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4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三月考)19461948年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27%和51%;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因素是(C)A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B马歇尔计划的实行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D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解析:主要反映的是建国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西贸易处于瘫痪状态。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说法不符事实,中西贸易处于瘫痪状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A;资本主义国
2、家的经济封锁符合历史事实,C正确;马歇尔计划针对西欧国家,与中国无关,排除B;中西贸易处于瘫痪状态源于西方的封锁,与中国的外交政策无关,排除D。2(2020河北高三月考)1950年初,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这一认识(D)A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否定了“一边倒”方针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认识认为在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同时,“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是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12月,与材料时
3、间不符;B选项错误,“一边倒”方针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独立自主,盲目地、无原则地倾向苏联,这一认识并未否定“一边倒”方针;C选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不是材料中认识的特征。3(2020吉林宁江区实验高中高三月考)19501951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取消各国在北京市内的兵营地产权;1951年,天津市公安局将天主教教主文贵宾驱逐出境,军管会取缔帝国主义操纵的秘密组织“圣母军”。这表明新中国外交(B)A把军事安全放在外交第一位B践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政策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D奉行“去殖民化”以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解析: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打扫干净屋
4、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再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故B项最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故排除A项;“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故C选项排除;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践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政策,并未涉及“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这一主题,故排除D项。4(2020湖北高三月考)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那样,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没有展示中国当时所流行的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导向”。之
5、所以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A开创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局面B成为规范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C在产生时充满理想化的成分D具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立场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虽然出于时代的背景、冷战的格局,选择了一边倒外交政策,但未对非社会主义国家一概漠然处之,而是积极地接受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共存的客观现实,务实地将国际秩序的标尺定位于尊重主权,倡导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具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立场,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得出材料中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务实的特征,并非是它开创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局面,也与它成为规范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无关;C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
6、则体现了务实的特征,并非是理想化。5(2020江苏高三月考)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召开七国限制性会议继续讨论朝鲜问题”。同时,他巧妙地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也提了出来,以守为攻,争取会议主动权。此次会议(A)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B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C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政策D推进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发展解析:据材料“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召开七国限制性会议继续讨论朝鲜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当会议陷于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A正确;
7、 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的会议是万隆会议,B错误;据所学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政策,C错误; 推进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发展是20世纪改革开放后,D错误。6(2020安徽高三月考)万隆会议之前,亚非地区除朝鲜、蒙古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仅5个;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这说明万隆会议(A)A扩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使中国外交战略发生根本转变C消除了亚非各国的误解D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8、的会议,大大增加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才有材料中万隆会议后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逐渐增加的现象,故选择A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排除B项;亚非国家中仍然有对中国误解的国家,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而中国重返联合国则是在1971年。7(2020辽宁高三月考)19491971年,人民日报论述联合国的文章有2 314篇,其中政治类的有2 174篇,而表达对联合国不满、谴责、批评态度的有830篇,占政治类文章总数的38.18%,各年份具体情况见如图。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A参与多边外交的程度较低B外交领域意识形态色彩浓厚C致力于建立合理
