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976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开鲁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命题人: 张玉红 时间:2020、10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2、无效。第I卷(选择题部分 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王室政府结构逐步走向文官体制:由世官走向专业,由派遣走向分工,由家中仆役走向官府的区分,由原来继承殷商的祝宗卜史(管理祷祝、祭祀、占卜、观天象文书记事)演变为处理案牍的作册(著作简册)内外史。这些变化A政府结构开始向世俗转变 B改变了社会人才的结构C成为世袭制度瓦解的开端 D催生了官僚政治的诞生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象征宗族统治的六冕之制, 改戴通天冠,而且吸收了各国的冠服制到新的官员服饰体系中,如将原赵国的貂蝉冠定为武将之冠,原楚国的獬豸冠定为法官

3、之冠等,秦朝改革冠服旨在A.改变落后习俗风尚 B.确立皇帝独尊地位C.构建新型官僚体系 D.革除地方割据势力3、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计帐文书记载.在西魏的均田制下,课税户分为上.中、下三等,调的负担一样,租有所区别.上户一夫一妇纳租四石,下户两石。户内如有丁婢.耕牛相应增加租调。这反映出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A.调整土地关系 B缓和社会矛盾C.方便政府征收租调 D.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4、在唐代地位不甚高的杜甫在宋代却备受推崇,大批文人学士从思想、艺术上学习杜甫。王安石在 杜甫画像中写道:“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

4、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这反映出A.宋代文人对个性和神韵的追求 B.文学艺术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C.宋代文化多元化发展受到抑制 D.杜甫品质才学契合了理学精神5、 表1南宋时期描写 江南地区耕作情形的诗句诗句出处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陆游: 五月一日作却破麦田秋晚稻,来教水牯卧斜晖。杨万里:江山道中蚕麦大熟腰镰刈熟趁睛日,明朝而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范成大:刈麦行腰镰刈晚禾,荷锄种新麦。虞俦:和姜总管喜民间种麦表1中这些诗句直接反映了该地区A.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 B.稻麦轮作方式的推广C.粮食的构成趋向多样 D.人口与耕地矛盾凸显6、王守仁在晚年将自己大半生的学术思想归纳

5、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可以推知其学术思想A.深受佛家伦理的影响 B.摒弃格物致知的方法C.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D.具有经世致用的意涵7、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 D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8、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海的对外贸易总值增长了一倍,但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比却从超过60%下降到55%。这反映了当

6、时A上海经济地位的动摇 B民族工业布局的调整C列强商品输出的扩大 D贸易商品种类的增加9、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会审公廨设正会审官1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6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A. 最惠国待遇 B. 司法豁免权 C. 领事裁判权 D. 关税自主权10、1877年,郭嵩焘自伦敦寄给朋友的信中论及:“往常论近日考求洋务三人。合肥伯相(李鸿章)能见其大,沈尚书(沈葆桢)能得其实,丁中丞(丁日昌)能致其精。吾于诸君无能为

7、役。精神才力,穷极推求,亦万不能逮。独所及见透顶第一义,则亦有诸公所未及者。”由此可知,郭的思想A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B 反映了维新派的思想主张C 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D 是对传统洋务思想的发展11、 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四次签订合同,规定了三公司在中国各航线的营业份额(表)。这些合同的签订A. 暴露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B. 提高了轮船招商局的行业地位C. 反映了洋务派妥协与退让 D. 客观上有维护中国权益的意义12“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现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

8、。”该告示的写作者认为( )A留辫已成风俗,应尽量保留 B应理性地看待社会风俗变迁C满汉民族必须平等相待 D应与清政府作必要妥协13、 1917年,有报纸报道,“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政府所采取之计划如何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同时驻华外交团特开联席会议,“促请我政府赶即采取积极办法,务期从速扑减,勿任蔓延”。这些主要说明当时A.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 B.报纸对疫情的报道客观公正C鼠疫蔓延引发百姓的恐慌 D.外交团关心中国民众的健康14、1920年,湖南长沙出现霍乱传染事件,长沙卫生局与当地商会、妇女会、青年会、学生联合会的志愿者联手,沿街张贴标语,挨家发放传

