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教案彼得一世改革9世纪下半叶,在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出现了最早的罗斯国家。988年基辅大公宣布以东正教为国教。13世纪起,俄罗斯各公国处于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15世纪末,俄罗斯摆脱金帐汗国控制,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形成中央集权国家。在对周边地区的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中,农民逐渐被固定在贵族的军事采邑上,沦为农奴。俄国的农奴制度始于15世纪。1649年,法律上全面确认了农奴制度。16世纪中叶,在农奴制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沙皇专制制度。1、改革背景:17世纪的沙皇俄国同英、法等国相比,经济和社会处于落后状态。17世纪下半叶,沙皇专制
2、制度更加强化,沙皇个人的意志被宣扬为上帝的意志、国家的法律,必须绝对服从1689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掌权,为使俄国强大起来,他效法西欧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上实行征兵制 建立强大的陆、海军军队。经济上积极发展工业和对外贸易 满足军需装备,增加国家税收。政治上1711年废除干预皇权的大贵族杜马 建立对沙皇负责的参政院 官员任命打破门第资历限制,论功授爵。宗教上将教会直接置于皇帝权力之下,使之成为自己的工具。文化改革简化俄文字母 创立科学院、医院,开办普通学校 派遣留学生,翻译出版西欧著作等等。(从改革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其作用有哪些?)2、改革作用(评价):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文化
3、的发展,使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还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但 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度不但没有受到触动,反而得到强化。废除农奴制那农奴制改革背景1:新现象:17世纪下半叶,俄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新现象:手工工场开始建立,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全俄市场逐渐形成。旧状态: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的压抑和束缚,发展缓慢。矛盾凸现: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企业需要廉价和自由的劳动力。但在农奴制度下,工厂主雇佣的工人实际上大多是农奴,可以随时被地主召回。工厂主还要将部分利润分给农奴主,影响了资本积累。 18世
4、纪末,英俄两国的生铁产量大致相等。19世纪上半期的50年中,俄国生铁产量增长不到1倍,英国同期的产量增长了11倍。农奴制改革背景2: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由于铜和铁的生产赶不上生产武器的需要,俄军装备很差,英法军队使用的枪炮射程比俄国远;俄国海军使用的是木质帆船,法军使用的是铁甲舰;俄军后勤补给从莫斯科运到前线要3个月,而英法从本土经海路运来只要3个星期。战争使俄国丧失了欧洲强国地位,俄国不得在黑海拥有海军和要塞 农奴制改革背景3: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1801-1825年间,农民的反抗斗争有281次,1826-1854年间,增加到709次。其中规
5、模最大的大约有4万多人参加,历史最长的达到8年。工人、士兵暴动也不断发生。废除农奴制遂成当务之急。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宣布 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方法。同时,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其他改革:如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建立法庭公开审讯制度;用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征兵制;普及文化教育;刺激工业发展等。影响(评价):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19世纪80年代一度停顿,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继任沙皇采取了许多“反改革”措施。在俄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俄国的扩张沙皇俄国的历任统治者,都奉行领土扩张政策。通过持续不断的侵略扩张,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俄国领土扩大了8倍多,成为一个横跨欧、亚两洲,拥有广袤疆域的国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