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
2、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
3、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根据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改编)材料二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
4、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从量的方面看,
5、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值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
6、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根据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改编)材料三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照此运行,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它,走
7、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生态理念为基础,提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
8、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根据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改编)1.根据相关内容,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B.批判者认为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注定工业文明不可持续。C.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分类后可起减少垃圾处理和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D.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使用。答案C
9、解析A项,“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错误,发展模式应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B项,“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错误,原文内容为:“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D项,“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错误,原文为“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工业文明的科学和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B.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C.生态文明
10、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建设它是对各种文明的回归。D.用循环经济思路指导垃圾利用问题,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答案C解析C项,“对各种文明的回归”无中生有,原文为“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3.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3分)A.“城市垃圾困境的破解之道”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点,它给人们敲响了治理垃圾问题的警钟。B.材料二说传统垃圾大多是自身演化而生,易回自然,因此纯棉衣物是最合零废弃理念的商品。C.材料三先作出“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的判断,然后用发达国家的实践成果作为论据证明。D.材料一先摆出现实数据引起读者
11、兴趣,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但实施困难。答案B解析A项,“城市之道”不是论点,而是引起论点的话题。C项,概括不全面,缺少了“生态理念”这一重要“道理论证”因素。D项,“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错误,原文写的是“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4分)参考答案首段先举出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批判工业文明,接着列出学者的错误观点进行驳论。“但是”一转,作出“因此”的结论,开启下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全文。首段,先提出垃圾问题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然后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展开议论。最后提出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以“
12、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思维缜密,逻辑严谨,不回避问题,论证有力。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例如,用传统垃圾与现代垃圾的形成与消解不同作对比,批判学者论断的荒谬;末段列举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和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的例子,说明“零废弃”理念与创新。解析结合“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但是”“因此”等分析,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驳论,“但是”一转,作出“因此”的结论,开启下文。结合“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分析,提出问题。结合“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
13、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分析,然后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展开议论。结合“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等,提出解决办法。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全文。结合“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分析,运用了举例论证。结合“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
14、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分析,运用了对比论证。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6分)参考答案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解析结合“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
