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4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A人性本恶 B人性本善 C先贤思想 D礼乐制度2西周宗法时代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内外服
2、制 D行省制度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4康有为称严复的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如此推崇该书是因为A该书符合革命派政治需要B为维新变法寻找到了依据C该书介绍了西方社会学说D严复也主张推行维新变法5历史学家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中说:“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种族思想”在孙中山早年革命思想中的体现是A反对帝国主义 B创立民国政府C驱除鞑虏专制 D实现五族共和6下列文章中,最有可能在民报上发表的是A梁启超开明专制论 B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
3、民主政体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D鲁迅狂人日记7在79世纪的264年里,它曾十几次派出使团到中国学习。20世纪初,它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它”是 A朝鲜 B日本 C英国 D美国8陈独秀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他这样说的用意是提倡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9下列史学家中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的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刘知幾 D梁启超10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宝库”,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是A时报 B申报 C新报 D苏报11甲午战争后,在西方“群学”影响下,民间社团兴起。以下开启了立会之风的社团是 A
4、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社1220世纪初中国性别秩序从“男率女从”逐渐走向“男女平等”,导致这一变化原因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学东渐,文明交融 B政治革命,移风易俗C思想解放,教育推广 D工业革命,经济转型13“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C社会契约 D君主立宪14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往欧洲的棉布贸易直线上升。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15英国历史学家
5、霍布斯邦认为,“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16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战争一再遭受到失败 B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方 C发展工业缺乏自由劳动力 D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下17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国家权力掌握在军部和官僚手中,由此 A确立了当今日本的政治制度 B建立起日本的君主专制制度 C便利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D建立
6、起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度18右图漫画丢弃领航员所示,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时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评述是 A议会行使了弹劾权B德皇有充分统治权 C德国军国主义浓厚D德国仍是君主专制19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20下表反映了1920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年份192019251929192919331938
7、汽车产量39万辆223万辆427万辆536万辆193万辆249万辆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一)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学派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欣赏的时代儒家“
8、礼治”A法家B“后世”时代道家“ 无为而治 ”C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问题:(1)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8分)(2)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二)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材料一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
9、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材料三 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作为美国宪法的补充条款,并于1791年12月15日得到当时9个州批准开始生效。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批准时间条文节录1791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
10、押之权利不得侵犯1791年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法国受欢迎的原因。(6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 (6分)(2)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8分)(三)“体”与“用”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
11、夷务始末,第25卷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1824-1884)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张靖达公奏议卷8材料三:“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谭嗣同全集第197页 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 “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3-4页问题:1依据上述
12、材料,简要归纳“体”、“用”观的变化。(6分)2概述材料中“体”、“用”观变化的历史背景。(6分)3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体用”观的变化?(8分)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1-5 BABBC 6-10 BBDDB 11-15 ADCCC 16-20 CCBAA二、 非选择题(一)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1(6分)A 三皇五帝与三代 ; B “法治” ; C 洪荒无君 2.(1)孔子提出“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和谐人际关系;提倡“礼”以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其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到汉代以后成为官方哲学。(4分,内容与影响各2分)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三公九
13、卿制和郡县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4分,内容与影响各2分)(2)儒家伦理纲常强化君臣、官民等级差别,政治与道德的合力推动君主政治不断朝专制集权方向发展,历代皇帝多遵循宗法原则和儒家礼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历代的选官制度也多以儒家学说为取舍标准,科举制创立后,儒家经典成为重要考试科目,明清科考更是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思想、习俗等略(言之成理即可)。(任意两点阐述清楚即可满分)(6分)(二)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1.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二点,6分)2.(1)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
14、福的权利);人民主权。(二点,6分)(2)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各2分,8分)(三)“体”与“用”1(6分)水平一:能结合三则材料,分析“体用”观念变化及内涵的变化。如“名教为本、西学为用”(伦理纲常名教为本,富强之术为用)“西方体制为本、技艺为用”(学校、议院等体制为本,技艺为用)“器为体,道为用”,器变道亦变;“群为体,变为用”、“变官制为本”(6分)。水平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不全,表述不清。(采点给分, 不超过3分)2(6分)背景一: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
15、(具体叙述)。19世纪末,甲午战败,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背景二:对洋务运动只涉及器物的反思。背景三: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了解的深入。3(8分)水平一:能从历史背景、动机、内涵、历史影响等角度说明,并提出个性理解(12分)。如60-90年代洋务派在清政府内外交困背景下,主张引进西方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其进步性是突破中国传统观念,兴办洋务,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教育及军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学东渐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国人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发生一定变化,看到洋务运动的不足,主张在引进西方技术的同时,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体用观发生较大改变,反应了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到来。19世纪末,甲午战败,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从进化论思想出发,为宣传维新变法,提出新的体用说,强调器为体、群为体,道为用,变为用,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开始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及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自醒”, 从而加快了中国向现代转型的步伐。(10分)总之,体用观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人对西学认识的不断加深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反醒;这种反醒也在不自觉中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时来否定传统的文化价值,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影响。(2分)水平二:理解角度单一,表述不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