9、单。这些标语和传单上的文字都很接地气:“没烧开的水不要喝” “不要吃生冷水果”“杀老鼠的赏他长生不老”“我们不杀苍蝇,苍蝇就杀我们”由上述材料可知A 民族资本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B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抗疫主要手段C 北伐前夕各地割据势力控制地方 D疫情客观推动民众改善生活习惯1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条例规定,以前的人口买卖契约全部废除,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只准视为雇主和雇佣人之关系。该条例A 保护了工商业的发展 B力图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C实现了生产关系变革 D有利于重建社会契约精神16、美国密西根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迈在1933年对中国抵制洋货的运动进行了系统的研时间运动的主要参加者抵制途径 1905

10、年商人行会抵制19191921年学生社会化的强制抵制19251926年 政党和工人力量暴力流血手段抵制究。情况如下表:对中国抵制洋货运动发展的合理解释是A各界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趋同 B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成为主流C. 国民意识增强推动民族主义高涨 D.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17、图9是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未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图9A青少年具有生态环保意识 B重视农田基本水利建设C顺利完成国家工业化建设 D积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18、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南海市逐步在农村推广土地股份制。即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基础,将集体所有的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建立

11、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做法A否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C.恢复了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 D.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一个大的历史概念往往包含了若干小的历史概念,而小的历史概念之中又包含着更加具体的历史事实或者历史概念,由此形成了历史概念的不同层次结构,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北平学生罢课游行B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平型关大捷C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大跃进运动D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小岗村20、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召开由之前每年10余次增加到40余次,当大会涉及是否出兵征战等重要议题时,除平时参会的城内公民外,偏远地区的公民也会前来参加。这

12、反映了该时期的雅典A.偏远地区公民参政意识淡薄 B.民主政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C.公民极为重视城邦公共利益 D.城邦安全危机主要来自海外21、 12 世纪的欧洲史学家对历史的叙述和阐释,开始聚焦于一个家族、民族或王国自身的发展历程,而不再从宗教的视角强行用教义建构历史。这从本质上说明了A. 神权统治的瓦解 B.史料来源的多样性C.宫廷文化的盛行 D.历史观趋于世俗化22、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如小型商业企业的发展、国营企业出租等,都意味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其本身就是危险性的增强。你们能给我指出什么没有危险的革命道路、革命阶段和革命方法吗?” 这说明,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A缓解了苏俄

13、经济体制的危险性 B有助于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C不利于战胜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D体现了战胜资本主义的艰巨性23、20 世纪30年代,欧洲各国政府除制定法律保护垄断性企业外,还通过贷款、津贴、补助、减免税、利息率等办法帮助这些企业发展生产。这些举措有利于A.促进欧洲各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B.缓和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C.化解企业对生产的盲目性追求 D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超全球化国家主权民主政治24、以下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丹尼罗德里克提出的全球化发展的“三元悖论”(世界经济的三难选择,即超全球化、民主政治和国家主权,三者无法同时存在。)据此可知,作者意在A说明全球化下出现多重利益的冲突 B表明

14、维护主权就必须抵制全球化C指出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 D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第卷(非选择题 52分)本大题包含三道材料题,其中25题22分,26题12分,27、28题15分,为选做题 ,把选择的题号写在括号中,如不写清选择题号,按27题答案评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指定位置,超出指定区域部分不给分。25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秦以来,中国在政治上便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近代中国在抵御外侮中又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性格总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

15、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摘编自陶文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材料二 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中国与欧美工业化先发国家差距拉大的“后发劣势”问题。但当时的新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只能生产纱、 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和0.22%。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发展工业却得不到农业、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撑。就农业而言,1949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的人均产量分别只有20895公斤、0.82公斤、4.73公斤和5.23

16、公斤。就人力资本而言,1949年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80%,而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3%,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禁运也阻碍着新中国的发展。但新中国却克服了一切困难,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对“后发劣势陷阱”的成功突破。摘编自郑有贵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后发劣势的成功破解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的快速跨越,由1978年的第十一位跃升至

17、2010年起的稳居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摘编自徐曼、何益忠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形成的历史基础。(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遭遇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成功突破“后发劣势陷阱”的重要举措。(13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自世界交通以来,人类对于国家之观念,大致为三种:一、以国不存在谓不必要者、

