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865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开启时下,随着全球科技变革深入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然从高度技术化与学术化的频率中逐步向外延伸,形成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化新时代。这些一度让业界人士兴奋与不安,使普通百姓感到陌生和遥远的科技名词,如今正大踏步地走入人们的寻常生活。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智能奥秘,是世界三大科学难题。前者研究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后两者探索的是人类产生发展的规律。在后两者之中,生命是智能的物质载体,智能是生命的思想灵魂。由此可见,破解“智能”的奥秘

2、对于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探索自然智能的奥秘和创制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机器,都是非常复杂和深奥的问题,而且是典型的交叉科学研究问题,涉及诸如脑科学、生理神经科学、神经解剖学、医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众多领域。若没有这些学科的共同支持,研究和制造智能机器恐怕会“难于上青天”。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以上学科的发展突破,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进展:超过人类医生水平的血液病诊断与治疗系统,与人类专家不分伯仲的地质探矿系统,在速度上无与伦比的数学定理证明系统和气象预报系统等等。甚至,计算机还证明了人类自己都不曾证明出来的四色定理,IBM的深蓝系统多次战胜了最负盛名的

3、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等等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呈现出了美好的前景。近代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早在1877年他的科幻作品中,就提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他预言,未来的人类社会中,机器人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大一部分人类的智能将被它们所取代。然而,在大多数人期盼着智能机器为人类提供聪明友好的帮助和服务的同时,也有人想象着未来的智能机器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灭顶之灾,把智能机器看作是人类的“掘墓者”。于是,一些令人恐慌的观点应运而生。有人相信,在未来某一天,智能机器将取代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者。 从2016年以来,随着AlphaGo轻松在围棋上战胜人类,无疑,每个人的心中必然萌生出

4、了强烈的信念:人类智能的奥秘不但可以被彻底认识,而且可以被更智慧的东西取代。但是,即便是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仍有它基于计算的局限性,而人的意识、情感和思维的选择仍是难以被模仿或被计算的,可以说,对于人类智能和智能科技的研究与探索永远都在路上。今天,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开启。也许,攀登科学高峰的旅程注定要探索更多未知的路,但未来总是美好的。不难预见,未来的人人工智能不仅会引发科技的变革,更会演变成社会发展的变革。(节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05日11版)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步向外延伸,使全球科技变革

5、得以深入推进。B. 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感到兴奋,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感到不安。C. “脑科学”“生理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共同支持,为智能机器的研究制造提供了可能。D. 凡尔纳和一部分人很早就曾想象到未来的智能机器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灭顶之灾。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人工智能为中心展开论述,着重论述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和可能出现的威胁。B. 文章基本上以时间为顺序,提供了不少事实论据,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过程。C. 文章举“AlphaGo轻松在围棋上战胜人类”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类研究智能技术终将自己挖坟墓

6、。D. 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之利弊,又对其充满信心,相信它会带来一场科技和社会的深刻变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智能是生命的思想灵魂,如果“智能”奥秘得不到破译,人类的未来发展将寸步难行。B. “计算机还证明了人类自己都不曾证明出来的四色定理”,足见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为人类提供更大的帮助。C. 智能技术因为有基于计算的局限性,所以不可能取代人而主宰世界。D. 人工智能会演变成社会发展的变革,可见其不仅是技术的力量也是革命的力量。【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7、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步向外延伸,使全球科技变革得以深入推进”说法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的是“随着全球科技变革深入推进,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然从高度技术化与学术化的频率中逐步向外延伸”,可见应是全球科技变革的深入推进使得“云计算”等向外延伸。B项,“人们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感到兴奋,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感到不安”说法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的是“这些一度让业界人士兴奋与不安”,可见“人们”指的是“业界人士”,“兴奋与不安”的感觉是“一度”,带来的威胁,只

8、是想象中的。D项,“凡尔纳很早就曾想象到未来的智能机器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灭顶之灾”说法有误,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近代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然而,也有人想象着未来的智能机器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灭顶之灾”,可见凡尔纳没有预测到威胁甚至灭顶之灾,是“有人”想象这种情况。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为了证明,人类研究智能技术终将自己挖坟墓”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

9、,文章倒数第二段说“从2016年以来,随着AlphaGo轻松在围棋上战胜人类,无疑,每个人的心中必然萌生出了强烈的信念:人类智能的奥秘不但可以被彻底认识,而且可以被更智慧的东西取代”,由此可知,举“AlphaGo轻松在围棋上战胜人类”的事例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种信念:人类智能的奥秘不但可以被彻底认识,而且可以被更智慧的东西取代。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

