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一数1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2.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上面有一些数学信息,你们想不想看?利用电脑依次向学生呈现以下四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图片,通过师生对话,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图片的信息,教师给予适时的评价,再出示文字说明,指名读一读具体的信息。最
2、后观察这些数学信息中的数与以前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比较,怎么样?(都变大了)对,都变大了。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生活中的大数。(贴出课题)(二)合作探究,知新会学1?揭示课题。同学们,我这儿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想不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板书课题:数一数)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么多小正方体,怎么数呀?一会儿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来进行数一数的活动。活动时要求:先想一想怎么数?然后用你们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在小组里
3、运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们数出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3?集体汇报,丰富认知。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数出了多少个小正方体?生1可能:600。生2可能:1000。教师板书记下不同的数据:600 1000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有所不同,那就请你们分别说说你们是怎么数的。先请数的结果是600的同学,说一说。(请同学拿着学具上来讲数的方法)他这样数有道理吗?再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上来数一数。(请同学拿着学具上来讲数的方法)再请数的结果是1000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数的。生:先横着数1个、2个、3个、4个10个-那就是说这样的一行有10个。再竖着数1行、2行、3行、4行10行-也就是有10行。也就是10个1
4、0是多少?意思是说这样的一层是100,请你接着数1层、2层、3层、4层10层,一共有10层-也就是10个100,10个100是多少?就是1000。你们组是这样数出1000个的。你们数出600个,你们小组忽略了哪儿没数? 所以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生能通过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你们都同意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再跟随电脑来数一数。4?电脑演示,体验成功。(播放课件)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
5、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这是组成大正方体的1个小正方体。(拖拽出1个小正方体)先一个
6、一个地数(点击电脑,师生一起数2个、3个、4个10个,随着用鼠标点数小正方体依次闪烁变色。然后拖拽出另外的9个,组成1列),数了10次,就是1个(十)。我们再这样十个十个地数(点击电脑,师生一起数2个十、3个十、4个十10个十,随着数1列1列的小正方体依次闪烁变色。然后拖拽出另外的9列,组成1层),数了10次,10个10就是一百。我们可以把这一百看作一层,2层呢?接下来怎么数?再这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第9层时问:再加一个百是多少? 10个一百-就是一千(点击电脑,出示完整的1千)。跟你们数的一样吗?想一想,还有没有比一千更大的数?你们打算怎样去数?(一千一千地数)(点击电脑演示)我们一起来数:
7、1个千、2个千9个千是多少?再加1千是多少? (一万,1万就是10个1千。)(电脑出示:一万)。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我们发现今天数一千时,是一百一百地数,数了十次,也就是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