15、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等分析概括即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街灯不语周建新离开老家没过多久,就有坏消息传来,三爷去世了。我握着手机,呆愣愣地站着,心里又酸又疼。几天前,干瘦佝偻着的三爷,伸出鹰爪一般的手,那样坚定而又流畅地升起街灯,没有一点儿人之将死的迹象,咋说没就没了呢?我立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鹅毛大雪,心也浮起了茫然的苍白,覆盖原野的大雪成了我眼前的背景,窗玻璃成了屏幕,我在上面看到了三
16、爷的一生,那是简单的一生,也是虚无缥缈的一生,唯一真切的,除了挂灯还是挂灯。我决定马不停蹄地赶回老家,哪怕大雪封了路,也不能动摇我的决心。从市里到县里再到村里,平时仅仅一个小时的车程,出租车折腾了大半天,一直折腾到天黑,才把我送进村里的大庙台前。奇怪的是,漫天漫地的雪却越下越亮,亮得每一片雪花都是晶莹剔透的。下了出租车,我才看明白,平时三爷挂灯的旗杆不见了,替代它的是两根桅杆似的现代灯架,两轮小圆月亮高高地悬在上面,上方横着两片太阳能硅光板。哀乐渐渐地冲进我的耳鼓,我追寻着声音,一步一个雪窝地往前走,一直走到三爷的家。三爷的家门立着一盏白灯笼和半盏红灯笼,没等我询问灯笼上咋有块红斑,就有人给我
17、扎孝带,领我到三爷的灵前磕头跪拜。礼仪过后,我才从人们七嘴八舌中,理出三爷的死因。三爷是在太阳能街灯立起来那天发的病。他拎着两盏街灯走到大庙台时,立刻呆若木鸡了,那个他熟悉的旗杆突然不见了。村支书一拍脑门儿,忘了三爷耳聋,听不到安装太阳能街灯时震耳欲聋的声响。他指着沉降下去的太阳,意思是说,太阳生了俩孩崽子,替你值夜班了。三爷的眼前立刻黑了,佝偻的身子直挺挺地向前跌去此后,三爷整天不出屋,噘着嘴,闷闷不乐地坐在炕上,一步也不肯往外走。他开始为自己扎灯笼,扎两个白灯笼。昨天夜里,三爷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了,胸口胀得难受,嗓子咸咸地含着一股腥味,医生对他死于肝硬化的预言快要成真了。三爷含住一口气儿,撑
18、着力气挂出了第一盏白灯笼。第二盏白灯笼还未挂起,三爷再也忍不住了,一口鲜血全喷了上去。两盏灯笼悄然而亮的时候,三爷用尽最后的力量,爬上自己搭设的冥床,衔住一枚铜钱之后,将自己的嘴用胶带封上。三爷不想让鲜血弄污了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收拾他的冥床。三爷安详地躺着,似乎安慰所有来看他的人,不要悲伤,他在那边耳聪目明,逍遥自在。三爷的遗物,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唯一让大家不解的是,三爷的那对街灯不知放到哪儿了。那是三爷的心肝宝贝,三爷的一双儿女,三爷的眼珠子,三爷的魂灵啊。人们掀开冥床,果然看到了那两盏街灯。我惊讶地发现,三十几年一直崭新着的街灯,突然间陈旧不堪了,羊
19、皮灯罩迸出了无数道裂纹,灯座也是锈迹斑斑,还有那两个活灵活现的龙凤,死掉了一般垂落下来。有人试图取出街灯,用手一碰,它居然散了架子。三爷去了,街灯也追随他去了。天亮了,天也晴了,天是湛蓝的,地是洁白的。白灯笼熄了,大雪覆盖住了灯笼上三爷的鲜血,还给三爷一个清清白白。借着明媚的阳光,我看到了晚上没有看清的白对联,对联是村里一位语文老师写的。上联:大言不语包容纷繁世界下联:小灯有情点亮冷暖人生横批:沉默是金我一句话不说地跟随着送葬的队伍,送三爷去祖坟。许多年没下这么大的雪了,大得没了膝盖。我跋涉在雪野里,眼睛迷离了,似乎看到了四十几年前的三爷,顶着凛冽的寒风,背着接生婆,一步一挪地走向我的家。猛然
20、间,我的耳中响起婴儿的啼哭,声音是那样嘹亮,那样有力。百日之后,我又回到村里,祭奠三爷。这本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可我并没有感觉到春天的温暖。大庙台上的太阳能街灯被人盗走了,两株古槐的树洞突然訇然炸裂,所有的枝干摔落在地,勤快的人把它们捡回家去,当了柴烧。我忽然觉得,村子空落得像没了魂。来到三爷的坟上,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光天化日之下,一只猫头鹰雕塑般立在三爷的墓碑上,任凭风吹掀它的羽毛,依然纹丝不动。这是一只死掉了却依然富有生气的猫头鹰,我尝试着把它从三爷的墓碑上拿下来,可它的爪子已经深深地嵌入了石头里。(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爷的街灯突然陈旧不堪
21、,以至一碰就散架,这说明街灯确实已经老旧,也暗示传统街灯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B.“他拎着两盏街灯走到大庙台时,立刻呆若木鸡了”,侧面反映了街灯不复存在的残酷事实及三爷悲痛、绝望的心情。C.太阳能街灯被盗,古槐訇然炸裂,所有的枝干落地,暗示了村民对三爷和传统街灯的怀念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抵触情绪。D.本是“春暖花开的日子”,而“我并没有感觉到春天的温暖”,看似矛盾的叙述中蕴含着“我”对三爷的深切怀念。答案C解析C项,“暗示了村民对三爷和传统街灯的怀念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抵触情绪”错。太阳能街灯被盗和古槐炸裂暗示的是传统美德和传统习惯在农村的消逝,另外文中也没有写对现代文明的抵触的内容。7.下列对小说艺
22、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用不少笔墨写“我”听到三爷去世的消息后的心理活动,意在表现“我”回老家送三爷的决心,体现了三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B.“大言不语包容纷繁世界”和“小灯有情点亮冷暖人生”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与横批内容呼应,且巧用象征,暗扣了“街灯不语”的题意。C.文中叙写三爷死因的内容,属于小说故事讲述中的插叙部分,既表现了三爷对街灯的特殊感情,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沉思考。D.小说结尾对猫头鹰的生动描写,运用了象征和细节描写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三爷的独特形象,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答案A解析A项,“意在表现我回老家送三爷的决心,体现了三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错
23、。开头对于“我”听到三爷去世的消息后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对三爷去世的震惊,同时也交代了三爷与街灯的关联。8.三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忠于职守。三爷几十年如一日地挂街灯,视街灯为儿女,得知不再需要自己挂街灯而晕倒病逝。充满爱心,急人之难。三爷顶着凛冽的寒风,背接生婆到“我”家。不愿劳烦他人。三爷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亲自做白灯笼、搭设冥床,也不愿意麻烦别人收拾自己的冥床。(答出两点即得满分)解析通过阅读小说可知,三十几年里,三爷始终坚持挂街灯,当得知村里不再需要他来挂街灯时,他晕倒病死,这表现了他忠于职守、视工作如生命的品质;作者回忆“四十几年前的三爷,顶着
24、凛冽的寒风,背着接生婆,一步一挪地走向我的家”,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是三爷在大雪封路时背来接生婆,为“我”母亲接生,间接地表明是三爷迎接了“我”这个新生命。从中可以看出三爷充满爱心、急人之难的高尚品格。而对三爷病后预感自己不久人世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如“三爷用尽最后的力量,爬上自己搭设的冥床,衔住一枚铜钱之后,将自己的嘴用胶带封上”,则体现出三爷不想麻烦别人的性格。9.小说以“街灯不语”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街灯”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三爷虽又聋又哑,但他富有爱心,默默奉献,“街灯不语”象征了三爷的高尚品质;人要像街灯一样,默默传送光明和温暖,“街灯不语”形
25、象而含蓄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解析本文以“街灯不语”为标题有着作者独特的用意。首先,“街灯”是文章的线索,作者在文章多次写到街灯,小说的情节就是靠“街灯”这一线索串联在一起;其次,“不语的街灯”也是三爷人格特点的象征,通过阅读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三爷是一位又聋又哑的残疾人,但他富有爱心,急人所急,在大雪天背着接生婆来到“我”家,间接地给了“我”生命。同时,以“街灯不语”为标题是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作者表达出“人要像街灯一样,默默传送光明和温暖”的愿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
