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堂实录辛弃疾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请坐。面带微笑,环视教室。师:同学们,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生:齐声但我已飞过。师:好,看来同学们对这句话很熟悉。其实,历史的天空总要留下一些痕迹,供后人凭吊。你能举例吗?生1:圆明园,让我们永记耻辱。生2:昭君墓,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子的不幸和伟大。生3:杜甫草堂,让我们看到一代诗圣忧国忧民的情怀。生4:武候词,让我们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生5:孔繁森纪念馆,让我们了解了孔繁森舍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咱们今天说历史人物的事迹都是用散文形式,把刚才大家说的话放在一起就是
2、一个排比句。学生笑师:咏史怀古诗,知道吗?生:知道。师:其实,它跟你们刚才说过的这些句子很相似,只不过是讲究韵律、平仄、水平更高罢了。学生笑师:好,你们都知道哪些咏史怀古类的诗?生1:杜牧的赤壁。生2:杜牧的过华清宫。生3:李白的越中览古。生4:杜甫的咏怀古迹。生5:杜甫的蜀相。生6: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怀古诗还真不少。你们能说说怀古诗常用的方法吗?生:一般是借写历史人物的事迹,抒发个人的感慨,如蜀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生:也有用历史遗迹抨击时政,抒发对王朝兴替感慨的,如过华清宫、越中览古等生:常采用今昔对比的方法。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怀古诗常采用的方法可以概
3、括为: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鉴赏一首怀古诗,这就是辛弃疾的生:齐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师:同学们对辛弃疾了解多少?生:他是南宋爱国词人。生:他是历城人,也就是山东济南人,咱们的老乡。师:对,咱们的老乡在南宋词人里还有一位是谁?生:齐声李清照师:继续说辛弃疾。生: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的词大多收在稼轩长短句里。生: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金军南下,山河飘零,朝廷苟安。生:辛弃疾一生都主张恢复中原,但却壮志难酬。师:为什么会这样?生:大概是朝廷里投降派太多了。师:还有一个因素,辛弃疾率一万余抗金起义军南归,作为抗金起义的将领,朝廷对他肯定有所提防吧。学生点头师:辛弃疾一生主
4、张恢复中原,却壮志难酬,于是就把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激昂的词。你们学过他这样的词吗?能背一下吗?生1:学过他的破阵子。学生背诵,却不熟生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师:好,背的很熟,豪放之气表达得也很到位!这首词梦里写到的战斗生活非常激烈豪迈,然而现实是怎样的?生:可怜白发生!师:梦境与现实的落差越大,越能表现人物感情。比如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的一首词生:齐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师:同学们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吗?生:不太了解,只知道辛弃疾抗金收复的壮志难
5、酬,因为词中运用了“廉颇三遗矢”的典故。生: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开禧元年。当时辛弃疾任镇江知府。师:对,当时韩侂胄当权。他想对金用兵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并不是像辛弃疾一样致力于恢复,所以并不积极备战,辛弃疾认为伐金一定要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否则会重蹈覆辙,使北伐陷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登临北固亭,览景抒怀,写成了这首千古名篇。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怀。学生朗读全词,教师巡视指导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首词。学生朗读,声音清脆柔婉师:你们觉得她读的怎么样?生1:好,字正腔圆。生2:我觉得她读得太婉约了。师: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生2:应该读的慷慨悲壮一些,因为这是
6、一首豪放词。该生朗读全词,读的慷慨激昂,赢得一片掌声师:这位同学读出了这篇作品的风格。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词。学生齐声朗读全词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首词用的典故比较多。学生点头师:典故运用得非常成功,达到了词人以古喻今的目的,这也是这首词在写作上的一个特色。你能说说都用了哪些典故吗?生: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师:辛弃疾对孙权怎样评价?生: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可见他对孙权的评价很高。师: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与曹刘形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孙权确实是一个英雄。你们认为“无觅”一词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生:因为孙权毕竟是一个历史人物,正如下文所说的
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生:我觉得作者是在慨叹当时南宋统治集团无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师:说得好,这就是以古喻今的手法。师:还写了什么典故?生:南宋武帝刘裕在京口起兵,最后建立政权。师:词中怎样写他北伐时的英雄气概的?生:齐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师:神气吧?生:神气!师:有气魄吧?生:有气魄!师:令人向往吧?生:令人向往!师:你怎样理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生1:这是刘裕起兵前的生活环境,这说明出身也很低微。生2:出身低微并不妨碍他成就英雄业绩。生3:“英雄不论出身”,诸葛亮、刘备都是这样的英雄。生4:还有朱元璋。生5:毛泽东。学生纷纷举出自己认为的英雄人物师:同学们理解得都很深刻
8、,举例也很好。咱们都是普通人,只要努力学习和工作,将来也可以成为英雄的,对吗?学生微笑、点头师:如果再来读词的上片,你觉得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来?生1:应该读出对孙权和刘裕的赞美。生2:应该读出对他们英雄业绩的向往。生3:应该读出“英雄无觅”的遗憾。生4:应该读出对南宋当权者的讽刺。生5:应该读出自己功业难成的悲壮。师:好,那么咱们就齐声朗诵全词,读出你认为该读出的感情。学生齐读全词,感情很充沛,也很丰富。师:读得很好,我们在下片中继续找典故。生: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全军败还。生:作者借此事咏叹近事,即宋孝宗隆兴元年,张浚北伐,在符离兵败的事。师:运用这一典故有什么用意?生:刘义隆兵败的
9、原因是“草率出师北伐”,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可以说是辛弃疾的一种担忧。生:可能也是对南宋当权者的一种警告。师:是的,虽然辛弃疾在镇江知府的任上,制作军服,派遣间谍,搜集情报,招募壮丁并进行训练,积极为伐金作准备,可是韩侂胄一伙当权者却政治腐败,奢靡淫乐,这怎不叫人担忧呢?(学生:唉!)师:还有更沉痛的事吗?生:金主完颜亮南犯遭宋军痛击,宋却主动与金议和,错失恢复良机。生2:拓跋焘建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和平景象。师:同学们,能想得出辛弃疾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感受吗?生1:辛弃疾一生主张恢复,而南宋统治者却懦弱苟安,错失痛击良机,他肯定非常遗憾,也非常愤慨。生2:他恢复中原的壮志难以实现,肯
