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瑞安中学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3月份适应性考试 数学(文科)试卷 2012.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情推理就是正确的推理 B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C合情推理就是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过程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时,假设的内容应是( ) A B C D3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4已知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A4 B 3 C2 D5复数的值是( )Aks5uA1B1C32D32
2、6“”是“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复数的模为( ) A B C D8设F1、F2为双曲线y2=1的两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 当F1PF2面积为1时, 的值为( ) A0 B1 C2 D9正四棱锥SABCD的侧棱长为,底面的边长为,E是SA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和SC所成的角等于( )A30 B45 C60 D9010把正整数按下图所示的规律排序,则从2003到2005的箭头方向依次为(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复数z=3+i的实部是 ,虚部是 12已知向量,若,则_;
3、若则_ 13若,是平面内的三点,设平面的法向量,则_ 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_.15如图所示,已知在直三棱柱ABOA1B1O1中,AOB,AO2,BO6,D为A1B1的中点,且异面直线OD与A1B垂直,则三棱柱ABOA1B1O1的高是 16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将平面划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不含边界),若点在“上”区域内,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17已知抛物线的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则的最大值为 高二( )班 姓名 学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密封线瑞安中学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3月份适应性考试考场号座位号数学(文科)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4、)题号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_ 12_ 13_14_ 15_ 16_ 17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8已知是正实数,且,求证: ks5u 19用反证法证明:钝角三角形最大边上的中线小于该边长的一半20如图,圆柱的高为2,底面半径为3,AE、DF是圆柱的两条母线,B、C是下底面圆周上的两点,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求证: BCBE;()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求直线EF与平面ABF所成角的正弦值。 21已知抛物线,点P(1,1)在抛物线C上,过点P作斜率为k1、k2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于异于点
5、P的两点A(x1,y1),B(x2,y2),且满足k1+k2=0. (I)求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 (II)若点M满足,求点M的轨迹方程.瑞安中学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3月份适应性考试数学(文科)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题号答案DDBCACDAC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 12 13 14 2 15 4 16 17 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8已知是正实数,且,求证: 证明:由a,b,m是正实数,故要证只要证a(b+m)b(a+m) 只要证ab+amab+bm只要证am0 只要证
6、ab, 由条件a90,D是BC中点求证:ADBC,BDDCBC,在ABD中,ADBD, 从而BDAB. 同理CCAD.BCBADCAD, 即BCBAC.BC180BAC, 180BACBAC,则BAC90,与已知矛盾由知ADBC.20如图,圆柱的高为2,底面半径为3,AE、DF是圆柱的两条母线,B、C是下底面圆周上的两点,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求证: BCBE;()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求直线EF与平面ABF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 AE是圆柱的母线底面BEFC, 又面BEFC 又ABCD是正方形 又面ABE 又面ABE (2)四边形为矩形,且ABCD是正方形 EFBC 四边
7、形EFBC为矩形 BF为圆柱下底面的直径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则AD=EF=AB=在直角中AE=2,AB=,且BE2+AE2= AB2,得BE2=2-4 在直角中BF=6,EF=,且BE2+EF2= BF2,的BE2=36-2 解得=,即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3)解法一:如图以F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2),B(,4,0),E(,0,0),(,0, 2),(,4,0), (,0,0)设面AEF的法向量为(,),则 ks5u 令,则即(,)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1已知抛物线,点P(1,1)在抛物线C上,过点P作斜率为k1、k2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于异于点P的两点A(x1,y1),B(x2,y2),且满足k1+k2=0. (I)求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 (II)若点M满足,求点M的轨迹方程.解:(I)将P(1,1)代入抛物线C的方程得a=1,抛物线C的方程为,即焦点坐标为F(0,) (II)设直线PA的方程为,联立方程消去y得则由 同理又 设点M的坐标为(x,y),由又所求M的轨迹方程为: w.w.w.k.s.5.u.c.o.m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