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2023-2024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是通过民俗活动表现出来的,民俗活动越丰富,越有利于传统节日的传承。因此,要围绕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髓,创新其表达方式与传播形式,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吸引力、感染力,让传统文化贴近人民,融入生活。传播传承节日文化,既要借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的象征性场景、仪式性物品,也需要适应当代生活的表
2、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当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过节新形式不断出现。比如,元宵节,人们在微信群里约一场诗词“飞花令“;清明节,人们在网络空间参与线上祭扫活动;还有更多的人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分享自己家乡热闹的节日场景,又透过别人的镜头走进了不 一样的过节现场。如今,各地在组织线下节日活动的同时,往往借助各种线上平台,推出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满足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传统节日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演进密切相关,它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大环境,而是会随着时代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是一 个必然趋势。比如重阳节
3、,长期以来,避祸除邪消灾、强身健体一直是其主要文化内涵,但是随着时代进步,我国对重阳节中的敬老意涵加以强化,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赋子其“老年节”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厚植新时代青年爱国情怀,塑造新时代青年思想品格,引导新时代青年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 些学校利用传统节日打造“红色思政课堂”,不仅有效推动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人心,还带动孩子们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弘扬了革命精神,传承了红色基因。传统节日要与时俱进,就要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与意义。但是赋值“应建立在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之上,背离或扭曲节日文化内涵的赋值
4、”是没有生命力的,也终究会被淘汰。(摘编自张春枝文化内涵是传统节日的灵魂)【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材料二:吨对于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和表现形态,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上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认同、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惹义。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节日礼仪已经深深融入 民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具有引导思想观念、涵养精神情感、评判道德选择、约 束规范行为等重要功能。这些社会功能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节日承栽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符号,传承了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在中 4丰文化发展与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
5、现代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物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却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与危机。伴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复杂的状态,传统节 日受到了各种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节日观念的淡薄化。传统节日是建立在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文化体系上的,而伴随着这种文化体系的瓦解,传统节日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依托。当前,由于缺少对传统节日的宣传、重视与保护,许多传统节日没有具体的礼仪厌典,舌动,节日气氛严重缺失,许多传统节日逐渐简化成为一种日期的标示,这消解了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文化理解与精神向往,导致民众的传统节日观念逐渐淡漠。其次,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单调化。当前,许多传统节日
6、沦落为“购物节”“美食节”,人们将传统节日简单地理解为休闲的假日,而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内涵却被抽空。再次,传统节日文化寓意的庸俗化。当下,许多传统节日的商业色彩与功利色彩越来越浓厚,过度的商业化包装与市场运作,使传统节日原本的文化元素与文化意义被抹杀,逐渐沦落为商业炒作的工具。同时,伴随着传统节日的文化教化功能的式微,其娱乐功能却袚无限放大,许多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与文化内涵被随意曲解,逐渐沦落为媚俗的工具。最后,传统节日面临西方节日的冲击与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西方文化与西方节日不断涌入。西方节日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推动下,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给本就处于
