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00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性。2.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3.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4.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正确态度。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

2、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探究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想一想:存在于历史中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吗?提示: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继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所以,不要认为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

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想一想:你知道哪些传统习俗?提示:依据传统习俗的含义,我们可判断:传统节日、风俗习惯都属于传统习俗。3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判一判:

4、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所以是一成不变的。提示:错误。传统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具有稳定性,但是它又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探究升华眼下许多新人热衷中国传统婚礼:八抬大轿迎娶,新郎新娘要叩拜天地、高堂,还要夫妻对拜,再要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新人的床上要撒些吉祥之物,还要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5、。新人在婚礼上要互打同心结等,同时,婚礼还将传统艺术融入其中,相声、京剧、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耍滚灯,热闹非凡。与时下普遍流行的西式婚礼相比,中国传统婚礼别有一番韵味。(1)请将材料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分一下类。答案传统婚礼中的一系列活动属于传统习俗;相声、京剧、打腰鼓、扭秧歌等属于传统文艺。(2)当前,传统婚礼受热捧,传统艺术融入到婚礼中并受到青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答案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婚礼、相声、京剧等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婚礼的习俗、京剧、相声等都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符号。名师点拨1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区别传统习俗传统

6、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等为代表包括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地位作用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典例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北京菊儿胡同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2.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特点(1)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

7、文化。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具有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保留在民族的发展进程之中。(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3)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醒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民族性(1)从形成过程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特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2)从功能效用上看,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典例1 时下有些地方、

8、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电影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A对传统文艺坚决抛弃B中华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难以突破的D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文艺。对传统文化坚决抛弃的说法是错误的,A项不符合题意;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国传统文艺不是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项。典例2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浸透了所有中国人、所有海外同胞的心田。中华文化具有比血更强

9、的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不尊重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主要是因为()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D解析本题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本题强调尊重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方法指导: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的解题思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二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

10、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注意:一要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原因还是结果,以避免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二要注意思考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是,才能选,不是则不能选。三要注意把“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关键因素”等与一般的原因区分开来。探究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11、,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探究升华时下,国学热在各地方兴未艾,诵读经典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发行,更是开启了一条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新路。教材包括弟子规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同时还加入了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的精粹内容,这有助于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能帮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进课堂,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是要全

12、面继承传统文化。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答案错误。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对待。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名师点拨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意义)。因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个民族

13、、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从民族、国家角度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从个人角度看)。(3)怎么办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4)对待传统文化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即使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不是无批判地全盘吸收。因为精华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背景下形成的,我们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

14、对它们进行改造。典例3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尊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变化,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答案C解析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

15、其新的内涵。这说明对待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并不是永恒不变,A项说法错误;扩充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意味着“否定其民族性”,B项说法错误;D项中的“内涵只有不断变化”说法不科学。新闻播报同拜中华始祖,共祈神农福地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祖,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2013年10月,来自海内外的一万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举行盛大的“辛卯重阳两岸同胞祭祀轩辕黄帝典礼”,祭拜共同的祖先黄帝。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

16、,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深度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同胞祭祀轩辕黄帝典礼活动的认识。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祭祀黄帝陵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

17、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祭拜黄帝,要辩证分析,认识到它的积极意义。(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今天我们仍然隆重举行祭拜典礼,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落后的习俗,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祭拜活动,在同一种文化的感召下,增强全球华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海峡两岸通过共同祭拜同一个祖先,也有利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荣。1建筑格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我国北方颇具华丽气质的封闭式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姿质

18、各异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性冲击。由此可见()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建筑的多样性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A BC D答案D解析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故错误;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符合题意,故选D项。2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

19、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答案A解析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应选A项;B、C、D三项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3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20、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C解析材料中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的价值选择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C项正确。A项否认了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的区别;B项否认了文化的变化发展;题干材料没有说明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所以D项也不选。故选C。4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A两岸三地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谒妈祖活动B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C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D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答案A解析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族人民对共同

21、拥有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将不同民族的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A体现了文化的作用,与题意一致;B、C、D与文化无关,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5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糟粕,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这种观点()正确。传统文化阻碍了个人和社会进步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以偏赅全正确。必须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才能发展A B C D答案C解析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变迁,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故应该批判继承,符合题意,故选C项。基础自测知识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和特点1农历龙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12年

22、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再次立春(2013年2月4日),民间素有:“两头春,宜嫁娶”的习俗,选择在龙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从而带旺了各地的婚庆市场。由此可见()A传统习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对待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持久影响答案D解析注意体会材料的含义,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习俗对人生产生活的影响,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意无关。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C较强融合性 D明显

23、渗透性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应选A项。B、C、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含义。3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较早地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这一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不应干预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A B C D答案A解析节俗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体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

24、生活的演进,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体现了;表述错误,没有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故选A项。知识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4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我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继续保持和发扬自觉地加以改造A B C D答案A解析要解好此题,首先要认真读题“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观点正确,理由是它们是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考查,符合题意;是对传统文化中落后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综合提升5一些社会学专家认为,目前年轻一

25、代对传统民族节日缺乏感性认识和深层了解,造成了对民族节日的淡漠。传统民族节日要深入人心,需要各界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让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之所以要重视民族节日是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始终能推动社会进步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答案B解析重视民族节日实质就是重视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才能起推动作用,错误;正确,但与题目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B项。6针对有人主张小学生重读四书五经,我国国学大师文怀沙认为,在中小学课本

26、中选录优秀的四书五经文章是好事,但没有选择地让孩子学四书五经是开历史倒车,其中所隐含的奴性文化,只能使人的思想僵化麻木。这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文化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待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要防止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A B C D答案C解析四书五经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存在糟粕,对其要批判地继承,故选C项。72013年,一档明星父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与中国传统的亲子观念不同,这一节目更强调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这体现了()优秀

27、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交流和借鉴有助于文化发展A BC D 答案C解析该节目是对中国传统的亲子教育观念的弘扬与创新,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正确;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借鉴了韩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说明交流和借鉴有助于文化发展,符合题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该节目体现的是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错误,故选C项。8分配是否公平关系到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到经济效率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一些人因不正当手段而获得的巨大财富,面对为富不仁,

28、面对富二代炫富,一些社会学家深表忧虑,并以传统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对国家提出警示。联系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对待“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答案(1)“不患贫而患不均”属于我国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不患贫”思想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一致,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应该对其加以批判,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3)“患不均”思想适应了社会对公平的要求,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我们应继承“患不均”思想合理的一面,同时要摒弃平均主义,采取措施解决“不均”,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做到古为今用。解析“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注意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