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常规大题主题链接式非选择题(建议用时:20分钟)1(2019潍坊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农业社会,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比较随意和模糊。钟表普及之前的中国人常用“掌灯时分”“日上三竿”等模糊说法来表示时间。“掌灯”和季节、天气有关,亦和地理位置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反映了深深的农耕文明气息。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比喻,然而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并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 材料二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
2、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之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堂授课需有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并不依靠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而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过程。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转型时代的生态生活生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变化,并概括变化的社会背景。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
3、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理材料二1876年,由英、美合谋,擅自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随后,清政府出银赎回并拆除,将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
4、视为“奇技淫巧”。全国铁路缺干少支,到1949年,中国的机车分别出自9个国家30多家工厂,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由此看出,中国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去甚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81年的32年内共修建了38条新干线和67条新支线,逐渐向西北、西南落后边远地区延伸,初步形成了铁路网络,并开始修建双线铁路以及自制蒸汽、内燃、电力机车,带动与之相关制造业的发展。1996年,京九铁路修建,大量使用本地劳动力,改变了他们离家不离乡的局面,同时也使“北煤南运”“南粮北运”的瓶颈现状得以改观。2007年,CR系列动车诞生,高铁从上海到杭州缩短为40分钟,可以工作在上海,住在杭州,还使原
5、本独立的城市文化景点逐渐形成一个整体。2017年,自主研发出了“复兴号”动车,中国高铁驶向了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据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李京文铁道与发展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交通建设较近代有哪些发展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交通发展是“一个国家和一段历史”的认识。(二)常规大题主题链接式非选择题1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比较随意和模糊”,得出时间观念随意、模糊;据材料一“掌灯和季节、天气有关,亦和地理位置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反
6、映了深深的农耕文明气息”,得出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据材料一“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并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得出大多数人对时间价值认识不足。第二小问原因,据本问的第一小问的答案及材料一,我们可以从经济、计时工具、习惯等方面来思考。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得出时间观念精准化;据材料二“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之经济”,得出对时间价值认识增强;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并不依靠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而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
7、过程”,得出时间观念近代化;据材料二中“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得出观念变化的渐进性、不平衡性。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本问的第一小问的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工具方面来归纳。答案:(1)特点:时间观念随意、模糊;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大多数人对时间价值认识不足。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计时工具的局限;生活习惯的影响。(2)变化:时间观念精准化;对时间价值认识增强;观念变化的渐进性、不平衡性;时间观念近代化。社会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农经济的解体;政府推动;计时工具的改进与普及。2解析:(1)本小问答题的侧重点在于找
8、准角度,据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更为严峻的是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政府利用先进技术,从达”“政府转而在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新航线”信息,可以从旧路弊端、政权对峙(旧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发展)、技术进步、政策(政府)支持、外因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回答。(2)解答本问的关键是将材料二中两段材料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第一小问发展,由材料二第一段“全国铁路缺干少支”以及第二段“19491981年的32年内共修建逐渐延伸,初步形成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修建速度加快,且初步形成紧密的交通网;由材料二第一段“到194
9、9年,中国的机车人称”以及第二段材料“2017年,自主研发出了”可知,中国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包含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社会生活(包含交通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方面回答。(3)认识可以从交通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展开,某一时期交通的发展会折射出国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同时交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国家的发展。答案:(1)主要因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经济重心南移;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发展:铁路修建速度加快,
10、逐渐形成紧密的交通网;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筑路权。影响:弥补近代交通的不足;有利于“一五”计划顺利实施;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有益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加快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变出行方式,促进就业观念和家庭生活观念的变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提高民族自信心。(3)认识:古代交通的发展与朝代兴亡、技术进步等息息相关,交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保证农耕文明的延续,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近代交通的发展状况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紧密相连,也与腐败的清政府相关,尤其是帝国主义在华铁路的修建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同时又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949年后中国交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建立和改革开放,也是坚持自主创新的结果。因此,交通的发展,民族独立是前提,国家统一是保障,经济发展是基础,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是关键。交通事业的发展,要真正服务于国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