7、困境之中的传统节日带来更为严峻的现实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有效的栽体支撑。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传统节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功能。传统节日活动既是以风俗礼仪等物质形态形式呈现的物态文化栽体,又是以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影响与塑造民众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与精神品质的精神文化栽体,同时还是以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让民众体验与感悟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内涵的实践活动栽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节日是特定的人类族群或团体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的实践与提炼,凝结而成的文化表现形态。当前,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史文化底建设中的栽体功能,要坚持传
8、承与创新的高度统一,使传统节日的发展既有深厚的历蕴,又充满时代气息。(摘编自苗瑞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民俗活动可以表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民俗活动越丰富,对传统节日的伈仁承就越有利。【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B虽然传统节日与时代环境密切相关,但我们在创新时不能背离或扭仙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C依靠传统节日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是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服佳途径。D传统节日具有载体功能,主要体现在物态文化载体、稍神文化载体和实践活动载体等上。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作者在第 一段明确提
9、出中心论点,再在主体部分具体论证了如何传播传承节日文化,有理有据。B.材料一中,作者用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列举了一些当下传播传承节日文化的新形式的事例来加以论证。C材料二指出,传统节日受到的各种冲击和挑战导致了我国农耕文化体系的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复杂。D材料二既指出了传统节日的意义与其载体功能,又指出了当下传承传统节日的现实危机,给人启发与思考。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传统节日发挥着重要的载体功能“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清明节和重阳节时,后人以扫墓和祭祀的活动表达出对先人的怀念,彰显孝道,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B外出打工的人们不怕奔波回乡,与家人共度佳节,维系着
10、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增加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C 正月十五、二月二、寒食、七夕、腊八等节日保留、渗入、积淀了大盘的原始信仰习俗,表现出丰富的人文性。D.“年“,俗称“年三十”“年三十夜”。民间广泛流传着“年”是 一个在除夕之时出来伤害人畜的怪兽的传说。4当下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存在哪些阻碍?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5文中说“传统节日的 现代化 是一个必然趋势,那么应如何将传统节日与现代化相融合呢?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邮差张建春O一条土路悠悠地向山外延伸,晴天里还好,雨天里一路泥冲。可也就这一条路,将山里
11、山外联系了起来。土路上跑得最多的山外人是邮差,也称为信使,一周 一趟,凤雨无阻。起先邮差还是个小伙子,但跑着跑着小伙子就老了,就有了白发,就有了风刻的皱纹,一道道的,如山石的纹理。邮差叫许文灿,名字好听,不过山上喊他“许文灿的人很少。马爷和马奶叫他“文灿。许文灿上山,一周一趟,都是直奔马爷、马奶家。马爷、马奶的家在山旮旯里,房子躲在山石高三语文第 3页(共8页)的皱褶里,偏僻得很。许文灿气喘吁吁地将自行车停在山石的皱衬边,必大声喊:“马爷、马奶,我来了!报纸来 了,信来了!”马爷、马奶双双应答:“文灿,文灿啦!山跟看回应:“文灿,文灿啪!”一座山都知道邮差许 文灿进山了。许文灿进山是马爷、马奶
12、家的节日一一有报纸看,有信读,有欢笑,时而还有捎过来的包裹。包裹里都是些山里没有的古怪的东西,比如好吃的、好用的。许文灿把报纸信件送到了,不是拔腿就走,还要在马爷、马奶家待上半天一上午到,下午走;下午来,要到天掠黑才下山。许文灿有理由就给他们一家送邮件,送到了工作就完成了。马爷、马奶巴不得许文灿多待些时候。他们和他吩嗦,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话,许文灿也不闲着,在房前屋后找活儿干,干得顺汤顺水。马爷、马奶喜欢看许文灿吃饭。许文灿吃得香,对山菜特别钟爱,每次都将马爷、马奶烧的饭菜吃个精光。不过,从山外寄来的包裹中的吃食,许文灿是坚决不吃的,许文灿只吃山货。马爷不止 一 次悄悄对马奶说:“文灿的吃相和
