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98KB ,
资源ID:32513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251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历史卷4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历史卷4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历史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A源于自然法则B体现神权思想C强调等级对立 D规范社会秩序D根据材料可知,礼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和秩序,因为和谐,万物能孕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这强调了礼乐制度的合法性和重要性,以此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规范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2下

2、图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农业生产不断进步B铁制农具广泛应用C社会局势渐趋稳定D小农经济逐步壮大A由“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可知从公元前5世纪到秦汉时期,铁农具的比例明显上升,可见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故选A项;“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无法判断铁农具的使用分布情况,故排除B项;“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秩序,故排除C项;“铁农具数量对比”的增长趋势不能说明经济形态一定是小农经济,故排除D项。3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

3、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D根据材料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由此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较前代有所完善,故选D项。4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理学思想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市民阶层的壮大C话本中的人物是一些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话本也是适合市民审美需求产生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4、;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市民阶层的壮大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5据记载,明初江南,庶民百姓无心向奢;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庶人之妾,而帝后之服”,当时百姓不仅僭越官僚命妇之服,富者甚至嫌弃儒冠长袍不够华丽,服饰之精美贵重远甚于前。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市民阶层主导社会变革C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弱化D奢靡之风动摇理学地位A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前期,江南地区百姓无心向奢。明朝中后期,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风气发生很大的变化,百姓对服饰的追求趋向奢华。这反映出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理学所构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观念,因此A项符合题意;市民阶层虽然对当时社会

5、价值、文化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但并未主导社会变革,故排除B项;明朝君主专制统治强化,故排除C项;奢靡之风并不足以动摇理学的统治地位,故排除D项。6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地批判:“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B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D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D根据材料“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可知,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故选D项。7下表是黄埔军校入学和毕业人数统计表(部分)。导致表中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6、()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黄埔军校第三期1924.101926.11 3001 233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31926.102 6802 654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111927.83 3002 418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101929.54 4003 970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外来势力的干涉C国共两党的分裂 D社会经济的停滞C黄埔军校第五期在校时间是1926年11月1927年8月,正值国民革命的后期,国民革命的兴起是1924年,故A项错误;外来势力的干涉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两党分裂,使得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员受到迫害而无法毕业,故C项正确;这

7、一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并未停滞,故D项错误。8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材料旨在说明()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A材料说明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仍在坚持抗战,反映出国民政府抗战具有一定积极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全民族抗战作用、正面战场地位、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间关系的信息,故B、C、D三项错误。91946年10月,在攻下张家口之后,

8、国民党上下踌躇满志,多数高级将领对战争前途表示乐观。参谋总长陈诚十分自信地表示:“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对于交通,任何一线均可于两周内打通。”这一判断()A是基于抗战形势的全面分析B促使了全面内战的爆发C准确预估了战争发展的走向D轻视了中国共产党的作战能力D材料“国民党上下踌躇满志,多数高级将领对战争前途表示乐观”“任何一线均可于两周内打通”说明了国民党将领轻视了中国共产党的作战能力,误估了战争发展的走向,故D项正确,C项错误;1945年抗战已经取得胜利,故A项错误;1946年6月全面内战已经爆发,故B项错误。10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

9、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说明我国高校达世界先进水平C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不均衡发展D适应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D材料仅反映了我国高校工科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与美国仅是工科生培养数量的比较,未涉及教育质量,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工科有较大发展,未反映其他学科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60年”“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可知,这一时期科学家和工程师、工科毕业生的培养都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故D项正确。11“中国共产党

10、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民族、民生 B民权、民生C民族、民权 D富国、强国A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的解放,解救了劳苦大众;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了民族的腾飞,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两次飞跃解决了“民族”和“民生”问题,故A项正确。12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 93012 5655 4572 950997199

11、0234 80070 10054 90016 40032 5001995236 80021 70036 0007 20066 200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京、上海、广州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D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北京、上海并不是经济特区,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中全国移民人数可知,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故C项错误;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移民人数在增多,说明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故D项正确。13公元前349年