10、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项,“如果智能奥秘得不到破译,人类的未来发展将寸步难行”说法错误,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化,发展是个很大的概念,涉及方方面面,破解智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破解不了不一定就能说明人类发展将寸步难行。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

11、”(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

12、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

13、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B. 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C. 非能水也 水:游泳D. 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5.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4、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B.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C 吾尝终日而思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 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 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

15、的不良风气。D. 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7. 翻译下列句子。(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答案】4. D 5. C 6. B 7. (1)借助车马的人,并非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向上吞食泥土,向下饮黄泉水,由于心思专一啊。(3)不了解句读,不解决疑惑,有人从师学习,有人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了,而大的方面却丢弃了,我看不出他们的高明之处。【解析】【

16、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D项,“今之众人”,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现在的一般人”,句中的“众人”是古今异义词,应解释为“一般人,普通人”,解释为“许多人”错误。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A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用

17、翻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第一个“其”是代词,那;第二个“其”是副词,表猜测,大概;D项,第一个“于”,介词,对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错误,从文中来看,四个经历无法阐明注重积累的重要性,文中四个经历是阐明借助外部条件的重要作用。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

18、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中,“假”,借助;“者”,的人;“利足”,脚走得快;“而”,表转折,却;“致”,到达。(2)中,“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定语后置句,应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爪牙”,古今异义,爪子和牙齿;“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古今异义,地下水;“用心”,古今异义,因为心思;“一”,专一。(3)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师”,名词作动词

19、,从师学习;“焉”,句末语气词;“不”同“否”;“小学”,古今异义,小的方面学习,“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

20、,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梁彦光,字修芝。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甚有患政。后数岁,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

21、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

22、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徳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节选自隋史梁彦光列传)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B.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C.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

23、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D.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刺史,汉武帝时始置。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职任监察。B. 母忧,也作“丁内艰”,指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 策试,谓以对策试士。大凡以政事、经义发问,使试士条对。策,写在简策上的试题。D. 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如赠言。也指古代皇帝对在职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如赠官。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24、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梁彦光恪守孝道。梁彦光母亲去世,他因悲伤过度极度瘦弱;不久被起用任职,皇帝看了梁彦光的形貌变化后,对其感叹不已。B. 梁彦光施行惠政。梁彦光任岐州刺史时,当地民风淳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全境教化得很好,朝廷考评接连第一。C. 梁彦光生性执着。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不力被处罚,但他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当地豪强地痞嗤笑,但他毫不退缩。D. 梁彦光重视教育。梁彦光创立学堂,招纳名儒授课;在厅堂设宴款待特别优异的学生,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2)通遂感

25、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答案】8. B 9. D 10. D 11. (1)邺都的习俗杂乱,当地人诡变多诈,为梁彦光写作诗歌,说他没有治理才能。皇帝听说之后责备梁彦光,(梁彦光)最终因此被免职。(2)焦通于是受感动而醒悟,又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梁彦光教诲开导了他就让他回去。后来焦通改过自新,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善良的人士。【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

26、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句子翻译:臣以前在相州获罪,百姓称呼我为戴帽饧。臣自己料想(被)罢免之后,没有恢复官职的希望。没想到天恩又垂青录用我。请允许我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臣前待罪相州”的意思是臣以前在相州获罪。句中主语是“臣”,谓语是“待罪”,状语是“相州”。所以应在“相州”之后停顿,排除A、D项。“请复为相州”的意思是请允许我再次治理相州。句中主语省略,谓语是“为”,宾语是“相州”。所以应在“相州”之后停顿,排除C项。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

27、文化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在职官员及其亲属”错误,应为“故去的官员及其亲属”。故选D。【10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

28、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错,由文中“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可知梁彦光让喜欢争辩是非、懒惰学业无成的坐到庭院中,并不是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变诈”,“诡变多诈”;“谴”,“责备”;“坐免”,“因此被免职”;“竟”,“最终”。第二句关键点

29、:“感悟”,“受感动而醒悟”;“训喻”,“教诲开导”;“遣”,“让回去”;“励行”,“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卒”,“最终”。【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

