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168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二十一)第21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组织互助组B成立生产合作社C进行公私合营 D建立人民公社22012北京一模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C党的八大胜利召开 D国民经济实行调整32012茂名一模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42012广州模拟 与下图主题一致的标语是()A“宁要社会主义的

2、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5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D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6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

3、创造了条件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71959年5月,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的教训时就说过,“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刘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确切地说,上面的“”应是()A高速度 B浮夸风C高指标 D共产风82012郴州模拟 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村的基层行政组织9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

4、.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上述数据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国民经济均衡发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ABCD102012阳泉质检 某班学生讨论下面某时期的两幅宣传画时,形成这样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的体现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A BC D11“大跃进”运动时期出现了许多“豪言壮语”,如“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没有万斤的指标,就没有万斤的措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些言语的错误在于()夸大了人的

5、主观能动性,否定了客观规律夸大了精神力量,忽视了物质条件违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违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ABCD12.2012杭州调研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注解()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年份粮食总产(万吨)棉花总产量(万吨)比上一年增长(%)粮食棉花上交农业税(亿元)195013213

6、69.216.755.919.1195114369103.18.7921.69195216390130.414.126.527.03(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说明农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中国1957年农业产品产量产品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食1.95亿吨1930棉花164万吨2693(2)材料二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7、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极端落后的工业基础,毛泽东主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1953年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充分体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指出:我国也只有建立了重工业,才能使全部工业、运输业以及农业获得为发展和改造所必需的装备,才能自己制造火车头、钢轨、货客运汽车、远洋轮船和飞机;才能自己制造轻工业的精密机器,扩大和建立新的轻工业;才能生产农业机器和化肥,改造古老的农业;才能建立现代国防工业,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辱。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指出:

8、“有了头年的计划,又要有第二年的计划;有了年度的计划,又要有季度的计划;有了季度的计划,还要有月计划。一年十二个月,月月要解决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计划常常要修改,就是因为新的不平衡的情况又出来了。”“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材料三宣传画和报纸时代的脚印材料四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1)结合材料一扼要分

9、析“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2)材料二中关于编制经济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问题,毛泽东有何见解?(3)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是否遵循了材料二中所提及的原则?为什么?(4)按照列宁对历史活动家功绩的判断方法,你是如何认识毛泽东对计划经济探索成果的?课时作业(二十一)【基础演练】1C解析 从材料的“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可知为后来的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D解析 “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一化三改造”,长春一汽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成就,A、D两项都属“一五”计划内容,故排除;党的八大召开于1956年,在“一五”计划期间(1

10、9531957年),故C项错;国民经济调整实行于1962年,不在“一五”计划期间。3A解析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4C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C项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图片的主题一致。C项是“大跃进”时期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鲜明的时代标语。5D解析 题干中1960年、1962年农轻重比例最大的变化在于重工业比重下降明显,结合1960年的“八字方针”,可知选择D项。【能力提升】6B解

11、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2年尚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7C解析 “大跃进”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浮夸风”突出体现是出现了很多虚报产量的事;“共产风”,简单地说就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把生产数字定的高低属于“指标”方面,不是“速度”的快慢。8B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7年”可知,当时是三大改造之后、人民公社化之前,“农业社”指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9C解析 “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

1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0B解析 漫画指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的错误就体现为。是人民公社化的错误表现。11A解析 材料中的口号主要在于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片面追求高速度。它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而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涉及生产关系;由于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大跃进”不涉及生产关系,所以都不应选。12D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解。1960年,针对农村的困难,党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3答案 (1)状况: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影响:

13、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2)问题:1957年农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原因:“一五”计划的完成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3)变化:1958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变化:1960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原因: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的识记及阅读理解能力。第(1)问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增长较快的原因应结合新中国的成立,为巩固政

14、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第(2)问,材料二数据说明1957年农产品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一五”计划的完成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第(3)问1958196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粮食产量先是下降,1960年后粮食产量开始恢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左”倾错误导致的,恢复的原因主要在于纠正“左”倾错误。【选做习题】14答案 (1)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中国要建立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要优先发展重工业。(2)坚持综合平衡

15、;尊重价值规律。(3)没有。“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挫折;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的理论及其实践,是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对变革生产关系采取了主观随意的态度,不仅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企图超越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毛泽东对计划经济探索的实践成果,以及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年代的局限性。但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基本解决了中国工业化在当时向人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对于我们巩固新生政权,改变落后面貌,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迅速提升国际地位等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解析 第(1)问从重工业的地位、建国初重工业现状及其必要性方面归纳。第(2)问主要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第(3)问解题首先要判断两图片反映的史实指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4)问要采取辩证的方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