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过秦论一、基础达标1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天下云集响应B蒙故业,因遗策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而倔起阡陌之中解析C项“从”通“纵”。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秦以区区之地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成败异变,功业相反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解析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答案D3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均为形容词,险固。A项,动词,灭亡,衰亡;动词,丢失。B项,动词,制作;动词,统治。D项,形容词,锋利;名词,利益。答案C4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岂无山歌与村笛A与尔同销万古愁B三十功名尘与
2、土C欲与天公试比高D我寄愁心与明月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连词,和。A、C两项是介词,跟,和;D项为动词,给。答案B5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天下云集响应外连衡而斗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履至尊而制六合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序八州而朝同列囊括四海A/ B/C/ D/解析依次为: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答案D6下列句子与“为天下笑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请君为我倾耳听B尚思为国戍轮台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解析例句和C选项都是被动句。答案C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
3、在指出秦的过失。B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C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D连横: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解析把“连横”改为“合纵”,把“合纵”改为“连横”。答案D8下列对过秦论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以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并把议论寓于叙述之中,反复进行论证。B文中写秦孝公独占天下,咄咄逼人的气势,及孝公之后的历代秦
4、君的赫赫功业,用意是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灭亡作对比。C由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说明作者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反对封建统治的。D文中最后两段极言陈涉的卑微、起义军力量的弱小,却能够推翻秦朝,意在说明“仁心不施,其亡可立而待”的道理。解析“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反对封建统治”刻意拔高,错误。答案C9填空。(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 _,_,_,_。”(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 _。”(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_,_,_,_,_”。(4)贾谊用“_,_,_,_”
5、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论积贮疏贾谊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
6、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
7、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注】屈:穷尽。泛:覆灭。阽危:面临危险。殴:同“驱”。廪:同“懔”。戒备,畏惧的样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D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答案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子:指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B
8、岁恶:这里指天气不好,不能风调雨顺。C末技游食之民:指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D南亩: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解析“岁恶”指一年无收成。答案B12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首先引用管子之言和古人深知民足致治的事实,从正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接着由古及今,联系实际,从反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古今对比,从正反两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B第二段,就应付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从国家存亡攸关的高度阐明不积贮的危害,继续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积贮的重要。C第三段在前面充分阐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夫积贮者,天下
9、之大命也”的中心论点,并与第二段及第一段的有关部分进行对比论证,阐明积贮之利是关系国家富强的根本大计,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从正面更深入一层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D这篇奏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对于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贡献,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解析B项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积贮的重要。答案B13【考点链接】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译文:_(2)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译文:_答案(1)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
10、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2)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供给他们粮饷?【参考译文】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丢弃根本而趋向末技(指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
11、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供给他们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
12、。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有二心的人,(就)一道发难而争着起兵了。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三、语言表达14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3个
13、关键词。过秦论述写了秦很多罪过原因,但最重要的一条应是“焚书坑儒”,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汉代则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及选用贤才,大兴和谐文化,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唐朝的繁荣昌盛,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答:_解析提取关键词实质上就是压缩语段,寻找主要信息,所以,解此类题的方法完全可以参考、借鉴解压缩题的方法。很显然,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和谐文化问题,所以,“和谐文化”这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正反事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
14、两个关键词“历史教训”“繁荣昌盛”。答案和谐文化历史教训繁荣昌盛15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答:_解析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上面所讲的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答案书法意象体味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