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78KB ,
资源ID:31420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1420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WORD版含答案.doc

1、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2.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3.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2、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4.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BCD 5.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6.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

3、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7.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8.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9.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ks5uks5

4、uks5u 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佛家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主张“为政以德”的仁政爱民思想ks5uks5uks5uKS5U 10.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1.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

5、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12.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見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A.李贽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13.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14.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

6、(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5.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16.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C注重气节、品德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17.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正确的评价是:A、有利于封建统治 B、阻碍历史进步 C、都是片面的思想 D、都是进步的思想 18

7、.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天命论、生知论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 19.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 20.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8、3小题,共60分。21.(2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

9、提出这一主张?(4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22(20)儒学复兴与理学构建自东汉魏晋以降,儒学第一次遭遇异域文化的重大挑战。宋人范育描述这种情势说:“自孔孟没,学绝道丧千有余年,处士横议,异端间作,若浮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传。”(范育正蒙序)以“分文析字,烦言琐辞”为务的汉学,显然不足以抵挡佛学的弥漫,于是,复兴原始儒学那种“包举宇内,囊括天下”的开放精神,便成为宋人的使命。回答:(1)为何出现

10、“自东汉魏晋以降,儒学第一次遭遇异域文化的重大挑战”局面?(4分)(2)在复兴儒学探索中,朱熹是如何实践其“包举宇内,囊括天下”精神的并发展儒家思想的?(3)宋明理学把中国文化重伦理的传统精神推向了极至,强调“立志”、“修身”以达到“内圣”人格,对此你有何评论?(8分) 23. (2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11、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ks5uks5uks5uKS5U(2)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

12、)(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8分)(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2分)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解析: C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换句话说就是: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不能够容忍诸侯

13、用天子的乐舞,不符合周礼。2、解析:D 西汉董仲舒舒糅合法家、道家等的主张,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3、【解析】D 本题的解题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即文“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本”, 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

14、罚的本体,排除A。“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故选D项。4、解析:儒家的思想主要还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所以第四选项不选。故选A。5、A 荀子认为性本恶,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能够由恶变善。6、B 以法家思想来统治,肯定胜过以往。A为儒家荀子,C为墨家墨子,D为道家老子思想。7、解析: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才出现的。8、解析:B 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9、解析: B 佛教是西汉末年才传入中国,故B肯定错误。10、解析:B 西汉董

15、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逐步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11、解析:D 用排除法。国君面对上天的谴告置之不理,则“伤败乃至”,说明国君的地位就要动摇,并非不可动摇。12、解析:B 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二程,到了南宋的朱熹继续发展程朱理学。13、解析:A 仔细阅读材料,材料表明,朱熹认为所谓“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这明显是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的伦理道德。ks5uks5uks5uKS5U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

16、本质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C项。ks5uks5uks5uKS5U15、解析:D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其共同主张是纲常伦纪,即为天理。16、解析:A 宋明理学主张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了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个人不能有更多的欲求和张扬的个性。17、解析:D

17、 韩非子身处战国时期主张君主专制适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潮流;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反对君主专制,具有进步意义。故选D。18、解析:C 注意题干中的信息:“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C项“人民为主,君主为客”是民本思想的一种体现。19、解析:A 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看出要学以致用。20、解析:C在理学成为“敲门砖”后,儒家的伦理道德为维护专制统治达到了极致,在这种情况下,三大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提倡仁政,本身就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二、材料题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在西汉、北宋和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的把握及其产生原因的理解程度,儒家思想之

18、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与儒家学派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分不开的。第(1)至(3)题的第一问,关键是要抓住材料的相关信息,如材料一的“天子受命于天”、“一统于天下”,材料二的“父慈、子孝、君仁、臣敬”、“得其所则安”,材料三第一段信息的理解来陈述。第(1)(3)题的第2问,主要根据材料出处的提示,联系西汉、明代的时代特征来回答;回答第(2)题第2问“目的”,要以第1问的回答为前提,结合材料中“圣人惟止之各于其所而已”,理解其观点的实质。第(4)题,实际上是在回答前三题的基础上,找出材料的主线。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19、权的需要。(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答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22. (20)(1)东汉以后,佛教和道教盛行,佛教和道教思辨的特点及其对宇宙起源、万物生成作出的解释对儒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分)(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充分吸收北宋理学家的思想营养,把天理与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他认为理既是万物的本源,又存在于现实的世界中,儒家的伦理纲常就是天理的具体体现。人们的主观精神应该服从和体现天理。他提出

20、“明天理,灭人欲”,即克服人欲的蒙蔽去认识天理,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朱熹所建立的理学体系把儒家学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经典范本。(8分)(3)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正面主要从理学家强调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人格境界;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庄严的历史责任感;执着的人格理想与道德信念等方面加以分析。可以结合上述观点,列举诸如文天祥、岳飞等历史人物。反面主要从禁锢人的思想,三纲五常对人的压抑等方面加以说明。(8分)23、(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每项1分,共6分)(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4分)(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3) 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