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高考考点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演变;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朝鲜的分裂;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3高考真题【例1】(2011海南)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的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C【解析】选C。关键信息:区分线条。从提供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
2、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C项。【例2】(2011广东)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A【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关键信息“欧洲”“经济手段对付苏联”可以判断属于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之马歇尔计划。故选择A项。【例
3、3】(2011福建)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C【解析】选C。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美苏冷战,结合时间限制“20世纪50年代”可以排除A(1947年)、B(1948年)、D(20世纪60年代),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成立,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例4】(2011江苏)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
4、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B【解析】选B。图片注解“1973年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缓和,照片反映出两人的一种友好倾听之态;A、C分别是1962年、1991年,D项表述错误,多极化至今还没有形成。【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1)背景:由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但美国又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范围界限。大战刚刚结束,美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全球战争。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反共演说,宣称“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发出了“冷战”信号,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2)出台: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
5、演说,针对希腊、土耳其问题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3)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的政策。2“冷战”(1)含义:是指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的政策。(2)表现: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3)“冷战”战略:是二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而制定的基本的对外战略,其核心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与苏联对抗的本质原因是美国在妄图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
6、、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道路上遭遇到苏联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军事实力相当的劲敌,所以对苏联必须采取强硬的“冷战”遏制政策。为孤立、封锁、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冷战”还包括对西欧、日本等盟国的扶植和控制,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争夺和渗透。(4)影响:首先,东西方“冷战”突出地表现在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世界形势动荡不安。其结果是不仅牺牲了本国人民的经济利益或社会福利,而且也导致了国家综合国力的下降。长期的军备竞赛,一方面导致了苏联的崩溃,另一方面也使美国负债累累。其次,东西方“冷战”还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严重侵犯各自国内人民的人权方面。美国从反共利益出发,任意处置外来移
7、民。再次,美苏之间的“冷战”,虽然形势紧张,但两者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在半个多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四,美苏双方为了争夺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加大对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个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成,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最后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结果。从近代开始到二战后初期,世界格局大的演变有三次,每次都是由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从而打破原有的国际关系的均势而出现的。【他山之石】119
8、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顿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2“冷战”期间,爆发美苏发动或参与的局部“热战”,使得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被称为“冷战”中的“热战”。一、选择题1下表是1944年10月9日苏联统帅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巴尔干半岛战后控制权的划分方案。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苏联10%50%50%75%90%英国(美国参与)90%50%50%25%10%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苏联拥有对巴尔干半岛的绝对控制权B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C巴尔干半岛成为“冷战”的桥头堡D两
9、极格局下双方势均力敌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据题干中“战后控制权”一句分析,表中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现。从表中分析,苏联和英国的控制权属于各占一半,A项说法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与题目中1944年的时间不同,排除C项。二战结束后形成两极格局,D项与此史实不符。2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的致国会咨文称:“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随即发表社论,指责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苏联做此反应是因为()A苏联认为美国试图发起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B苏联认为美国的行为属于干涉
