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97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广东茂名调研)1860年,上海西人书馆助西人译书的文士王韬去某友人家作客,友人“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味极甘醇可口”。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这反映出当时(C)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实用性消费观念盛行解析:材料“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和“西洋玻璃杯、洋皂”说明物质生活受到西方的影响,故选 C项;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成分的构成,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不是经济组成,排除 A项;材料“王韬虽收入不多”不能说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 B项;材料“王韬

2、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表明不是实用性消费观念盛行,排除D项。2(2020四川南充调研)1904年,在上海“王兴昌记”诞生了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名牌,报纸、杂志也开辟专栏,介绍西式服装。这说明(C)A政权更迭带来思想多元B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C人们传统观念发生变化D近代社会生活的全面西化解析:根据材料“1904年,在上海王兴昌记诞生了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介绍西式服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装在民国初年开始流行,体现生活习俗

3、的变化,人们传统思想发生变化,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权更替,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民国初年的服饰变化,没有体现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服饰方面的变化,体现不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全面西化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3(2020四川遂宁调研)严复认为中国对人民体质“害效显著”者乃鸦片泛滥和妇女缠足二事,使中国“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寙(懒惰)”,陋习不除,“则变法者,皆空言而已矣”。最贴近该观点的解释是(B)A彻底革除了社会陋习B挑战传统陋俗,进行社会改革C女性的主体意识薄弱D传播人权意识,拯救民族危亡解析:严复认为变法必先革除社会陋俗,故选B项;严复认为社会陋俗变革推动社会改革

4、,排除A项;严复认为应当禁止吸食鸦片和缠足,而非提及女性主体意识,排除C项;严复强调变革社会陋俗而非传播人权意识,排除D项。4(2020四川绵阳模拟)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D)A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B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解析:由近代上海司法审判事务,无论中外均请律师辩护可知当时中国受到西方律师制度的影响,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体现思想深入人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律师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5、,材料中没有涉及东西方司法理念,排除B项;“司法主权遭到破坏”虽与史实相近,却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5(2020福建泉州模拟)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这一变化(A)A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B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解析:题干中提及北京士大夫从反对洋务运动到后来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实际上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故选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且19世纪末传统交通工具仍然占主导,排除B项;18

6、95年后,即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C项;题干中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且反映不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深入人心,排除D项。6(2020山西太原模拟)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B)A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B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C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 D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解析:通过题干中粤汉铁路通线之后,“潭埠势必永远成废”与“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的对比可知,粤汉铁路通车之后,湘潭衰落,而

7、株洲兴盛,据此可知,铁路的修建影响到了城市的衰落与兴盛,故选B项;题干只是述及了湘潭和株洲的衰败与兴盛,不能扩大为铁路的开通就能改变经济格局,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列强对粤汉铁路的路权控制,排除C项;题干只是提及了湘潭绅商对粤汉铁路不经过湘潭的态度问题,没有提及其对路权的争夺问题,排除D项。7(2020云南昆明模拟)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D)A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C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解析:近代以来,西学东渐,

8、海关试办邮政既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又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是海关试办邮政而不是关税,排除A项;“建立”的说法不对,可以说中国近代邮政由此发端,排除B项;邮政与外交近代化没有关联,所以是试办邮政不能推动中国近代外交,排除C项。8(2020湖北武汉调研)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这说明(C)A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D国内市场走向开放解析:从材料中“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

9、谐”说明传统观念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故选C项。西方科技的传入不会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破产,且中国民族工业借鉴和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而中国有铁路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故B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内市场被迫对外开放,故D项错误。9(2020山东聊城调研)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陆费逵意在说明,出版业(A)A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 B要紧跟时代步伐C是

10、社会最重要的行业 D要坚持行业自信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出版业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要紧跟时代步伐,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当时的出版业是社会最重要的行业,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版业要坚持行业自信,排除D项。10(2020河北沧州联考)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

11、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B)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解析:据材料“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知,民国时期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依所学,1898年推行变法运动,与材料时间表述不相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而未涉及宣传共和思想,排除C项;依所学,1905年科举制废除,排除D项。11(2020河南郑州模拟)抗战时期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

12、表(部分) 据上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C)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C表明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D体现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解析:据材料抗战时期海外传播的中国抗战电影的片名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精神总动员可知,这是在向国际宣传中国人民的积极抗战,这有利于树立国民政府的正面形象,故选C项;抗战电影在海外的传播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没有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没有关系,排除B项;据材料向美苏赠送抗战电影,并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法西斯势力冲击世界和平,挑战美苏可知,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电影宣传来获得美苏对中国积极抗战的认可和支持

13、,并非国民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排除D项。12(2020云南昆明诊断)1937年“满洲电影股份公司”成立(简称“满映”)到1945年“满映”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宣传片和纪录片189部,宣扬“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等思想。这说明当时(D)A电影引导人性向善 B儒家思想影响深远C大众娱乐丰富多彩 D殖民思想不断渗透解析:据材料“1937年到1945年”“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借助电影等传媒手段渗透殖民思想,故选D项;依所学,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地区播放的电影是为了加强控制,而不是引导人性向善,排除A项;材料主要