9、的国际秩序D与国际组织关系呈隔绝状态解析:1971年以前,受两极格局影响,和联合国长期被美国操纵,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外,因此,人民日报论述联合国的文章中政治类所占比例很高,表达对联合国不满、谴责、批评态度的占政治类文章很大比例,说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程度较低,故A正确;B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我国致力于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排除C;从人民日报论述联合国的文章中无法得出我国与国际组织关系呈隔绝状态,D表述错误,排除。8(2020扬州中学高三月考)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1968年11月底,北京重新发表了毛泽东在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其中有段引人注目的话
10、是:“我们不应当怕麻烦、图清静而不去接受这些谈判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这表明中国政府(B)A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B寻求中美和解的意向比较明显C改变了“一边倒”的策略D力图改变被遏制孤立的局面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6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走向恶化,中国在国际外交中属于被动局面。“我们不应当怕麻烦、图清静而不去接受这些谈判”显然是说明中国想寻求与美国和解对抗苏联,B正确;此时中苏关系正处于恶化时期,显然不是谋求与苏联的和解,A错误;材料中言论并不是说明中国要改变“一边倒”的策略,C错误;材料中毛泽东的意思是说寻求与美国的和解,不是改变
11、被遏制孤立的局面,D错误。9(2020湖北高三模拟)1972年,日本外交蓝皮书中提到,“中美两国由一直以来的只有对抗的关系进入到包含对话的共存关系”,同时“国际政治显然由之前美苏两国对抗的时代,向中美苏三国以竞争与共存对立与对话关系为轴而转的时代移行”。由此可知,在日本看来(C)A中美外交分歧渐趋消除B意识形态不再影响大国关系C日中关系改善势在必行D谋取政治大国的时机已成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给日本以极大地冲击,在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问中国,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外交的分歧在短时期内不会消除,在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12、也只是在“断交、撤军、废约”三个方面达成了一致,排除A项;在20世纪70年代,意识形态在大国关系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了日本对国际局势的分析,企图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没有涉及自身谋求政治大国,排除D项。10(2020平遥县第二中学高三月考)20世纪70年代以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已经越来越不能准确反映和科学揭示变化了的国际形势。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科学命题。这一转变(B)A使中国加入了不结盟运动B促进了多边外交活动展开C直接推动中美正式建交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的转变,可知中国外交
13、政策上转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多边外交活动的展开,故B项正确;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不是其成员国,故A项错误;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11(2020仁寿县金马中学高三月考)1998年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0年到2004年,中国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区送出了1 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有5名中国军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这说明了中国(A)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C积极践行不结盟政策D积极倡导维和共处方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近年来积极参加,认真履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任务,说明了中国当代外交的特
14、色之一是多边外交,A项正确;中国在联合国的行动,不属于区域合作,不是不结盟政策,B、C项错误;中国参加并践行维和职责,这是外交活动不是倡导方针,D项错误。12(2020江苏高三月考)下表是我国参与重要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简表(部分),对其解读正确的是(D)国际组织名称参与年代国际组织名称参与年代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979年恢复中国合法地位不结盟运动1992年成为观察员国世界能源理事会1983年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1996年成为全面对话伙伴国亚洲开发银行198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加入美洲国家组织2004年成为常驻观察员国A.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组织B两
15、极格局解体加速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C中国和世界共享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的利益D中国在国际舞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析: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参与了众多国际组织,涉及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舞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项D正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进入了21世纪,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国际政治格局无关,选项B排除;中国参与的组织不仅仅是经济组织,如不结盟,选项C片面解读材料,排除。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5分,共40分)13(2020石阡县民族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遏制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美国职业外交
16、官、前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1946年提出。主张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的政治冷战来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影响。二战以来,美国国家战略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即遏制战略阶段、超越遏制战略阶段以及参与和扩展战略阶段。而其“遏制战略”从二战结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战略又以20世纪70年代分为两个小阶段。如果说前一阶段是“遏制”一种制度,后一阶段则是遏制一个具体的国家。摘编自美国国家战略的演变材料二:有研究显示,历史上大约有过15次新兴大国的崛起,其中有11次与既有大国之间发生了对抗和战争。但现在的世界已今非昔比。当今世界
17、,不管是任何国家,无论是霸权大国、传统大国还是新兴大国,都无一例外处于国际体系和安全体系中,各自在这两种体系中的处境和感觉不一样,但霸权大国和传统大国对于新兴大国的则有本能性敏感,遏制围堵新兴大国是他们共同的立场。当然,他们也要从新兴大国崛起中获利,因此如何遏制围堵则产生了分歧。摘编自全应中两个体系的世界与中共外交(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20世纪70年代前后“遏制”战略侧重点的不同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顺应时势所作出的外交调整。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主张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