18、以为人类之平福,发生于互助,互助者,人与人之关系,而家,而市,而国,而邦,皆不过一种历史上之过渡,然以经济制度之关系,而国家一物,乃为人类互相残杀之根本,是谓极端之“大同主义”。二、承认自己国家之存在,而同时以同等之理由,承认他人国家之存在,而尊重之者。法国卓莱氏所谓“大国家主义”者也。三、承认自己国家之存在,而同时否认他人国家之存在,以为他人国家之存在,根本上与自己国家存在不相容。此则近世所谓德国学派之“国家至高主义”者也。蒋百里 国防论(1937年)评析材料中的国家观念(任意一种或全部),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念,特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7. (15分)阅读材料

19、,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夏商时代,仓储不仅具有防灾救灾的作用,也是国防的需要。到了周代,有了相对专业的用于防灾救灾的仓储,按五类区划分级设置,并各有不同的用途。周朝以后,官办仓储功能逐步明确,设立了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度。战国时期,李悝运用轻重敛散平果等手段,将固有的民食调节原则具体化、制度化,让国家从中获利。汉朝耿寿昌提出了“常平仓”的方法,是国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通过增、减谷价来达到目的,让百姓受益。从汉朝开始“常平仓”历代沿袭,并不断改进。到了清朝,更是规定粮食籴进出都要地方官亲自验看,如果仓中粮食霉烂,官吏要革职留任,限期赔偿;有因仓库空虚影响救灾的,定罪甚于空亏钱粮,贪污仓中粮食达千石以上

20、,则处以极刑,并不得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仓储制度变革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仓储制度变革的意义。(8分)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孙家栋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在中国迈向太空时代的每个关键节点,背后都有他的身影。1951年,孙家栋被派往苏联学习飞机制造。回国后,正值“两弹一星”事业启动,孙家栋潜心中国导弹事业9年。1967年,中央决定要建造中国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38岁的孙家栋毅然领命,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师。此后42年间,他不怕挫折与失败,共造卫星34颗,约占当时中国所造卫星的1/3。1990年

21、,孙家栋化身商务人士,带队前往美国推销火箭,帮助中国航天走向国际舞台。1999年,70岁的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此时,他本可以功成身退,然而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孙家栋又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历时三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成功。2019年国庆前夕,国家领导人签署命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摘编自任腾飞孙家栋:航天科技事业的重要推动者(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所体现的时代精神。(6分)ACCDB AACCD DBADB CDDAC DDDA

22、25、(1)历史基础:(6分)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形成并发展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大一统”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精神的重塑,民族凝聚力的增强。(2)主要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长期战争的破坏;旧中国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落后,人口文化程度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孤立与封锁。(6分,任意三点即可)重要举措:新中国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提出并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推动科技文化进步;发展人民教育;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23、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创外交新局面等。(每点2分,任意四点7分)(3)重要影响:(每点2分,共6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国人的制度自信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6.评分说明与示例:说明:总项目及赋分分项目及赋分具体内容及赋分评析9分,分三个等级(一等7-9分,二等4-6分,三等1-3分)观念3分提炼材料观念1分+个人看法1分+逻辑1分史实4分至少有2个史实,每个2分, 最高不超过4分史论2分与史实相对应.至少有2个结论,每个1分,最高不超过2分结论3分,分三个等级(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结论2分逻辑1分(以下

24、“示例”仅为评卷参考,务必按照上表说明,把握好评分尺度。)示例:材料中的第二种观念认为,国家间应该尊重彼此的存在并平等相待,此观念正确,值得我们推崇。唐代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受到日本朝野的尊崇。19311945年 中国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不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而且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联盟的斗争,捍卫了世界各国民族独立与平等。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亚非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总之,不论古代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或“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国家观或国际观),还是当今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体现了国家间彼

25、此尊重和平等相待。27、(1)特点:历史悠久;历代沿袭,不断改进;职能由综合性走向专业化,分级设置、分类管理;利用经济手段调节供需;从为国家获利向让百姓受益转变;实行制度化管理;重视监察。(任意一点2分,答满四点得7分。)(2)意义:推动仓储制度不断完善;为后世仓储制度提供借鉴;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百姓负担;巩固国家政权;为防灾救灾提供物资保障,防止社会动乱;有利于保障民生;防止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稳定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任意一点2分,共8分)28、(1)贡献:参与中国导弹事业;设计建造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带团到美国推销火箭,帮助中国航天走上了国际舞台;参与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研制;为我国迈向太空时代贡献一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精神:爱国主义;对科学坚持不懈、勇于拼搏;严于律己,不畏艰难;责任与担当。(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