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借助形象来抒发感情的写法;理清诗歌节奏,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含义;学习运用修辞表达的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体悟诗歌节奏,把握情感表达;运用“朗读(诗)品味(意)感悟(方法)归纳”的学习方法领会诗歌的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朗读中体悟情感,理解作者对一个普通劳动者具有深厚感情的原因,体会人间真情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形象及其含义。2教学难点:诗歌的社会意义。【学法指导】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词中的人物形象和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背景资料和诗句理解,感知人物形象,领悟人物形象的含义。【教学时数】2课时
2、【教学方法】朗读、体悟、感知、探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在困境下,时常会追忆。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在一个阴冷、潮湿的牢房里,一位年轻人孤独地站在哪儿,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人在困境下,最先想起的便是在自己心灵深处最亲近的人,那是心灵的依靠和安慰,他想起的不是亲生的父母,而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灵,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一首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他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二、学生自读,勾画节奏,边读边写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认识。三、播放朗读录音,领悟情感
3、。四、介绍作者和背景1.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年月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fan)田蒋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在一个贫苦农妇家带养,五岁回父母家中。年初中毕业,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次年春,赴法国巴黎习画,同时接触了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苏维埃十月革命的小说、诗歌及欧洲现代诗歌。凡尔哈仑、惠特曼、马雅可夫斯基、兰波都对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2.写作背景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
4、“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归纳诗歌结构和情感。结构: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情感: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3-10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情感:眷恋与感激、同情与控诉。第三部分(11-13节)诗人
5、回到现实,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赞歌”。情感:讴歌与赞美。第二课时一、按照诗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一)诗人为何对大堰河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表现了什么?(二)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1.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2.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是主句,主句是承接关系复句。一连串“在你之后”是状语,这些状语构成排比,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养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 处处给他以爱抚, 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
6、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3.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闰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4.作者一方面表现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尢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7、描写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诗人应该是典型的事物之敏锐的直观者”,艾青正具备这种敏锐性。透过大堰河宽厚善良的一举一动,发现了她的心灵。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原来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5.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人世生
8、活的凌辱,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6.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技术“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儿子除了做土匪当炮灰,便只能做伙计当奴隶。真实的笔触,包含着控诉的心声。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了他出
9、生的那个阶级,而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了真正的兄弟。所以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二、探究:1.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一种看法,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2.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现实?说说你的理解。艾青通过对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不是吗?正是这些像大堰河一样的人类社
10、会的保姆,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世界,创造了供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享乐的物质财富,用宽厚、善良的心给人以温暖;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挤干了乳汁,流尽了血汗,养活了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过着悲惨的生活。所以,诗人把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就使诗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3.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格与她的悲惨的命运就在这对比中凸显出来,从而显示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对不合理的世界的诅
11、咒。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抒情效果。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1 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 段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0、11段中,也都采用了的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诗歌的气势。排比的手法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全诗除了一、二、五、十一、十三节之外,全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浓烈的抒情气氛,都与这种大排比的手法与句式相关。三、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抒发出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表达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