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754.29KB ,
资源ID:31577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15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10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10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答案.docx

1、单元整合提升一、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2、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

3、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及经济体制的演变解题方法指导系列性质、实质、本质类非选择题题型突破题型解读性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实质”又称为“本质”,是指某一对象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因此严格说来,三者并无明显区别。解答技巧解答此类问题一般从以下角度出发:正义、非正义;侵略、反侵略;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等等。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考题例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4、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如何认识材料中的观点?解析材料强调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并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答案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也不是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质量检测(十)(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选项)1上个世纪中英就香港回归事项的谈判中,

5、英方同意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但对具体时间双方进行多次谈判,中国要求英方国旗在6月30日23时59分58秒降下,但英国只同意在6月30日23时59分59秒。最后英国同意中国方案,但中方保证中国国旗务必是在7月1日的零时零分零秒升起,不得提前。中英“一秒”之争实质是()A中国与英国综合国力的较量B中英双方主权之争C中国与英国外交策略手段之争D中国与英国国家礼仪之争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英关于香港的问题是事关中国主权的问题,所以中国才会据此力争,故B项正确;A、C、D都无法体现材料中的实质问题,故排除。答案B2有学者指出:“正确认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还须处理好两制间的关系。香港、内地两

6、制之间的确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短期不易消融,但又都受到宪法和基本法的保护,在一国之内长期共存。”这表明“一国两制”在实施过程中()A求大同、存大异 B求大同、存小异C模糊性、长期性 D理想化、实践难解析材料认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除了保持“大局”即认识到“一国”是大前提外,还要认识到“两制”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且还会长期存在,故在实施“一国两制”中须“求大同,存大异”,A正确。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属于“存小异”范畴,排除B。C、D说法不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的原则和实践,排除。答案A3下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家庭

7、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析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凤阳县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其粮食产量大幅上涨,故答案为C项。A项,1953年开始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排除;B项,1958年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D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四大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间不符,排除。答案C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8、B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解析根据材料“通过大规模的劳动力动员”“改变组织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小平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分散经营,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

9、,故C项错误。两者都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故D项错误。答案A5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A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D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解析据材料“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可知,土地承包在原有承包期基础上再延长,还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些表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

10、渐深化,B正确;据材料“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没涉及土地承包权质变问题,A错误;据材料只是土地承包期的问题,没有反映采取措施消除农业经济发展障碍问题,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产业结构调整,D错误。答案B6以下是1997年世界出口经济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断()A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B改革开放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C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D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解析材料反映了1997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比例较高,故B项正确。图表中只是1997

11、年世界出口经济数据统计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不能体现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工业产业结构”的内容,故C项错误。中国制成品占较高比重不能说明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属于过度推断,故D项错误。答案B7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析依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79年到2003年,我国市场指数呈逐渐上升的态势,这与我

12、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逐步完善密切相关。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够准确。答案C8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试验探索阶段,扩大开放阶段和体制性开放阶段。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标志性事件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内地全面开放B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解析据所学,经济特区是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完善了市场

13、经济体制,故选D项;内地全面开放没有涉及体制问题,排除A项;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1984年,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排除B项;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正式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是实验,排除C项。答案D9据统计,2014年中央巡视组在河南省共对9个市(地)5所高校进行了巡视,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338件,发现问题线索2192个,涉及厅级领导干部190人、处级干部886人。通过巡视发现问题线索,中央巡视组已立案调查189人,其中厅级干部10人,县委书记2人。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B惩治腐败是立国之本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D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解析题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决

14、惩治腐败现象,纯洁党的干部队伍,这属于加强党的领导的范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思想,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故选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排除B;材料未涉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排除C;依法治国理念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答案A10对下面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1979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4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

15、济体制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经有了定论B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解析“文革”在1976年就已经结束了,因此从图表信息得不出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经有了定论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从图表信息仅能看出,当时认为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并不能说明我国已经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在九十年代初只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不是初步建立,故C错误。从1979年到1992年,从开始

16、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到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历时十余年,说明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故D正确。答案D112015年12月,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如图漫画纷至沓来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A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B经济区域集团化获得长足发展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D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解析从材料的漫画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之中,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很大的提升,所以选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获得长足发展,排除B。当今世界经济

17、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C。答案D12习近平在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秉持“上海精神”,取得重大成就。现在,上海合作组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应对内外挑战,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该组织()A丰富了结盟而不结伴的国家关系B以经济合作和安全先行为宗旨C标志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D探索出新型区域组织合作之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以政治合作和安全先行为宗旨的,故B项错误;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

18、组织探索出新型区域组织合作之路,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2分)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尼克松出任美国第37任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国际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加之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使得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他在堪萨斯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改善美国的不利处境,他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材料二台湾问题不仅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更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19、美国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支持台湾当局,阻挠中国的统一。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但美国在接受中国关于中美建交涉台三原则的同时,又炮制了对台关系法,继续保持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从而使台湾问题成为至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项重要因素。在中美建交过程中美国反复的举动,所显现出的意图就是要将台湾问题作为其制衡中国的一项“筹码”。材料三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政策措施。40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经贸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和平统一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的承认。

20、实现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大义所在。“祖国必须统一,祖国也必然统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决心。(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要在中国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是指什么?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1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8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为了改善美国的不利处境,他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尼克松是要缓和和中国的关系。原因:依据材料一“国际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加之

21、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使得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的信息和所学从美国国内危机加深,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越南战争的负担加重以及美苏争霸中不利的地位回答。(2)台湾问题的实质:依据所学可知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依据所学可知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依据材料三“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的承认。实现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大义所在”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最终要实现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应该包括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承认,实现统一符合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等。答案(1)

22、实现中美关系的缓和。原因:国内社会危机加深,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越南战争沉重的负担,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2)实质: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承认,实现统一符合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14(24分)中国的国际交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材料二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

23、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并概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1

24、0分)(2)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14分)解析(1)趋势: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知识可知,其趋势是近代前期,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外交上丧失领土和主权);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知识可知,其趋势是近代后期,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为主(外交上收回部分权利或修改不平等条约)。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问可以分解成两个小问题。其一,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外交以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的原因。本小问可以从内外因两个角度来分析,即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

25、其二,分析近代后期中国外交以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为主的原因,可以从内外因两个角度来分析,即近代后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抗日战争国际地位提高;新中国成立。(2)特点:根据材料“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可知,其特点是较为公开透明;根据材料“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可知,其特点是具有包容性或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原因: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可知,其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根据材料“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可知,其原因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或和平与

26、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内外因两个角度来补充分析,即内因是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多边外交奠定了基础;外因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答案(1)趋势:近代前期,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外交上丧失领土和主权);近代后期,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为主(外交上收回部分权利或修改不平等条约)。主要原因: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近代后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抗日战争国际地位提高、新中国成立。(2)特点:较为公开透明;具有包容性或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原因: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多边外交奠定了基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