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三、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四、教学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猜谜引入 1猜谜语:矮个子走一步,高个子走一圈。矮个子走一圈,高个子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个子指的是什么”?“高个子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 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2、“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 时等于多少分”?“1 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 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 1出示:2 时=()分 (1)教师:1 时等于?(学生答)那 2 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60+60=120 分 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 分。(3)教师小结。2时、分、秒单位换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师:这三位好朋友想考考同学们,看谁能很快知道答案。出示:3 时=(
3、)分4 分=()秒4 时=()分7 分=()秒5 时=()分8 分=()秒学生抢答,讲解方法。(交流想法后小结)3出示例题:(1)教师投影情境图,学生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 分到校。(2)你们知道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吗?(钟面演示)(3)学生讨论回答,归纳计算时间的方法: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4530=15(分钟),是 15 分钟。(4)师补充小结。(多种方法,只要算对即可)(5)请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其他同学帮忙算一算。4上午第一节课用多长时间?上午 9:40 正在做什么?如果你早晨 7:40 到校,你从家到校
4、用 10 分钟,你最晚要什么时间起床?说理由?5取出作息时间表,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集中反馈。(1)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 1 时。(3)50 分比 1 时少()分,1 时比 45 分多()分。(三)巩固提高 填、=。(每人做一题,看哪组做得又对又快)9 分90 秒4 时24 分3 分180 秒5 时500 分答案:;=;。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答案:11:40;25 分;12:05;4:15;35 分;4:50;35 分;5:25。投影情境图,学生叙述图意:指同学到钟表上实际操作。答案:60-40=20(分)答:还需要等 20 分。(四)全课总结 一节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