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二)专题知识总结1西方文明的传承(1)古代雅典民主为西方代议制奠定了民主基础。例如:分权制衡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国家公职选举制、任期制等。(2)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2宏观把握资产阶级代议制(1)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代议制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间接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立法机构)。即“(公民)间接参政,(议会)权力中心”。(2)两种政体:一种是君主立宪制(英、德、日等);另一种是民主共和制(美
2、国、法国、中华民国等)。(3)主要特点:议会民主、分权制衡、政党政治。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控(防止绝对权力出现)与制约(最终目的:主权在民)。(4)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代议制政府的原则是间接民主,体现这一形式的最好途径是完善普选制。(5)作用: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三)中外关联1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特点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总体特点关键词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理性、个体、平等、主宰等发展趋势趋向专制走向民主政治改革法律制度加强君主
3、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其专横,后是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2古代东西方形成两种不同类型政治文明的原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古代中国产生专制主义的原因地理条件山多地狭、宜耕地少、岛屿港湾多多平原、大河流域经济条件工商
4、业及航海发达;人员流动频繁、血缘淡化、地缘加强、重公平与法则、重个体、重技术,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经济基础农业经济发达;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的存在续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古代中国产生专制主义的原因阶级条件工商业阶层实力强大封建地主阶级强大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1)中美对比: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大臣独揽大权,大大加强了专制皇权。故三省六部制的设立最终目的是强化专制皇权。美国的三权分立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有效防止专制独裁,是一种民主
5、政治制度。(2)17世纪到19世纪,中英两国的政治发展的差异及成因差异: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3)18世纪初英国内阁制与中国明代内阁的区别性质不同:英国内阁制属于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中国明清时期的内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内阁权限不同:英国内阁权限比中国内阁权限大。组成方式不同:英国内阁由选举产生;中国的内阁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影响不同:英国的内阁制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内阁则促使专制制度在强化的同时逐步走向衰落,日益成为社会发
6、展的障碍。史学前沿百家争鸣1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1)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西方学者说法各异。有的认为是宗教变化引起的,民主时期的政治平等使财产不平等更加明显,于是宗教崩溃了,古代城市也灭亡了。有的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是被希腊的有产者和马其顿人、罗马人一起处心积虑地共同扼杀的。更多的学者从分析导致城邦危机的社会与经济因素入手来探讨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2)我国学者在探讨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时,大多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城邦出现的危机来分析。他们认为,城邦危机本身就是奴隶制发展的结果。奴隶制经济要求建立大国甚至帝国,而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却和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城邦体制要被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所抛弃,于
7、是出现了城邦危机,而在危机中,奴隶制经济仍将不断取得进展。另一方面,奴隶制的发展又破坏了城邦的经济基础,公民中的小农和手工业者在战乱之中纷纷破产,进一步加深了城邦的危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2“1688:一场真正的现代革命?”英国学者重新评述“光荣革命”2011年4月,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狄金森先生应邀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做了一场题为“1688:一场真正的现代革命?”的学术讲座。(1)狄金森教授认为,“光荣革命”也可以理解为一场“财政革命”。“光荣革命”后议会掌握了财政大权,并且把关税收系统。在议会批准下,英格兰银行的建立也为英
8、国的财政带来了生机。这场在1688年以后发生的金融革命使英国真正富裕和强大起来。到1815年之时,英国已经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或许也是世界最富裕和最强大的国家。也正是从这样一个基点上反过来认识过去的历史,英国人对“光荣革命”的重要意义,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2)“光荣革命”最初引起的变化显然是不稳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普遍认为它是英国稳定、自由、进步以及作为一个强国的最重要的基础。英国被公认产生了一种与欧洲大陆所有国家都不同的政治体制与政府制度。当北美殖民地人民在17601770年代开始行动时,他们赞美的是英国在“光荣革命”期间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并宣称他们所要捍卫的,就是英国在1
9、6881689年间所要捍卫的权利和自由。同样,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对英国“光荣革命”后的政治制度也是赞赏有加。因而可以说“光荣革命”是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引导者。3美国的建国思想(1)第一种是传统的自由主义观点,认为美国的建国精英们基本上继承了英国的以洛克为代表的政治理念,按照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自由共和等原则,在北美新大陆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这是史学界的传统理论。(2)第二种理论是左派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美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北美新大陆的延续,在某些理论预设方面与自由主义传统观点是有一致性的。(3)第三种是新共和主义观点,认为美国建国的思想基础乃是共和主义,从伯纳德贝林、戈登伍德到波
10、考克,他们重构了美国的建国思想史。(4)第四种是施特劳斯学派,认为自然权利、个人自由等传统价值是美国建国的主要思想前提,在这一点上与自由主义多有叠合共识。4关于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的评价问题(1)近代德意志的统一是由铁血宰相俾斯麦及其实施的“铁血政策”来实现的。过去史学界普遍对此持否定态度。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德国的统一虽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但是却顺应了德国历史的发展。(2)“铁血政策”是统一德国的“高效催化剂”,是德国独立的主要保证,因而应当肯定。俾斯麦通过“铁血政策”统一德国,较之以往的德国分裂,乃是一种“革命”;俾斯麦的统一道路较之无产阶级的自下而上的统一道路,则是一种“倒退”。前一种对照体现了俾斯麦统一德国的巨大历史进步性,后一种对照反映出俾斯麦道路的历史保守性。(3)总之,不是俾斯麦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德国,而是德国统一的客观需要为他提供了舞台。作为现实主义政治家,俾斯麦采取的“铁血政策”基本上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其历史进步性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