13、儿子一样。”马奶点头,接着眼眶就红了。儿子早些年当兵去了好远的外地,一去就没回来过,这期间信没断过。所以许文灿才经常来送邮件。报纸也是儿子订的,儿子知道马爷爱看报纸,订了好几种。报纸不能天天送,许文灿一 周送一次,一送 一堆,够马爷看的了。儿子的信大约一个月一封,宇写得工整,把在部队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儿子来信,马爷、马奶是要回的,先是马爷亲自回,之后让许文灿代回。这样过了几年时间,有一天,马爷突然对许文灿说:“不回了,知道儿子在部队好好的就行。”说这话时,马爷长长叹了口气,没想到山也做了回应,发出一声长叹。马爷、马奶发现,许文灿送邮件的时间多是在周六或者周日,盘桓在山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马爷
14、就对许文灿说:“多陪陪父母。“马奶跟上说:早点儿回去吧,孩子、老婆 一 大家呢。”许文灿就呵呵笑:”都要陪的,都要陪的。”许文灿每次下山,马爷、马奶坚决不让许文灿空手,有时给几捧栗子,有时是一 两个南瓜,有时是一小袋山菜许文灿不客气,拿上头也不回地走。许文灿不敢回头,一 回头泪就掉地上了。路好了,许文灿再来送邮件就不蹬自行车了,改成了开车。每周末来一 次是少不了的,有时中间也来,一持半天。许文灿没告诉马爷、马奶,自己已经退休了。马爷比马奶走得早,走得也突然。那天是星期天,许文灿刚到,从车上搬下报纸、包裹之类,还高兴地说:“有信,有信呢。“马爷把信接到手中,还没拆封,手 一抖,竞不省人丰了。马爷
15、临终前,拉着许文灿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都知道,都知道.“许文灿没敢接腔,泪水横流。马爷走后,许文灿还是每周来送邮件。迎接许文灿时,少了马爷的一 句:“文灿,文灿啦!“马奶苍老的声音落单了,只有她自己的声音在山里转:“文灿,文灿啦!”高三语文第4页(共8页)D韩非子认为,治理国家如果奖赏没有功劳的人,那么民众就会有侥幸心理;不惩处有罪过的人,就没有人会吸取教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或曰:晏子之贲踊,非其诚也,欲便辞以止多刑也。(4分)(2)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冠乎?”(4分)14.请简要概括韩非子对晏子溃踊“一lJ1的看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6、木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而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怀京师位)吕本中北凤作霜秋已寒,长江浪生船去难。客愁不断若江水,朝思荐思在长安。长安外城高十丈,此地岂容胡马傍?亲见去年城破时,至今铁马黄河上。小臣位下才则拙,有谋未献空惆怅。汉家宗庙有神灵,但语胡儿莫狂荡。注J此诗作于靖康(北宋年号)二年,时诗人避难南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描写深秋北风肃杀、寒霜遍野的景象,营造凄凉阴郁的意境,为下文抒清议论做铺垫。B第三句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以“江水喻愁,化无形为具象。C诗歌的七、八两句述写经历:去年亲见金兵攻破京城,而到现在敌人的铁骑被阻挡在
17、黄河两岸。D 本诗运用了借代手法,诗歌中的“长安”指北宋京都汴京,诗题中的“京师”也应指北宋的京城。16 通读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继承前代君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的两句是”,。(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 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两句是,。(3)在古诗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两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气书面语)和语言(口语)也就不可能不相符合,文字
18、(书写符号)和字音不可分割,因而文子高三语文第7页(共8页)但是事实上文字和语言只是基本上 一 致,不是完全 一 致。这是因为文字和语言的使用情况不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写东西的时候可以从容点儿,琢磨琢磨。说话的时候,除一个一个宇音之外,还有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语调,以及肣上的表情,甚至浑身的姿态,用来表示是肯定还是疑问,是劝告还是命令,是心平气和还是愤愤不平,是()还是悲伤抑郁,是衷心贷许还是潮讽讥刺,等等不一;便利 戏)标点符号的帮助也极其有限得很。因此,说话总是词汇不多,句子比较短,结构采用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有重复,有脱节,有补充,有插说,有埴空的
19、呃、呃,“这个、这个“;而G),词汇常常广泛得多,句子常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层次比较清楚,废话比较少。这都是由不同的使用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语言和文字又互相作用,互相接近。语言里出现一个新宇眼或者新说法,慢慢地会见于文字,例如“棒”“搞”“注点儿意”;文字里出现 一个新字眼或者新说法,例如“问题”“精简”“特别是“”在什么什么情况下。剧作家和小说作者得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且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而 一个讲故事或者做报告的人,却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即使不写稿子,也会更像 一篇文章。所以 一个受过文字训练的人,说起话来应该能够更细致,更有条理,如果有这种需要
20、。一个原来善于说话也就是有“口才”的人,。18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手舞足蹈B兴致勃勃C满面春风D兴高采烈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21请简要概括文段的意思,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不超过60个字,语言表达流畅。(4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归匐前行,指的是慢慢地,忍着不适,往前行进。石氐砑前行,指的是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行进;勃力前行,指的是齐心协力地一起往前行进。人生道路上少不了“前行“这两个字,读了以上材料,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