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寡人之于国也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违:耽误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发现D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完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请以战喻 B具以沛公言报项王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诸子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B梁惠王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因为魏国的都城在大梁,故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C“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
2、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D“庠”“序”都指学校,殷商时的学校称为“庠”,周代的学校称为“序”。“庠序”泛指学校。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用“仁政”去统一天下。本文倒数第二段的叙述体现了他“仁政”主张的两点具体内容: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B孟子可以说是个雄辩家。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将谈话引入预设的话题,能用连续的反问句揭露对方的破绽,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本文就是最好的例证。C孟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和地位。但本文的论述中却强调制民之产。由此可见,他的“仁政”主张和他推崇的理想
3、人格是互相矛盾的。D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但是本文的叙述没有反映他的这种思想。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解答了梁惠王“,”的疑问。(2)文中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说明统治者并没有尽心,这两句是:,。(3)孟子中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句子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孟子
4、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
5、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
6、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注要:音yo,半路拦截。慊:音qin,不满足。齿:指年龄。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
7、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薪”即打柴,人病了就不能打柴了。“采薪之忧”是用以自称有病的婉辞。B“大伦”即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夫妻关系的行为准则。C“尧舜”是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尧将自己的首领位置传给舜。D礼记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
8、的意思是说,听到父亲叫,不等说“诺”就要起身。9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C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2)辅世长民莫如德。(3)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参考答案】1.
9、C【解析】发:打开(粮仓)。2.C【解析】A、B、D三项为介词,拿;C.介词,按照,根据。3.D【解析】殷商时学校叫序,周代学校叫庠。4.A【解析】B本文只能说明孟子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C.两者是不矛盾的;D.本文的叙述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5.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关键词:谨,庠序,悌,义)(2)人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关键词:岁,是,何异于)6.(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10、人之幼7.C【解析】本段文字断句主要依据句意和陈述对象的变化来推断。另外,句式特点也可帮助我们断开个别句子。如“无他”为固定句式,据此可排除A、D;“其所教”与“其所受教”句式接近,故“受教”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选C。8.B【解析】“大伦”是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的行为准则,由前面的内容可推知。9.B【解析】“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在文中没提到。10.(1)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2)辅助君王、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3)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参考译文】孟子正要去朝
11、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您如果来朝见,我将临朝听政,不知能否让我见见您呢?”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去。”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齐王派人来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孟仲子应付来人说:“昨天有王的诏令,他不巧有点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点,急匆匆赶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拦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家去歇宿。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
12、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孟子说:“咳!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我的学说不是尧舜治国的道理,就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一个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景子说:“不,不是说的这个。礼的规定说:父亲召唤,儿子不能用诺应答(而要恭敬地用唯应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车子驾好就动身。您本来准备去朝见,听了君王的诏令却不去了,这恐怕与礼的规定不大符合吧。”孟子说:“难道能这
13、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不过,它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它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欠缺什么呢?难道这话没有道理而曾子随便说说吗?这或许是另有一种道理吧。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年龄、道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王、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种(爵位)而轻视另两种(年龄、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王,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那就(亲自)前去请教。如果他不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共事。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现在天下(大的诸侯国)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谁也超不过谁。(之所以如此)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君王)喜欢任用听从他们使唤的人做臣子,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做臣子。汤王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随意召见。管仲尚且不能随意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