下降并趋变稳,表示水生植物的 。(4)上述所有测量为何都要在中午进行读取? 。解析:观察曲线可知,矿厂在100 m范围内溶解氧突
10、然减少,可能是矿厂的排污导致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随着矿物质沉淀,水质变清,光合作用增强,溶解氧含量上升。河水污染使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导致pH上升。答案:(1)浑浊的河水妨碍了河流里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量减少(2)随着河水矿物质颗粒的沉淀,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又逐渐恢复原有水平,氧气释放量增加(3)河水被污染,使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量减少,导致pH升高光合作用又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4)第一,便于对比,减少因时间不统一引起的测量误差;第二,对水生植物而言,中午光照强度最大,光合作用较强,取值容易且明显15.请回答下列与水体污染及净化相关的问题。(1)污水排入河道后,导致水体中的溶
11、氧量下降,当耗氧速率等于复氧速率时,溶氧量达到最低点,该点称为,若污染不再加剧,溶氧量将逐渐回升。根据溶氧量变化绘制出的曲线,可用来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评估水体的能力。(2)对生活污水,以往常采用将池塘改造成的方法来处理,其中起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和大气;现多采用活性污泥法来处理,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用设备为上述生物提供氧气,然后经分离污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3)黑藻等水生高等植物在浙江省分布广泛,它们不仅可以吸收水体中的N,还可以蓄积底泥中的重金属。根据上述材料,请拟定一个探究性课题的名称:,并写出需要检测的一个指标:。解析:(1)当污水排入河道后,
12、水体中有机物增加,导致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大量氧气,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氧气产生量减少。当耗氧速率与复氧速率相等时,水体中溶氧量达到最低点,这一点称为临界点(Cp点)。可根据溶氧量的变化绘制氧垂曲线,来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及评估水体的自净能力。(2)通过氧化塘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将污水进行处理,微生物呼吸需要的氧气主要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因为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更加彻底,所以现在人们常采用曝气设备为其提供氧气,然后经沉淀分离污泥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3)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黑藻可吸收N和蓄积重金属,因此可对黑藻吸收N或蓄积重金属的能力进行探究,实验时对黑藻体内N的总量或重金属的总量进行测定即可得出实验结果。答案:(1)临界点(Cp点)氧垂自净(2)氧化塘藻类的光合作用好氧曝气沉淀(3)探究黑藻吸收N的能力或探究黑藻蓄积重金属的能力黑藻体内N的总量或黑藻体内重金属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