12、,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机:“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此种危机最可能是()A公民精神沦丧B军事装备落后C社会秩序败坏 D经济发展停滞A根据材料“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并联系公元前349年可知,由于泛滥的民主导致公民精神的沦丧,故选A项。14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

13、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亚洲人口膨胀的问题,故D项错误。15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

14、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D材料“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说明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故选D项。16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下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人类活动课程直接保全自己生理学、解剖学获取生活必需品,间接保全自己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抚养子女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娱乐休闲文学、艺术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B社

15、会分裂对立的现实C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D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C材料“19世纪”“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均明显的反映了工业化的印迹,故选C项;A、B两项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表格部分体现自然科学的内容,但不能确定独立与否,故排除D项。17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英国人欧文在美国创立“新和谐公社”,建立“全国劳动产品交换市场”。在1839年到1845年他又从事“劳动公社”实验。但这些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欧文的实践()A意味着工人运动需要国际联合B是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C为建立人类理想社会提供了借鉴D表明美国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C由材料“空想社会主义

16、思想家”“全国劳动产品交换市场”和“劳动公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实验,这些实验为建立人类理想社会提供了借鉴,故选C项;材料是欧文的实验不是工人运动,故排除A项;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非完善,故排除B项;材料是欧文个人实验不是国际工人运动,故排除D项。 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市场体制的建立D工业化运动的开展B根据材料“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

17、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可知,国家资本主义和工商业发展很快,只有新经济政策时期才有此现象,故选B项;“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革命,打击资本主义是其主要目标,故排除A项;“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并未建立市场体制,故排除C项;“工业化运动”是计划经济的集中体现,它排斥市场和资本主义,故排除D项。19法国在二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A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B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C美国

18、加紧对西欧的控制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D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在二战后先后制定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也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了二战后这些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即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故选D项。20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A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B文化保护主义的

19、倾向明显C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D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C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局势推动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项;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推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的发展,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各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21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2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中,关系最巨。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唯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

20、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他商人直接贸易。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摘编自朱希祖广东十三行考1937年版序言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这个权力在1813年被取消后,该公司仍然继续持有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直至1834年才被取消。1623年詹姆士一世又授予公司任命官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1661年,查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媾和、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

21、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公司成立时没有得到国会一个便士的支持,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政府对自己行动的干涉。摘编自赵伯乐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十三行的特点及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和解除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并比较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唯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他商人直接

22、贸易”可总结特点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外交上具有通商权,贸易上具有垄断权;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影响为:抑制先进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近代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体现了重商主义思想;材料二“1813年被取消”说明

23、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解除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第二小问,比较十三行与东印度公司的不同,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设立的原因、作用、性质、特点等角度进行比较。答案(1)特点:政治、经济双重性质;外交通商权和贸易垄断权。(2分)影响:抑制先进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4分)(2)思想: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2分)不同:前者是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后者是出于保护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前者的设立有抵制外国之意,后者有利于对外扩张;前者属于政府经济和外交机构,后者是殖民统治机构;前者受控于政府,后者相对独立;前者阻碍社会进步,后者

24、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10分)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鹍在棣怀堂随笔中说:“吴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编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材料二嘉、道时期,理学

25、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

26、原因。(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等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经济发展、晚清政治变革以及社会转型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既有外部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的加深,也有内部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理学自身的缺陷、明清之际“经世致

27、用”传统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患意识和责任感。答案(1)表现:很多士人从商;出现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命名的书籍;很多商人跻身于士群体。(3分)影响:导致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和四民观念的瓦解;有助于商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近代经济的产生;绅商作为新旧社会转变发展的中介形态,在晚清收回利权、清末新政、地方自治等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6分)(2)特点:强调“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重视经世致用。(2分)原因: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嘉道时期文字狱的逐渐减轻;学术界有“经世致用”的传统。(4分)23(12分)阅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国家给予经济援助并参与重建的计划。美国再动用各种力量,确保这些借钱的国家不敢赖账。此计划固然使欧洲、美国得到双赢,然而在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实际上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最大受益方。材料二“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有人说,中国的“一带一路”