26、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27、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B.客
28、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C.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D.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答案D解析“也”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此”为代词,作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约束,有缠缚,束缚,按照约定(特定)条件限制,管束等意思。B.粮道,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C.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称之为相邦,
29、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D.李牧,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答案D解析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括替代廉颇,兵败被杀。赵括代廉颇之职后行为失当,白起趁机发兵袭击;赵括被射死,几十万士兵投降秦国也被坑杀屠戮。B.廉颇大破燕军,得到赵王封赏。燕用栗腹之计击赵,却被廉颇打败,割让五城求和;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C.廉颇不服被替代,怒攻乐乘。悼襄王即位后,起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不服,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D.廉颇因使臣诋毁终不被复用。赵国被困,赵王
30、派使臣探视廉颇能否再用;由于使臣的打击报复,廉颇最终不被赵王召回起用。答案D解析D项,“由于使臣的打击报复”错,根据原文“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可知,是使者被廉颇的仇人郭开重金收买而向赵王进谗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2)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参考答案(1)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是“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发兵攻打赵国。(2)廉颇为此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纵身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14.廉颇多次被赵王重用和打压,不
31、得已逃到魏国避祸,当赵国陷于困境,想重新任用他为将时,为什么逃到魏国的廉颇也想再次被赵国起用?请简要说明。(3分)参考答案廉颇在魏国得不到重用,他想回到曾经建功立业的赵国;廉颇想早日脱离逃亡生活,回到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尽忠;作为一员武将,廉颇所有的战功、荣誉和地位都是在赵国获得的,现在虽然年老了,他更想重新得到赵王的赏识和重用。参考译文赵括代替廉颇做将军以后,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更换官吏。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而切断了赵军的粮道,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涣散。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
32、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的士兵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长一年有余,几乎难脱覆灭的结局。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是“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发兵攻打赵国。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燕国割让了五座城邑请求和解,赵国才答应了退兵。赵王将尉文邑封给廉颇,号称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当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京,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弃他而去。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人又都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去吧!”门客说:“唉,
33、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皆以利害关系相交往,您得势时,我们来追随您;您失势时,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攻打魏国的繁阳,夺取了它。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起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攻击乐乘,乐乘逃走了。廉颇于是投奔到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任李牧为将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廉颇在大梁很久了,魏国不能相信重用他。赵国由于屡次受秦国的围困,赵王希望重新起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起用。赵王派使臣去看看廉颇还能否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收买使臣,让他回来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此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纵
34、身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臣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人虽老,饭量还不错,但和我一起坐着,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征召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霁夜孔平仲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注霁:雨后或雪后转晴。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寂历:寂静冷清。帘栊:窗帘和窗牖。15.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李白之称“秋兴逸”,这首诗
35、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逸”的意味。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C.最先触发诗人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一种倒叙手法。D.诗人选取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答案D解析D项,“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错,原文先写“狂风送雨”,虚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景色阴沉,接着写“淡月笼云”,雨霁后视觉方面的朦胧月色,然后写“独将