10、定非常痛苦。生3:他看到中原百姓已忘记了异族入侵的耻辱,肯定非常痛心。师:是啊,作为一个爱国词人,辛弃疾很痛苦,也很无奈。(学生脸上现出愤愤不平之气)师:辛弃疾认为北伐的关键在于用人,他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了感慨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师:同学们看最后这一个典故。指名一位同学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的“廉颇三遗矢”的故事师:你们谈谈作者用这一典故的目的。生: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生:廉颇之所以不被重用,主要是因为“郭开”暗中使坏。师: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这和辛弃疾
11、是不是很相似?生点头生2:我觉得这一典故还抒发了辛弃疾壮志空怀,不被重用的愤慨。师:辛弃疾曾经写过这样的两句诗“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地书”,可以说是写尽他的满腔悲愤与无奈。师:同学们,请再来朗读词的上一片,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学生齐读一下,感情渐趋深沉师:你们从上片中读出了什么感情?生1:担忧。生2:痛苦。生3:无奈。生4:苦闷。生5:愤怨。生6:爱国。师:怎样才算一个爱国诗人?生1: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生2:时时把国家、民族的命运挂在心中。师:陆游是吗?生:是。师: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里写到:夜阑卧听风吹雨,生:齐声铁马冰河入梦来。师:岳飞是吗?生:是。师;他在满江红里写到:靖康
12、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生:齐声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师:只可惜,陆游和岳飞跟辛弃疾一样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而他们都生活在南宋时期,这应该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一个极大的讽刺吧出示陆游和岳飞的两首词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何处?身在天山,心老沧州。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词师:这两首词都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生:壮志难酬的苦闷。师:与辛弃疾的永遇乐抒发感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13、?生1:辛弃疾是借用典故来抒发个人情怀,比较含蓄、深沉。生2:陆游和岳飞的词是直接抒怀,比较直接。师:同学们可以学习这两种抒怀的方式,把它们用到写作中去。师:有人说辛弃疾的词“用典太多”,简直是在“掉书袋”,你怎么认为?生1:我觉得他不是在“掉书袋”。掉书袋往往使用的材料过于陈旧,过于罗嗦,而辛弃疾此词用典非常成功地借古人事抒发了个人情怀。生2:我觉得他用典确实太多了,一首词就用了3个典故,如果不好好看注释,简直看不懂。师:那你觉得应该把词写得白话一点,这样就容易看懂了,是吗?学生笑,点头师:那好,咱们就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为例,请你用白话讲一遍。生2: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
14、义隆草率出兵北伐,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的功绩,却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还。师:好,把你这几句话放到词中,怎么样?生2搔头好像字数太多了点。师:是啊,原文只用了十四个字就交待清楚了刘义隆北伐失败的事,多么简洁呀!可以说典故的运用起到了以少总多的效果。你说是吗?(生2点头,坐下。)师:我发现一提到辛弃疾的遭遇,同学们就愤愤不平的,你们是不是想为辛弃疾说几句话?生1:我为辛弃疾生在南宋感到难过,可惜他无法选择。生2:虽然他很孤独苦闷,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永不改变,令人佩服!师:他写这首词,也就是借古人古事抒一下个人怀抱,这也是这首词的一个写作特点。(学生点头)师: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这首词,体会一
15、下作者所抒发的复杂感情。(学生朗读全词,情绪有些低沉)师:这是一首豪放词,要读得慷慨悲壮,不要这么低沉。(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重读全词,效果不错。)师:北宋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辛弃疾继承并将之发挥到极致。(显示辛弃疾的几首词)1 婉约词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 闲适词 清平乐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柱杖东家分社酒,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偸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3 农村词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16、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学生自由朗诵三首词,感受辛词的多种风格。)师:辛弃疾的词,既有“龙腾虎掷”的豪放风格,也有用笔细腻的婉约特色,更有淡泊潇洒的一面。而且稼轩写词善于熔铸诗、词、歌、赋、经、史等入诗,具有极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可以说,辛词的“稼轩体”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读词不可以不读辛词。(学生叹服点头。)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谈谈这堂课的感受,好吗?生1:我从这首词看到了辛弃疾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生2:我从这首词看到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懦弱无能。生3:我从这首词看到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苦闷。生4:我从这堂课了解了典故以少
17、总多的效果。生5:我从这堂课感受到辛词的豪放风格。生6:我从这堂课领略了辛词风格的多样。生7:我从这堂课得到一个启示:一个人只有融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为一体,他才是一个爱国的人,他的思想才有深度和厚度。生8:我从这堂课得到的启示是:写文章可以借古人事来抒发个人怀抱。(有的学生还要发言。)师:如果同学们还有话要说,那么就把他写在语文作业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对这首词的内容风格及写法都进行了总结。看来你们对这首词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让我们齐声朗读这首词,全面感悟一下全词。(师生共同朗读全词)师:同学们喜欢辛弃疾吗?生1:喜欢。生2:我都有些崇拜他了。师:那么就请多阅读辛弃疾的词,读后请你们互相交流心得。好,这堂课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