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二第三单元第29讲一、选择题1(2017大庆一模)193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它反映了国民政府(C)A为围剿红军做军事筹划B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为抵御日军进攻做准备D力图消灭地方各派军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的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干中“1935年”“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可见政府积极筹建后方战略基地以抵御日军侵略,符合
2、题意的是C项,A项不符合史实,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27年至1936年,排除B项,D项不符合题意。2(2016菏泽一模)下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B)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解析材料反映了此阶段商办企业的迅速发展,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A错误,清政府不可能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B出现于甲午战后,符合题中的时间。C、D两项出现于1911年之后。3(2017桂林、崇左调研)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
3、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C)A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C为坚持抗战提供经济支撑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6年政府号召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为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国民收入的群众性的战前经济动员运动,时间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目的是抗战,但是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服务于抗战时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战时统制经济造成了民族资本主经济的
4、日益萎缩,故D项错误。4(2016保定一模)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通过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D)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18901894年18951899年19101914年出口100142315进口100153417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B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解析材料数据是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的不断增加,A、B、C三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5(2017青岛一模)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
5、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D)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北洋军阀政府通过颁布法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宪政,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1914年”,而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国际贸易的发展
6、,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颁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厉条例”得出主张农业多种经营,根据“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并且严格限制砍伐,得出注重环境保护,故D项正确。6(2016张掖一诊)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B)国民收入(亿元)年增长率(%)人口(千人)年增长率(%)人均收入(元)年增长率(%)1880年1930年1880年1930年1880年1930年143.43257.981.213776365007890.583851.510.62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C人口增
7、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国民收入年增长率是正数,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关系,故C项错误;近代化主要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材料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7(2016自贡一诊)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C民营
8、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解析科技人员的内迁与工厂数量的增加并未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新设的企业是否为军工企业,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新设的企业增加迅速,结合题目的时间可推断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成为民族工业内迁的地区,大批民族工业诞生和发展,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内迁是为了躲避战争的破坏,并不是战争的需要促进了企业的增加,故D项错误。8(2016唐山二模)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B)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短暂
9、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解析洋务运动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故B项正确;“短暂春天”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战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9(2016长春二模)1934年后,中国经济危机逐渐严重,上海商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行统制工业政策的要求。自1935年至1937年,南京政府及其官员加强了参加商业、工业、银行业的活动,政府举
10、办的工商业迅猛增长,掌握了工商业和金融业的领导权。由此可知,南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A导致了官僚资本的产生B不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D为应对日军侵略威胁解析1927年左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诞生,故A项错误;政府及其官员参加活动或掌握领导权,为以公谋私、压榨和排挤民族资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利于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通过税收杠杆、金融调整等经济政策引导、干预资本运营,而不是政府及其官员直接参加乃至领导企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应对日军侵略威胁的信息,故D项错误。10(2016茂名二模)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
11、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A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C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D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棉布滞销归因于传统自然经济的顽强阻碍这一层面,1860年之后,英国对华棉布出口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并逐渐在中英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在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机器大生产的深入普及。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以来,英国社会内部也经历了从家庭工业向工厂工业的缓
12、慢过渡。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更进一步降低了英国机产棉布的远洋运输成本。故直至19世纪后半期,英国机器生产的棉布才相对于中国土布真正具有质量和成本上的绝对优势,A项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项。11(2016石家庄二模)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年代钢生铁煤锰矿1935年256,565787,061,36,091,74731,4001936年414,315809,99639,902,98543,4001937年556,347958,68337,230,46979,187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D)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
13、制”政策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表格标题“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可知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故A项错误;表格中仅仅展示了1935到1937年钢、生铁、煤、锰矿产量的发展,并未提及官僚资本,故B项错误;1935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迁都重庆后才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钢、生铁、煤、锰矿开采产量的不断增长显示了国民政府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故D项正确。12(2016咸阳二模)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到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
14、帮助下迁到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D)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D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抗战,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时间“1937年8月”可知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没有形成,排除A项,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是指面对日军侵华,国内企业在政府组织下内迁的史实,可见其为持久抗战做准备,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6太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
15、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材料二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
16、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
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答案(1)张謇: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依靠官府支持;产业种类丰富;热心公益事业。福特:少年理想;依靠自主创业;执着于汽车产业;以大众化、平民化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2)张謇失败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遭受双重压迫);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张謇个人投资过大,经营不善。福特成功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注重创新;美国社会稳定,政策适宜;社会消费的迅猛发展;福特个人对市场把握准确。14(2016宜春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观点来源近代中国资产阶
18、级具有两重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在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但在发展生产赚取利润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又具有明显的妥协性。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994年如果重新理解晚清以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或者说近代中国所走过的全部道路,我们应该承认,正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每每引领中国社会往上走,正是中国资产阶级逐步从社会的边缘阶级逐渐成为社会重心,引领社会、稳定社会,并为社会指明发展方向,方才使中国社会在过去两百年的转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波折,减少了震动。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2013年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观点。(要求
19、: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答案示例一:观点:从革命史观来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评述:一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的要求,希望中国能够独立富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条件。为此,他们发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另一方面,它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人在政府机构中取得一定的官职头衔,或者在农村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具有亦官亦商的多重身份。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所以他们缺乏反侵略、反封建的坚决性和彻底性。示例二:观点:从近代化史观来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机器和管理经验,创办了近代实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发起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客观上推动了思想启蒙。辛亥革命时期,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力促清政府退位,推动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发生,为权力的平稳过渡做出巨大贡献。(亦可举孙中山及新文化运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