10、苏联内政的霸权主义C苏联认为美国对苏控区与苏联的扩张发出了公开威胁D苏联认为西方大国已发出了形成军事集团遏制苏联的信号C【解析】C项的“威胁”是对“冷战”的正确表达。A项的“战争”与D项的“军事”均已超出杜鲁门主义范畴。B项的“干涉苏联内政”是对杜鲁门主义的错误解读。3某同学对美苏冷战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他可阅读的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是()四月提纲 杜鲁门回忆录 战争与和平柏林墙的故事 ABCD【解析】答案选D项。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四月提纲体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战争与和平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故本题选D。D4在美苏的
11、“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A帮助东欧解放B成立“经互会”C组织“华约”D进驻朝鲜半岛B【解析】答案选B项。正确回答本题首先要知道“马歇尔计划”的实质。“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美国通过经济上对西欧的扶植,从而控制西欧和遏制共产主义。而“经互会”正是类似于此的组织。5下表为1968年和1978年美苏军事力量比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A.在这两个年份中,谁取得军事优势,谁的国民经济建设当时就陷入困境B1978年,苏联在军事上的所有领域都超过美国C美苏进行核军备竞赛,美国保持着领先优势D在常规军事力量建设上,美苏都降低数量,提高质量【解析】表格式选择题(重点:横向和纵向比较)
12、。美国陷入经济困境是在20世纪70年代,而非1968年的“当时”。其他选项可直接从数据表的对比中得出。6韩国史学界有一派认为:金日成和朝鲜劳动党作为苏联的扩张工具,抵制了1946和1947年的关于建立朝鲜半岛南北联合政府的建议,并在斯大林的怂恿下于1950年入侵韩国。这种论点所强调的是()A分裂朝鲜半岛的责任应首先由苏美超级大国承担B在朝韩分裂问题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外来因素C朝鲜半岛的殖民史导致民族国家的内聚力缺失D若无美国的强大助力,韩国无法抵御北朝鲜的进攻B【解析】论点强调苏联是背后推动朝鲜进攻韩国的外界因素。B以外的其他选项的说法无法对应材料文本。A项具有一定迷惑性,要注意此派观点并未指
13、责美国。7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欧洲某城市突然涌出两万多士兵,在6个小时内就修筑了一道由铁丝网和水泥板构成的长达43公里的铁蒺藜墙,2个月后又加固为混凝土墙。当时修此墙的直接目的是()A防止公民外逃B防止敌人入侵C搜捕“二战”战犯D围捕国内反对派A【解析】根据题中所给时间及信息可知这是冷战的产物:柏林墙,修此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公民外逃。81950年上半年,松下电器的产品销售额为9.8亿日元,到下半年则大幅度增至17.2亿日元,几乎是原来的两倍。松下公司成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A东京申办奥运会成功B朝鲜战争爆发C美国开始信息革命D冷战正式开始B【解析】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经济
14、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军需订货。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C【解析】审题:时间:1961年,内容:美苏,这属于美苏争霸范畴。战后美国要称霸世界,赫鲁晓夫上台后要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这体现的是“分享”(实际上是争夺)霸权的理念。10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
15、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C【解析】从材料“长时期的和平”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冷战由于双方的势均力敌和不直接诉诸武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故正确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11(2011浙江)2011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事年表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
16、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请回答:(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解析】本题以苏联为中心线索,主要考查了苏联对二战的影响、美苏冷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通过对苏联从强盛到解体这段史实的解读,思考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第
17、(1)问主要考查了从大事年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将大事年表中涉及的主要事件按二战的发展反攻到胜利这几个阶段对苏联的作用进行全面解读。第(2)问要求将材料中学术界的观点和教材表述进行有机整合,对“美苏冷战”从国际局势、科技发展等角度进行辩证分析。第(3)问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理论问题的分析能力。要求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角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
18、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
19、的国家“加入斯大林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切可能的地方”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摘自世界当代史材料二:至于太平洋其他地区(朝鲜、台湾)的安全,我们必须认清,没有人能保证这些地区不受攻击如果发生这种攻击首先必须依靠受攻击者的人民起来反抗,然后再依靠整个文明世界根据联合国宪章所承担的义务。摘自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声明材料三:(以下是美国侵朝部队指挥官麦克阿瑟的方针)在朝鲜取得一场能使这个国家归于统一的军事胜利。这种胜利可以通过下述行动方针获得:轰炸满洲的基地,封锁中国的海岸,在朝鲜使用来自福摩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分子,以大量增援联合国地面部队在朝鲜发起进攻。从中国共产党
20、的国内情况看可能使他们国内发生有利于美国的重大危机。摘自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材料四:美国共产党掀起疯狂运动所剧烈震动着,这场运动的目的,是迫使政府采纳麦克阿瑟在朝鲜展开胜利攻势和可能与中国作战的建议(这是)对总统外交政策的公开挑战。1951年4月10日,杜鲁门解除了麦克阿瑟在日本和朝鲜的统帅职务。摘自1990年以来的美国史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美国政府当时对亚洲政策的立足点、主要措施及其依据。【参考答案】评述内容应包括:背景:战后美国霸权地位确立,与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对抗;中国革命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立足点:遏制共产主义,维护美国既得利益;鼓动亚洲的美国势力追随者为美国战略利益服务;以欧洲为其称霸重点,亚洲政策居从属地位。措施:以朝鲜和台湾作为“遏制”政策的战略线;发动朝鲜战争,但又反对扩大为全面战争。依据:以美国全球战略利益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