14、强调的是加强殖民思想渗透,而未涉及儒家思想影响,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加强殖民思想渗透,而不是强调大众娱乐生活,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广东汕头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建立与印度的通讯,英国需要铺设一条伦敦与加尔各答之间的电报线路,而这条线路必须经过一段伊朗和土耳其之间长期存在争端的领土。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政府介入了这场领土争端,并向双方施加压力,最终英国促成了电报线路的铺设有的英国电报线路穿越非英国领土,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英国铺设了缺乏经济价值的远距离电缆,此外,力图将电缆通过的领土置于自身的

15、控制之下。在1882年征服埃及的过程中,寻求电报安全的目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一军事行动中,东方联合公司积极支持英国将埃及变成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摘编自袁伟华通讯技术在大国战略中的作用 材料二: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请设电线(注:即电报线路)之态势,清政府并未示弱,而是针锋相对,与之展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较量。此间,清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可说是实行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政治总动员,并根据传统治国理念及新近传入的西方近代思想,制订出“力为设法阻止”的应对方略,取得清廷内外、朝野上下口径及行动的一致,为最终抵制列强的企图奠定坚实的思想及组织基础。此构成清政府与列强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合作”的

16、一面,从而展示出这一时期中西关系中非同“常态”的历史景状,并提示对维护信息控制领域的完整性,清政府的态度是何等坚决。较量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列强可在中国领海铺设海线、但线端不得上岸、“庶界限分明”的格局。 摘编自夏维奇历史的另面: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的较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九世纪英国铺设国外电报线路的历史背景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应对列强要求铺设电报线的态度及措施,并简述其影响。(9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在铺设电报线路方面有何差异。(8分)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完成,英国为开拓市场要加强与

17、殖民地(印度)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原有通讯方式不能满足各地加强联系的需要;英国在亚非控制了广阔的殖民地(或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密切了英国与殖民地的联系(加强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客观上为殖民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刺激了英国对地区事务的干涉;推动了英国新一轮的殖民扩张行动。(任答两点即可) (2)态度:坚决抵制列强的要求。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形成抵制的组织基础。从中国传统理念和西方近代思想中寻求理论依据。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自主”(不合作)的国际形象;形成“界限分明”的通讯格局;为日后中国自办电报

18、预留出空间;但也迟滞了中国近代通讯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3)差异:态度:英国:积极推动铺设电报线路;中国:最初抵制铺设电报线路。目的:英国:控制殖民地;中国:抵制侵略。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一“为了建立与印度的通讯”以及“从开始,最终促成了铺设”并结合所学英国殖民扩张及工业革命的知识,可以从英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开拓殖民地和加强同殖民地联系的需要、以及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几个方面来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对世界、对英国、对殖民地三个方面来回答。(2)第一小问态度,从材料二“清政府针锋相对,与之展开较量”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列强要求铺设电报线是坚决抵制的。第二小问措施

19、,从材料二“清政府实行了总动员,并根据传统治国理念及西方近代思想,制订出的应对方略”可以得出清政府动员了各方力量形成抵制的组织基础,并且从中国传统理念和西方近代思想中寻求理论依据。第三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回答,积极方面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可以从维护国家主权、塑造“自主”的国际形象以及为日后中国自办电报留出空间等方面展开,再由材料信息“结果是形成庶界限分明的格局”可知,形成“界限分明”的通讯格局。消极影响可以从迟滞了中国近代通讯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等方面回答。 (3)差异可以从中英两国对铺设电报线路的态度和目的两个方面回答。14(2020河北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完

20、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事件进程 1896年6月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 1903年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章士钊大胆革新,使宣传革命的文章和报道逐渐成为苏报的主要内容。 1903年6月29日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章太炎在文中直呼光绪皇帝之名,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1903年6月30日清政府以苏报“悍谬横肆,为患不小”密谋各华领事“务将该馆立即封闭”。 (续表)时间事件进程 1903年7月4日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1903年7月7日苏报被封,租界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章、邹在租界法庭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蔑视帝国

21、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迫害。 1904年5月经过三次审理,租界法庭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罚做苦力。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阐释准确全面)(12分)答案:示例一: 情节: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历史现象: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阐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屡次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联合英国人戈登率领的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

22、动最终失败。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革命党施加压力并迫使孙中山解职。 综上所述: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示例二: 情节: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 历史现象:租界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复杂作用。 阐释:租界的设立,一方面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结果,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另一方面它也在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成为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综上所述:殖民主义对中国近

23、代历史发展客观上具有双重作用。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如:“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其次,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提取情节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如:租界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复杂作用;最后,对所反映历史现象加以阐述。可以从租界地的半殖民地性质和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如:租界的设立,一方面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结果,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另一方面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成为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