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 风筝导学案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了解并掌握鲁迅及其重要作品。2、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让学生体会、珍惜家庭亲情,学习自省精神。课前预习:(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鲁迅:鲁迅(18811936), 、 和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
2、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二、 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模样 憔悴
3、什物 惊惶 瑟缩 伶仃 惩罚 虐杀 嫌恶 笑柄 苦心孤诣 三、概括故事。课文回忆了“我”毁掉了弟弟的( ),后来“我”知道自己( ),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我”的心只得( )。研讨探究: 一、你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精神的虐杀”是指什么事?为什么这件事被作者成为精神的虐杀?二、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作者的内心起了怎样的波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三、 你如何理解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四、 理解主旨:请四人小组讨论,谈一谈你对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
4、方面来谈;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阅读课文第三、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2“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 3 “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一句中的“果然”两字包含什么意思? 4在文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的句子,并摘录下来。 5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6第二段划线句中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们大杂院里我们大杂院里,有一家姐弟俩。姐姐芸芸,弟弟豆豆。姐姐比弟弟大十几岁。父母早逝,姐
5、弟俩相依为命。每天,芸芸用自行车把豆豆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上学与上班的方向正相反。豆豆大些了,便乘车上学。芸芸把豆豆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领着他过马路。芸芸放心不下的,自然是豆豆的安全。记得学校第一次组织游泳,老师带队,可芸芸还不放心,她请了半天假,坐在游泳池边上,两眼一点儿也没有离开水里的豆豆。在家里,芸芸管着弟弟专心看书,做作业,别的,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干。芸芸的工资,除了生活必要外,就全供豆豆念书了。豆豆升上高中后,芸芸给豆豆买了台收录机,为的是学好外语。那机子的按键旋钮又多又复杂。豆豆用时,芸芸给插上插头,放好磁带,“咔哒”打开机子,调好音量;豆豆说声“”,芸芸又“咔哒”一
6、声关上,取出磁带,拔下插头。豆豆考上了大学。只是学校在外地,芸芸一直把弟弟送到学校,安顿好才回来。一天,豆豆突然从学校跑了回来。他站在芸芸面前,抹着眼泪,说:“姐姐,我不念书了,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一辈子。”芸芸惊讶地看着豆豆,半天才闹明白。原来豆豆到了学校不会衣服,不会被子,甚至到饭堂买饭时,不知买几两的才合适。芸芸这时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1、根据上下文,推断第段段尾的“相依为命”的意思是: 2、用“”将原文分为三部分。 3、给文中“”外选择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4、第段中反映芸芸对豆豆关心过度的动词有哪些?答: 5、第段中写开、关收录机的事很详细,详写的原因是: 6、第段中芸芸“茫然不知所措”这“茫然”在文中最准确的含义是( )A不懂得弟弟为什么从大学里跑了回来B不懂得弟弟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怎么回答弟弟的话C不懂得自己爱弟弟为何反而害了弟弟,不知今后怎么办D不知今后怎样在生活上继续关心、照顾弟弟7、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 8、本文题目“我们大杂院”显得太宽泛,从下面选择一个更好的题目( )A芸芸和豆豆B茫然的爱C姐弟情D溺爱的害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