29、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2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马歇尔计划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从不同意、部分同意等观点中选择,注意史论结合,从设计构想、根本目的、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等几个角度分析作答。答案示例一:不同意这种说法。(2分)理由如下:第一,设计构想不同。美国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帮助西欧国家恢复衰败的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有助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走上和平发展之路。第二,根本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

30、的根本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确立霸权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为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合作倡议,最终目的是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第三,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不同。马歇尔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导,这种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附加诸多条件,受援国处于被动接受与附属地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谋求互利共赢。(8分)基于以上理由,所以不同意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的说法。(2分)示例二: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有一定道理,但实质上很不科学,很不严谨。(2分)理由如下:从形式上看,二者的确有一些相

31、同或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一种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计划;都是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都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然而二者在设计构想、根本目的、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等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异。第一,设计构想不同。美国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帮助西欧国家恢复衰败的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有助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走上和平发展之路。第二,根本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确立霸权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为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合作倡议,最终目

32、的是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第三,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不同。马歇尔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导,这种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附加诸多条件,受援国处于被动接受与附属地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谋求互利共赢。(8分)综上所述,所谓“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的说法,只是一种坊间提法,很不科学,有违事实,而且会对“一带一路”的价值认同及实施效果带来消极影响。(2分)2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84年9月,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在浙江召开,会议形成了“先改后调,改中

33、有调”、实行放调结合的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价格双轨制经济政策诞生。双轨制是指同时存在着体制内(计划轨)和体制外(市场轨)两种价格体制,是中国政府为改革价格体系而采用的一种过渡性定价方案。改革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步实施阶段(19851991年)。改革的区域由农村扩展到城市;改革的对象由价格体系扩展到购销体制;改革的手段由以调为主转向以放为主、调放结合。二是逐渐向市场定价方向并轨阶段(19921997年)。这一阶段,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既改善了价格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创造了必要条件。摘自田伟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及评价(1)根据材料并结合

34、所学知识,概括“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意义。(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实行放调结合的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价格双轨制经济政策诞生”可得出先理论研讨后付诸实践;调放结合,分阶段稳步推进;根据材料“双轨制是指同时存在着体制内(计划轨)和体制外(市场轨)两种价格体制,是中国政府为改革价格体系而采用的一种过渡性定价方案”可得出两种价格机制并行;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逐渐过渡。第(2)问,根据材料“双轨制是指同时存在着体制内(计划轨)和体制外(市场轨)两种价格体制,是中国政府为改革价格体系而采用的一种过渡性定价方案”可得出符合当时国情,

35、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根据材料“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既改善了价格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创造了必要条件”可得出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答案(1)特点:先理论研讨后付诸实践;调放结合,分阶段稳步推进;两种价格机制并行;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逐渐过渡。(8分)(2)意义:符合当时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7分)2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重要。1908

36、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在波斯尼亚危机的诱发下,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并扩大版图。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既反对奥斯曼帝国又针对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同盟”。同年10月,同盟四国相继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很快战败,被迫求和。巴尔干各民族获得解放。1913年5月,它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合约,同盟国取得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几乎丧失全部欧洲领土,仅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周围的狭小地区。但是,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又发生分歧,1913年6月,以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另

37、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两次巴尔干战争的性质。(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11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可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由于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波斯尼亚危机所引起,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因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因为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发生分歧而引起,战争双方为争压利益而发动战争,因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属于掠夺战争。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

38、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重要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可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重要,大国争夺激烈;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奥斯曼帝国衰落,但力图控制巴尔干地区,同时巴尔干地区新兴民族国家力图维护独立,加剧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同时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复杂也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发生的原因;第二小问,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因为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发生分歧而引起,因而影响有诱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从而加剧了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战争中巴尔干地区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答案(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掠夺战争。(4分)(2)原因: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重要,大国争夺激烈;奥斯曼帝国衰落,但力图控制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新兴民族国家力图维护独立;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复杂。(任意2点6分)影响:诱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任意1点3分,2点5分) -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