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23KB ,
资源ID:3238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2383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9.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9.doc

1、山东省岳麓版历史高三单元测试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0-1)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列宁发现“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的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使农民“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实行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帝国主义对十月革命的破坏 2.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因为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苏俄政府随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了这种状况

2、 D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3.“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4.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D实

3、现国家工业化5.下表是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煤664343钢555433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A B C D 6.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

4、二位 B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 C重视消费品生产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7下列对斯大林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苏联形成比较齐全的体系 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A B C D8.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一个俄国青年向我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

5、有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 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 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A B C D9.漫画我不能相信我的眼睛中的文字是“共产主义的天堂”,图中走在送葬队伍前列的人物是 A普列汉诺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10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不符合苏联实际 B赫鲁晓夫的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C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想 D改革斯大林政治经济模式阻力很大1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

6、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C.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1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13.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

7、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14.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15.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

8、策16.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17.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C.贯彻工业复兴法,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18.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

9、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19.美国最终能以资本主义“民主”的方式渡过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原因是 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 依靠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 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A. B. C. D. 20.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治笭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A从政治上着手,加

10、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21.有人认为,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A. B. C. D.22.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正

11、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新变化A B C D2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有 扩大政府开支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政府直接采购 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A. B. C. D.24.陈乐民在20世纪的欧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据此分析,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创造雄厚

12、的经济实力 B.扩大社会消费C.稳定社会秩序 D.基本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25.表2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288%415%美国80%198%311%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6分,合计50分)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

13、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

14、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2分)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1分)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4)据材料四

15、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4分)(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3分)26(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2分)(2)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分)(3)罗斯福(1分)。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2分)(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

16、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4分)(5)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2分)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1分)27.(16分)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 1929年纽约流行的一首儿歌材料二: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 德怀特现代美国(18961946) 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

17、全国近70的新校舍,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工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材料三:在对大萧条的优郁与绝望中,一些声音做出了明天将会更好的承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垂死的社会,他们相信以无产阶级的统治为基础的一个新的、更美好的社会正在俄国斯帝国的废墟中诞生。俄国新的统治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及其后的斯大林将前沙皇帝改造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 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材料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

18、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1)指出胡佛政府面对 “敲起钟”的状况所采取的对策及其结果。(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及其作用?(6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欧美国家生产关系历史形式的各自变化。(4分)(4)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以及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在应付严峻

19、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4分)27.(1)对策: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趋于严重。(2分)(2)成立失业救济署;以工代赈;(2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4分)(3)变化: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2分)苏联: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2分)(4)特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分)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

20、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

21、立材料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根据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4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28.(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4分)

22、(2)特点: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2分)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3)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2分)(5)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4分)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一参考答案:xcz1-10 BCACA DBDBC 11-20 CDBBD BBCDD 21-25 CBACB 26(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

23、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2分)(2)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分)(3)罗斯福(1分)。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2分)(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4分)(5)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2分)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1分)27.(1)对策: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趋于严重。(2分)(2)成立失业救济署;以工代赈;(2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4分)

24、(3)变化: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2分)苏联: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2分)(4)特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分)28.(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4分)(2)特点: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2分)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3)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2分)(5)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4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