36、凉意伴流萤”,流萤闪闪发亮,整首诗的景物安排由幽暗转向明朗。16.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6分)参考答案对比。诗人以清晨秋叶的坠落声,戍墙上的铃声,与昨夜狂风暴雨对比映衬,突出一夜暴风雨之后,夜雨初霁的清静。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角度写“淡月笼云”,触觉角度写“凉意”,听觉角度写“秋声随堕叶”,营造出一种清净、清新之感。想象。诗歌尾联诗人想象经过暴雨洗过的庐山,必然是一片青翠,给人清爽之感。(答虚写也可以得分)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亦可)。以墙铃声、落叶声反衬夜雨之后,秋夜的清冷、寂静。解析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
37、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古人说,“秋风清,秋月明”,清风明月是秋夜的富于特征性的景色;秋叶飘落伴随着秋声,再加上闪闪发亮的点点流萤,更为秋夜增添了清凉之意。描写这种清秋之景,诗人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诉诸视觉的朦胧月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显得“寂历”,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铃”的清冷之声与之映衬,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便更显得清寂。在提起“狂风送雨已何处”时,暗示读者,雨霁之前有一阵狂风暴雨。这狂风暴雨和诗人眼前清寂的霁夜,恰又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便加强了雨过天晴的切身感受。秋声是听出来的,堕叶也是听出来的,在夜里,落叶不是肉眼观察到的。这里用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
38、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对于引动清秋逸兴,也很有艺术效果。尾联想象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明日必然是苍翠欲滴,给人清爽之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一句写出群山雪后之态,接着又用“”一句写积雪的光彩,一句绘形,一句着色,形象生动。(2)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的句子是:“,。”(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参考答案(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解析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苍”“烛”“谨”“庠”“悌”等字
39、,默写时要写准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吗?一头栽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甲)。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吗,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叽叽喳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吱呦”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不远处
40、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在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吗?(乙),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吗?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B.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
41、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C.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D.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答案D解析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原文“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没有表现“你自己”与“迎春花”的相似点,“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表达的是观赏迎春花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对感觉的描绘,不是比喻。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
42、音。”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4分)参考答案原句有生动恰当的描写,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原句句式灵活,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解析从表达效果看,原句中“叮咚的”“呜呜噜噜的”“得得的”“仿佛一路轻的”,这些修饰词语的运用,使描写生动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凿石声、说话、马蹄声的特点;从句式看,原句长短句结合,表情达意更加随性舒缓,符合人物恬然自适的心境;从语体角度看,原句“靠在边一点”“呜呜噜噜”“稍偏右边”,表述偏口语化,平白如话,更加亲切动人,与上下文“使你干什么”“展眼”“透到脚底的”“
43、瞧着”等处语言风格协调一致。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参考答案甲: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解析甲处,联系上下文“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吗?一头栽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可知此处是表达来不及舒身就入睡,可填写“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乙处,联系上下文“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吗”“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此处表达离开床去开窗,可填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21.下面是社区居委会准备发到社区群中的公告的部分正文,文段中有几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
44、指出其中四处的序号并修改错误处,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在出入口设置检查点,进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防疫安全排查工作,落实“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的要求。暂时关闭小区内健身娱乐场所,严禁杜绝人员聚集。小区出入口、小广场、电梯及按钮、入户门把手等公共设施每天全覆盖、高频次消毒。设置口罩专用垃圾桶,定时消杀清洁,避免二次污染。为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业主买菜难,物业将提供免费代购服务,由物业管家统一配送至业主门口。快递需在小区门口区域由业主自行领取。参考答案(1)语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2)语句,删除
