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4向“距离”挑战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促使人类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的关键发明是()A蒸汽机 B内燃机C电力机车 D电子计算机【解析】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了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答案】B2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C D【解析】出现于1903年,早在古代就出现了,出现于1814年,出现于1803年。【答案】D3从1800年到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1.4亿美元增长到14.7亿美元。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物质条件不包括()A轮船 B电话C有线电报 D汽车【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800年
2、到1880年”。A项在1803年,B项在1876年,C项在1837年,D项在1885年。【答案】D4动画片葫芦娃中“顺风耳”的形象让人记忆深刻。现实中人们真正实现“顺风耳”功能的是 ()A法拉第电磁感应B西门子发电机C贝尔电话机D马可尼无线电报【解析】“顺风耳”体现的是人们对远距离声音传送的渴望。【答案】C51889年第4届巴黎世界博览会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
3、 BC 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注意时间是1889年,飞机发明于1903年,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B6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曾发出SOS信号,后有6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A雷达技术 B声呐技术C无线电技术 D通讯卫星技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科技成就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根据物理学知识可以排除选项A、B,根据发生的时间可排除选项D。选项C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答案】C7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
4、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解析】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可得出答案。【答案】B8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16日上午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联系所学知识,下列关于互联网的发展的利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联网促进了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B互联网促进了教育方式的转变C互联网上不健康的信息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D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国家的界限已经消失
5、【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国家的界限已经消失”的说法错误,虽然互联网冲击着传统的国家界限,但是国与国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国家的界限不可能短期内消失。应选D。【答案】D9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可能在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中期C19 世纪晚期 D20 世纪早期【解析】1902年,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无线电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初。【答案】D10互联网技
6、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对此种现象的评价,错误的是()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C该观点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作者对网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从“喜欢”叫做“稀饭”、“我”叫做“偶”等语言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确别具特色,这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但这种语言只能在网络中流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以被接受,所以对它们的使用需持谨慎的态度。【答
7、案】C11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下列哪些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一些青少年沉溺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严重污染环境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技术消极方面的理解。网络技术没有严重污染环境,应排除含的选项。【答案】B12美国国防部官员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B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C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D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解析】本题考查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材
8、料并未否定核武器的作用,故排除A项;材料也不能表明D项;现代信息技术显然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故排除B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使用者达2.6亿人。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估计,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80%90%。世界
9、各国的经验表明,新发现和新发明得到应用后所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科研投入的10倍以上。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到20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诸多问题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的科技成就哪些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其理论基础是什么?(2)材料中提到的科技成就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是哪一项?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3)材料中所列举的负面影响,哪些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10、?【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较简单;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互联网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电话、电报。理论基础:电磁学理论。(2)电子计算机。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3)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知识经济的特点:资源消耗低,知识含量高。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推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雏形,兴建“信息高速公路”。随后,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激励政策,加速建设
11、“信息高速公路”。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对策,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材料二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工作的办公地点可以选择在家中或者野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工作的乐趣。商店可以根据网上的求购信息,及时把货物送到消费者家中,银行则自动处理转账支付业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录像、电视教育和人工智能课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材料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当前,国际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二,归纳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互联网的扩展问题?【答案】(1)现象:各国竞相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大力发展互联网事业。影响:引起了工作方式的革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2)现象: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侵袭、色情信息泛滥等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对待:一分为二地对待,积极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坚决地、自觉地抵制互联网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