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187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单元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明太祖实录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B废除宰相制度的合理性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因此朱元璋所言意在说明废除宰相制度的合理性,故选B项。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A项;朱元璋在位时没有设立内阁制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2(2020

2、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答案A解析材料“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运行的”,说明明初废丞相后,相应的职能部门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废除丞相后,皇权进一步加强,并未受到制度化制约,B项错误;明成祖时才设立内阁,且内阁参与决策始终不合法,C项错误;明成祖设立内阁解决废丞相后的弊端,使丞

3、相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变相复兴,但不符合材料时间,D项错误。3(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古代官署皆有印信,作为自己权力的象征。内阁专用印信是“文渊阁银印”。大明会典翰林院中记载:“(银印)自宣德中特赐,凡机密文字钤(qian)封进呈,至御前开拆。其余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而各衙门奏章文移,亦止曰行翰林院。”这说明了()A内阁掌握机密事务B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C内阁地位不独立D内阁没有自己的对外专属印信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表明内阁只是侍从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内阁掌握机密事务,故排除A项;C项包含在B项之中,排除;材料“内阁

4、专用印信是文渊阁银印”说明D项错误。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均由朱元璋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A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C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D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高决策权仍由皇帝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虽然取得票拟权力,但最终决策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可知,内阁获得票拟权,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故C项正确;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内阁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故D项

5、错误。5(2019新疆月考)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其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司礼监也掌握部分代皇帝批阅奏章的权力,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相互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B项正确。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A项说法

6、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是材料反映的表象,且表述片面,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故D项错误。6(2020江西新余四中检测)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A皇权被严重削弱 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 D内阁制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皇权是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A项;C、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信息也体现不出,均排除;明朝以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B项。7(2019黑龙江双鸭山月考)对内阁的

7、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阁臣拥有“批红”权力 B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C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不同时期内阁权力不同,说明明代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故B项正确。明代内阁掌握“票拟权”,皇帝及司礼监掌握“批红权”,A项错误;内阁出现是在明成祖时期,C项错误;明朝内阁制的建立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D项错误。8(2020安徽定远中学周测)顺治帝曰:“今后各衙门及科道各官本章,俱著于每日午时进奏,候朕披览,次日发下拟旨,以便详阅批发尔等(大学士)职司

8、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顺治帝提到的大学士()A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官员B与明朝内阁有继承关系C负责审核政令参与中枢决策D只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内阁也拥有票拟权,但是没有决策权,与明朝内阁存在继承关系,故选B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清朝也未明确,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内阁大学士参与中枢决策,排除C项;D项反映的是军机大臣的办事方式,排除。9(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康熙皇帝曾发出感慨:“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

9、致仕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集中 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 D皇帝勤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权力高度集中,皇帝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故A项正确。10(2019贵州贵阳联考)嘉庆四年(1799年),皇帝下令:“满汉章京,由内阁、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力富强、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这一诏令主要是为了()A改革官员选拔方式 B明确官员选拔范围C完善军机处的职能 D保障皇权高效行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选择

10、一些人品端方、年力富强、字画端楷的官员到军机处当差,而军机处是清朝皇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置的机构,让这些人到军机处当差主要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高效行使,故D项正确。清朝官员选拔的方式是科举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到军机处当差官员的选拔范围,而非全体官员的选拔范围,故排除B项;C项是这一诏令的目的,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11(2019贵州安顺测试)明朝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称谓名目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B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强

11、C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D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这说明专制皇权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机制的运转,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阶级矛盾激化等封建统治危机,故B项错误;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意味着地方自主权力越来越小,故C项错误。12(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C通过

12、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答案B解析乾隆意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于俄罗斯等“外夷”,不能称西藏使者为“夷使”,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没有涉及中俄争端,排除C项;乾隆仍旧将俄罗斯等国家视为“外夷”,“华夷之辨”的观念并未消失,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19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明太祖初定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

13、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一材料二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

14、建设的积极意义。答案(1)特点: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说明: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革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参政优势: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意义: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等信息可从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方面概括回答。第二小问,关于继承方面,根据材料一“仍元制,设中书省”“又仿宋制,置殿

15、阁大学士”可从宋代殿阁制、元代中书省制等方面进行说明;关于创新,根据材料一“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废丞相、权分六部以及设内阁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中介程序”可从拥有票拟权、地位有所提高等方面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等信息可从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等方面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参政优势。

16、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从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以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其积极意义。14(2020广东茂名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的弹劾机构是御史台,共有23名官员。长官是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他们既是御史台的行政长官,也是纠察百官的具体执行者。其下属有三院:一,台院侍御史四人(从六品下),负责与上诉弹奏、审理案件相关的各类事项。二,殿院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负责监察朝廷礼仪制度方面的违规行为。三,察院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比较台院和殿院,察院的职权范围最

17、为广泛,上至中央宰相,下至地方州县长官,均在其监察范围内。摘编自唐史论丛材料二明朝将中央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摘编自明史职官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监察机构设置上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

18、代相比明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的主要效果。答案(1)御史台具体负责纠察百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职权明晰);察院以小御大,全面监察。(2)调整:在监察机构名称、人数、职责上进行调整;监察御史有独立纠举弹劾之权;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都察院兼有重大案件司法审判权。效果: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强化了君主权力,发展了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明朝将中央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强化皇权、加强监督等角度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