45、“严禁”(或删除“杜绝”)。(3)语句,“公共设施”改为“公共场所和设施”。(4)语句,句末应添加“的问题”。(5)语句,“提供免费代购服务”改为“提供代购服务,免收服务费”。解析语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不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语句,“严禁杜绝”重复赘余,删除“严禁”(或删除“杜绝”);语句,“小区出入口、小广场、电梯及按钮、入户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中,“小区出入口、小广场”是公共场所,“电梯及按钮、入户门把手”是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应改为“公共场所和设施”;语句,“为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业主买菜难”中,“解决”缺少宾语,句末应添加“的问题”;语句,
46、“提供免费代购服务”,“免费代购”表意不准,应改为“提供代购服务,免收服务费”。22.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个字以内)(5分)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答案示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解析短文内容先指出“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
47、的“带”与“路”,然后强调了“一带一路”是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最后指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的路径。所以可以为这段话拟写标题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在BBC(英国广播公司)出品的纪录片王朝拍摄时,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过程中发现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
48、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第一步:解读材料,整体感知。审题前,先要弄清楚材料的层次和结构,整体感知材料的基本内容。本则材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写的是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要遵从“永不干涉”原则,即要尊重大自然,不得对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第二层次前面写的是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用“间接干预”的方法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后面一句说的是摄制组的“间接干预”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赢得观众的
49、支持和赞美,二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第二步:把握重点,找准角度。要把握材料重点,找准写作的角度。综合材料内容,材料是围绕“人与自然”展开,一方面强调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另一方面表明在自然物种面临濒临困境时要适当干预,保护自然。角度一:永不干涉,维护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角度二:间接干预,爱护动物生命。角度三:规矩是死的,现实情况是活的,要灵活变通。这三个角度都可以写,但是显然从材料所描述的场景来说,角度二和三的立意相对更准确一些,也更容易得高分。第三步:综合归纳,准确立意。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辩证分析、准确立意。本题材料其实就是对于永不干涉和间接干预的讨论,具有很强的思
50、辨性。可参考如下立意:尊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坚守原则更要善于变通。尊重自然更要善待生命。遵守自然规则更要有人文关怀。不能死守规则,要灵活处理。参考例文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则如果有这样的遭遇:一只刚刚失去母亲、双眼未睁的小狗挣扎着在草堆边沿摔滚;几只被风刮落于地、羽翼未丰的肉色小鸟伸直了脖子叽叽喳喳直叫;一群摇摇摆摆、胖得可爱的企鹅正在你的镜头下被冰山逼得一步步走向“全军覆没”朋友,你真会奉行所谓的“永不干涉”原则,任其摔滚、叫唤,直至全军覆没吗?我感动于摄制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抉择,他们为企鹅挖出了一条生命通道,毕竟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则。遵循原则不能以泯灭人性为代价。孟子有云:“无恻隐之心
51、,非人也。”对弱者生命的同情,对深陷危境生命的同情,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所在。当一只只活泼可爱的企鹅,在我们眼皮底下被冰山逼向死亡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见死不救?所以在同情生命、尊重生命、恪守人性面前,请不要用原则来框定我。试问,若要确保风雨之路的平安,一定要上学不迟到?若要救助一位轻生的女子,一定要保护好你家阳台的窗户?若要抢救一个危重的病人,一定要等红绿灯?如果是这样,这该是被原则规定得多么冰冷、无情的世界,置企鹅的生死于不顾,泯灭了我们温暖的人性,这般遵循原则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冰冷的原则和温暖的人性发生冲突时,当恪守人性,必要时可以采用适当的、恰如“间接干预”一类的方法突破原则。为此
52、,遵循原则之前,我们可以追问自己的内心,问问是否与人性契合。救助企鹅走出绝境的纪录片摄制组,无疑是这样做的。历史上一定有许多恪守温暖人性,采用适当的方法突破了冰冷原则的人。你还记得德国那个法官对看守柏林墙士兵的指责吗?作为士兵,你不得不遵循原则,执行开枪的命令,但是作为一个有人性的人,你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可以打不中啊!还记得氓中那位爱得深沉的女子吗?尽管诗经那个年代婚姻已经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她依然坚守爱情这一至深至暖的人性,背着父母蹚过淇水,登上垝垣,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曹雪芹坚持讴歌女性,讴歌人性,用他的生花妙笔,把大观园中的女儿置于无可替代的高度。他们纷纷举起人
53、性的大旗,以适当的方法,打破了那些束缚人性的冰冷原则,他们的生命因此在坚守温暖的人性、突破冰冷的原则之中得以闪光。所以,摄像师们打破原则、解救企鹅的举动该是一个值得整个摄影圈推崇的暖心壮举!当然,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则,并不是提倡只讲人性,不讲原则。其实纪录片拍摄时主张的“永不干涉”原则有着它的合理性。如果这些企鹅即将被饥饿的海豹咬住,如果羚羊即将被老虎放倒,如果鱼儿已经被鱼鹰叼起这些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冰冷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这是需要我们尊重、永不干涉的。因为你救了企鹅、羚羊、鱼儿,就可能饿死了海豹、老虎、鱼鹰。而企鹅被冰坑围困,陷入自然灾害制造的绝境与上述情形是迥然不同的,况且它们的遭遇恰巧被人类看见,所以这种情况不适合运用永不干涉的原则,当伸出援手,体现我们人性的温暖。原则和人性时常发生冲突,请运用理性和智慧追问内心,仔细思考,再做出抉择,牢记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则,为被冰山逼入绝境的企鹅们挖出一条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