18、展与影响”可知,20世纪70年代之前,遏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更倾向于反苏,外交策略务实。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孤立遏制政策,敌视中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70年代之后,由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积极改善中美关系,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2)特点:根据材料“当今世界,不管是任何国家,都无一例外处于国际体系和安全体系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界格局发展的特点是国际体系和全球体系并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外交调整:根据所学知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积极推行不
19、结盟外交策略;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兴区域合作。答案:(1)不同:20世纪70年代之前,遏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明显;20世纪70年代之后,侧重反苏,外交策略务实。影响:之前,敌视中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2)特点:国际体系和全球体系并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外交调整:积极推行不结盟外交策略;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兴区域合作。14(2020宝鸡中学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章节摘录条约关系1868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卸任,恰逢清政府想要“笼络”各国,因此受聘为中国特使,率团访问欧美。2月,蒲安臣未经授权,与美国国务卿签订
20、条约,有利于美国人在华传教、办学和招收华工。民国初年1913年3月,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以“美国是共和国之母”等理由建议政府承认袁世凯政权。5月,威尔逊上任后,不顾他国反对,率先单独承认袁政府;10月,袁唆使军警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后,立即驰电表示祝贺;袁图谋复辟帝制时,竟也荒唐地予以支持。战时盟友1939年2月,中美桐油借款合同达成,美方借款2 500万美元给中国,中方于1944年元旦前以桐油偿债。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之后华锡借款,钨砂借款相继出台,并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好事多磨20世纪90年代,为扭转贸易逆差,美国多次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挑起纠纷,苛求中国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保护
21、水平。在三轮漫长而紧张的谈判中,中方既针锋相对地拟定反报复清单,但也做出相应承诺,并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表明了妥善解决争端的意愿和决心。双方最终于96年6月达成协议,贸易战化险为夷。摘编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围绕“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首先拟定论题,如: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各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如“条约关系”对应的即是晚清时期,美国为了扩大在华政治、经济
22、特权,满足本国资产阶级获得原料产地、商品、资本输出市场的需要,或直接出兵,或假意从中调停,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战时盟友”对应的是抗战时期,美国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向中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发表开罗宣言,投放原子弹等,加速抗战的胜利进程。“好事多磨”对应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防止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多次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挑起纠纷。另外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也可以从国家实力方面拟定论题,如: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使近现代中国由“不平等的屈辱外交”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然后结合近现代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即可。注意:论题一定要明确,阐述至少使用两则史实,史论结
23、合。答案:示例:论题一: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阐述:晚清时期,美国或直接出兵(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假意从中调停(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都是为了扩大在华政治、经济特权,满足本国资产阶级获得原料产地、商品、资本输出市场的需要。辛亥革命后,美国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制造“非袁世凯不可”的舆论,随后率先承认袁政府,趁机索取新的利权。袁世凯死后,为了抵制日本的扩张,美国支持直系军阀吴佩孚。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节节胜利,蒋介石不断排斥异己、强化自身权力,美国转而扶植蒋介石,正式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向中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发表开
24、罗宣言,投放原子弹等,加速抗战胜利进程。二战后,为了在与苏的争霸中占据优势,美国长期奉行“扶蒋反共”政策,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干涉台湾问题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在国际机构中合法席位的恢复。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现象凸显,并深陷越战泥潭,在争霸中处于守势,因此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一方面与中国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这增进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但另一方面又试图对中国的发展势头加以遏制,防止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本示例罗列了近现代各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及表现,学生仅需从其中两个或以上阶段展开论述即可。本则示例内容加以采撷,
25、亦可以支撑“美国长期奉行以华制华的侵略政策”“历史上中美两国既有对立,又有合作”等论题)论题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使近现代中国由“不平等的屈辱外交”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阐述:近代前期,晚清统治者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近代外交观念和世界意识严重缺乏,尽管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局面,但已经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中国在一场场侵略战争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试图换取列强的支持;袁世凯、张作霖、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先后充当列强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在列强的支持下专制独裁、割据混战。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汪精卫等新军阀得到列强支持,抗战期间,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亲日伪政权;蒋介石在战后与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美国获得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特权。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出席一系列国际会议,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