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589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知识重组 考向分析)历史全国版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国版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知识重组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阶段。隋唐时期(581907年)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宋元时期(9071368年)是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阶段。1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南北朝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大大加强了民族融合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科举制考试选官取代了按门第选官,扩大了统治基础宋朝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2、军权和财权地方在军事、行政、财政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规律启示 分化事权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手段,宋代体现最为明显,一方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庞大的官僚队伍,财政负担沉重,所以对于分化事权的作用应该辩证地分析。2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时期的经济魏晋南北朝农业实行均田制手工业出现灌钢法,北方烧制白瓷商业发展起伏较大隋唐农业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手工业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出现“南青北白”局面商业(1)

3、出现了一些大城市,都城长安尤其繁荣;(2)南方工商业城市扬州、益州繁荣;(3)出现柜坊和飞钱宋、元农业占城稻的引种手工业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引进棉纺织技术商业宋朝的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交子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规律启示 宋代我国出现“商业革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在空间方面打破市与坊界限,在时间方面出现晓市和夜市,这一时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魏晋南北朝思想佛教盛行,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书法进入自觉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绘画士大夫画兴盛,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隋唐思想佛

4、、道、儒“三教合一”科技雕版印刷术发明文学诗歌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书法与绘画艺术(1)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2)绘画艺术也大放异彩宋朝思想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科技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文学宋朝的文学成就是宋词,宋词主要有婉约派与豪放派绘画出现风俗画元朝文学与戏曲元曲繁盛,元朝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绘画文人画出现,文人画强调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误区警示1元代皇权并未进一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膨胀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发展趋势,但是,元代丞相和地方权力有扩大的趋势,这是元代政局混乱的重要原

5、因,也是促使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一个因素。2“柜坊”与邸店是不同的场所。“柜坊”的职能与邸店不同,它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场所,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而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3唐朝秘色瓷属于青瓷一种。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属于越窑的一种瓷器,越窑位于我国南方,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4“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理学”和“心学”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派别是程朱理学。考情调研时间考点试题在线2011古代人才选拔例题12011南方经济的发展例题2201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例题32012宋明理学例题4考向例析1古代人才的选拔

6、【例题1】2011课标全国文综,40(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

7、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标准的演变,抓住几个关键词即可:一是时间段,“秦到唐”,二是两个方面内容,“

8、变化”和“原因”。参考答案: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备考指南 国运兴衰,在于人才,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中国古代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选官用人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十分重要

9、的现实意义。在高考备考中掌握古代选官用人的做法显得至关重要。深化提升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规律(1)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以才学为主。(2)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3)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4)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5)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大都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2南方经济的发展【例题2】(2011课标全国文综,25)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

10、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使用丝帛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使用铜钱货币,岭南和河西走廊使用金银货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很多地区拒绝使用铜钱,而金银和实物则不会因改朝换代而产生损失。因此,使用铜钱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地区,故选D项。A、B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也不能通过货币的使用得出。答案:D备考指南 地图类试题的解题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地图上的信息点和图例说明,这往往是答题的关键;然后还要注意题干中对地图的说明文字以及命题者的设计意图;最后与教材知识挂靠,寻找答题所需的知识。深化提升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关

11、键点(1)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封建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例题3】(2012课标全国文综,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两个故事本质上都是反映了市民阶层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公平的生活,是对理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项。材料仅仅反

12、映了杭州一地的情况,不能说明C项的结论。A、B两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信息。答案:D4宋明理学【例题4】(2012课标全国文综,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材料的落脚点是“同道”,这里的“同道”的含义是“以求尽其心”,说明王阳明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心学关注的“正心诚意”。答案:D横向综合宋元时期科技文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因素文化发展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

13、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形成与繁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宋朝国家分裂,两宋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诗歌、词赋的创作风格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词、小说、元曲等文学形式得到发展科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

14、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2(2012江西六校联考,2)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A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15、”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里“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目的是()A增强国家的实力B保证正常赋税征收C巩固封

16、建统治D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6(2012广东汕尾毕业班一模,13)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7(2012浙江杭州第三次月考,15)南宋岁时广记售农用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上述材料表明()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B宋代才开始出现定期举行的草市C宋代草市开始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8(2012云南大理高三联合检测,8)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

17、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宗室女嫁富商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宋代婚姻关系的变化,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盛行B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C商业经济的繁荣D理学的兴起9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10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11(2012湖

18、北黄冈质检,24)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12(2012江苏无锡期末,21)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

19、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四(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

20、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从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参考答案:1D解析:从关键词“首长制”到“委员制”可以看出相权的削弱,故选D项。2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唐中央机构三省之间的权力构建,未涉及对各部门监察、且此时的宰相制度趋于完善,排除A、B两项。D项中的“各种权力”表述不当,以偏

21、赅全。中书草拟政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草拟的政令要求重新拟定,故可见门下在三省中处于枢纽地位,选择C项。3C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该制度注重门第高低,而不看中才能,所以应排除A、B、D三项。此题选C项。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盐铁官营的目的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的信息可知,古代各朝政府之所以都实行盐铁官营,主要的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巩固政权。5C解析: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大都是刚经过战争,因此,需要休养生息,稳定社会秩序。6A解析: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和民营,而官营水平最高。但官营手工业为保持其领先地位,相对比较保守,技术不外传,技术容易失传,所以选

22、A项。7A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宋代乡村出现了定期举行的草市,交易的物品是“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说明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B项错误在于“开始”;C、D两项说法错误。8D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A、B、C三项均符合材料意思。而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与材料的现象出现原因不符。9B解析:材料中“师”的意思是,“理”在“气”先,由“理”生“气”;“理”在“气”中,相互依存。“气”是(金木水火)物质材料,“理”是(仁义礼智)道德准则,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10B解析: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而并没有出现活字印刷术,同时诗歌也没有成为世俗文学;

23、D项说法不符合事实,故选B项。11C12参考答案:(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任答l点即可)(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脉络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世袭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考虑。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可以从目的、制度建设、举荐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第(3)问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可以直接根据材料四提取,如考试方式、中央的地位、完善等方面。第(4)问趋势即指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不断强化。w。w-w*k&s%5¥u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