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九) 日知录三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绝:断绝B剿袭之说,谀佞之文 谀:谄媚C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就:成就D摭我华而不实我实 摭:拾取,摘取解析:选CC项,“就”的意思应该是“完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B皆以一生精力成之C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D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解析:选DD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马牛而襟裾B然则以文人名于世C焉足重哉 D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解析:选CC项是形
2、容词活用作动词,推崇。其他三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为:穿衣服;出名;汲取。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也不同C和相同,和也相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选B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指示代词,“这”;助词,与“下”连用,表示时间界线;介词,“把”。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译文:_(2)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译文:_(3)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译文:_答案:(1)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己手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
3、成)的。(2)本来有不懂经学,不通古今道理,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3)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取我华丽的形式却没有汲取我的内在实质”啊。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文人之多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而宋刘挚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
4、。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 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6下列推测,不合理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唐宋以来,文人增多的原因是:不是真正的文人,却自命为文人的人增多了。B刘挚认为作为一个士人,器量与见识是首要的。C扬雄反对的是华而不实的做法。D欧阳修的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仍是正确的。解析:选DD项,欧阳修主张把著述与做官分开来看待,认为著述只是提高自己,而做官才是造福别人,他的做法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欠妥的。7下列有关这则文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以感叹开端,直揭主题,提出论点,融入强烈的情感,很有
5、嘲讽意味。B引用韩愈的诗是为了强调“经训”是学问之根本,博古通今为治学之基石。C引宋人刘挚训示子孙的话,做进一步申述,强调崇尚经术,重视器量见识。D作者又引述西汉扬雄和宋代黄庭坚的话,继续说明要务实不要只追求华丽。解析:选AA项,“提出论点”说法不正确。文章的中心论点“识经术,通古今,去华就实,从养器识”隐藏在作者引用的诗文言语中,而不是开头就提出的。8文人之多一文贯串着作者怎样的思想?答:_答案:文人之多主张“识经术”“通古今”,去华就实,从养“器识”的角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唐宋以后,著作泛滥,文人之多,文风浮华,都是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所以首先要端正创作态度。虽然,比起顾炎武
6、其他那些论述“治道”的札记,这篇文论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思想。(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廉耻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
7、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
8、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 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吾于辽东之事有感。 杜子美诗
9、: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选自日知录卷十三)注兔苴:粗野。刍荛: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泛指乡野之人。金(q):金属制的耳环。河壖(run):河边的空地。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礼义,捐廉耻捐:丢弃B若由此业自致卿相 致:招来,使来C羌性贪而贵吏清 贵:推崇,尊重
10、D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 率:一概解析:选BB项,“致”的意思是“达到,求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A项,“乃”,副词,就;副词,才。B项,“其”,语气副词,通“岂”;代词,他的。C项,“以”,都是介词,把。D项,“于”,介词,在;介词,比。11下列各项中,全都说明“耻尤为要”的一项是()廉耻,立人之大节不耻则无所不为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A BC D解析:选A是说明“弃礼义,捐廉耻”的时间之久。两句说明“贪”的危害。排除这三项即可
11、。12下列对原文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B作者认为夏、商、周三代以后,礼义廉耻就开始被抛弃。但是在那昏聩的时代,仍然不乏清醒之人,像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即为其一。C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引用了吴子尉缭子后汉书中的语言或故事,并由此对辽东之事生发感慨。D作者认为杜甫的诗句“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句的“廉颇将”应为“廉耻将”,是杜甫对边关将领应有不贪之心和廉耻之行的呼唤。解析:选DD项,理解错误,原文有“诗人之意,未必及此”,意思是诗人当时未必
12、想到这一点。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译文:_(2)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译文:_解析:第(1)句中有两处结构倒装,即介宾结构作状语被后置句和一处双重否定式,这是翻译的关键点。第(2)句中注意反问句的翻译。答案:(1)可是在岁暮天寒时节松柏仍旧坚持到最后凋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众人都昏睡沉迷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没有特别清醒的人啊!(2)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吗?三、语言表达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典谟、爻象,此二帝三王之言也。论语孝经,
13、此夫子之言也。文章在是,性与天道亦不外乎是。故曰:有德者必有言。善乎。游定夫之言曰:“不能文章而欲闻性与天道,譬犹筑数仞之墙,而浮埃聚沫以为基,无是理矣。”后之君子,于下学之初即谈性道,乃以文章为小技,而不必用力。然则夫子不曰“其旨远,其辞文”乎?不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乎?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尝见今讲学先生从语录入门者,多不善于修辞,或乃反子贡之言以讥之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可得而闻,夫子之文章不可得而闻也。”(选自顾炎武日知录,有改动)注处的“夫子”指讥笑对象。(1)顾炎武的这条思想学术笔记谈的是“_”和“_”(要求选用原文词语作答,每空不超过2个字)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_
14、(概括作答,不超过15个字)。(2)顾炎武也认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这与上述文段中的观点是否矛盾?简要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答:_解析:通读文段,整体把握,可发现该文段主要涉及三个概念,即“文章”“天道”“性道”,而重点在谈文章的“性道”。而非“天道”。明于此,(1)题可迎刃而解。作答第(2)题,注意不可回答矛盾,而要从在不同的语境下强调不同的侧面这一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答案:(1)文章(或“文”)性道(或“旨”)应该重视文章的修辞(2)不矛盾。“诗主性情”强调的是诗文要抒发内在的真情实感,“不贵奇巧”并不是不要技巧,而是不要刻意追求技巧,修辞音韵要为诗歌的内容情感服务。在上述这条思想学术笔记中,顾炎武的观点是“性道”与“文章”关系密切,他希望人们摒弃以“性道”为高尚、以“文章”为小技的偏见,提醒大家应重视修辞,讲究行文艺术。顾炎武固然很重视文章的思想性,认为文章需有益于天下,但同时他也重视文章的“修辞”,因为正如孔子所说文章离开了文采就不能传播久远。所以“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强调的是内容上真性情的重要性,而本文段强调的是语言上修辞的重要性。二者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以说是一损而共损、一荣而俱荣的关系,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