30、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梁彦光,字修芝。父亲梁显,任北周邢州刺史。梁彦光幼年聪慧,有卓越品行,他的父亲常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有刚正的气概,一定会使我们家族兴旺。”西魏大统末年,进入太学,开始涉猎经史,遵循规矩法度,即使匆忙的时侯,也一定接照礼仪做事。初次任官担任秘书郎,当时年仅十七岁。北周建立,(梁彦光)升任为舍人上士。武帝时,多次升迁后担任小驭下大夫。母亲去世,(梁彦光)辞去官职,(因守孝)超过常礼悲伤过度而极度瘦弱。不久(梁彦光)被起用任职,皇帝看到他形貌变化很大,感叹不已。宣帝即位,授任(梁彦光)为华州刺史。等到隋高祖登基,让(梁彦光)做岐州刺

31、史,做了很多对民有利的政事。后来又过了几年,转任相州刺史。梁彦光先前在岐州的时候,风俗非常质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那里,全境教化得很好,朝廷考评接连最好,是天下第一。等到任职相州,仍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邺都的习俗杂乱,当地人诡变多诈,为梁彦光写作诗歌,说他没有治理才能。皇帝听说之后责备梁彦光,(梁彦光)最终因此被免职。一年多后,(梁彦光)又拜为赵州刺史。梁彦光向皇帝上书说:“臣以前在相州获罪,百姓称呼我为戴帽饧。臣自己料想(被)罢免之后,没有恢复官职的希望。没想到天恩又垂青录用我。请允许我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皇帝答应了梁彦光,又让他担任相州刺史。强横

32、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听说梁彦光自己请求前来,没有人不嘲笑他的。梁彦光到任,揭露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好像神明一般,于是狡猾的人没有不潜逃的,全境都非常惊异。当初,北齐灭亡后,士绅大多迁往函谷关内,只有手业者、商人以及从事音乐人家移居在州府内外。因此人们都很阴险狡诈,无端散布谣言,到官吏那儿告状的,名目繁多。梁彦光想要革除弊病,于是用俸禄招纳太行山以东有名气的儒生,在每一个乡设立学堂,不是圣哲的书籍不能教授。经常在每季最后一个月召集学生,(梁彦光)亲自出题考试。特别勤奋好学、聪明有美名的学子,在厅堂设置宴席招待他们,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有喜欢争辩是非、懶惰学业无成的,让他们坐到庭院中,摆上粗劣的饭

33、食。于是人们都克制私欲力求上进,风俗有了很大改变。有个叫焦通的滏阳人,喜欢酗酒,侍奉双亲的礼节缺少,被堂弟告了状。梁彦光没有处罚焦通,而是把他带到州里的学校,让焦通在孔子庙观看韩伯瑜因为母亲用手杖打韩伯瑜没感到痛,(韩伯瑜)哀怜母亲力气小,所以对着母亲悲伤哭泣的塑像。焦通于是受感动而醒悟,又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梁彦光教诲开导了他就让他回去。后来焦通改过自新,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善良的人士。梁彦光用德行来教育、感化民众的行为,都如这样的情况。后来又过了几年,(梁彦光)死在任上。(梁彦光)被追赠为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号襄。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宿赞公房杜甫杖锡

34、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注】赞公:诗人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乾元年同,因宰相房琯案被牵连,两人都被贬秦州,僧人先到,诗人后至,诗人在此与赞公偶遇。杖锡:柱着锡杖。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以“何来此”发问,表达了诗人在贬谪地见到老友时内心的惊讶。B. 颔联的景物描写既暗示了友人处境的凄凉,也赞美了友人品格的高洁。C. 尾联以“陇月”象征诗人和友人的团圆,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D. 诗歌借居所写友人,借友人说自己,达到友我统一、心境相通的程度13. 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35、。【答案】12. C 13. 对赞公虽被放逐也不违背自己的本性的肯定。同时暗示诗人和友人一样,有一样的际遇和心境。【解析】【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错,诗歌没有体现作者对天下太平的祈愿。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

36、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本诗,颔联“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写秋风、院菊、池莲,都是赞公禅房所见。这些描写不仅借物写人,侧面写出赞公作为释门隐者清静淡泊的生活与性格,还运用“飒然”、“雨荒”、“霜倒”等词语,象征着赞公平白受屈被贬的不幸遭遇,僧人赞公不以自身的遭贬境遇的凄凉而悲伤,对事态变迁来之不拒,处之淡然。诗人肯定赞公的行为,暗示诗人和友人一样,有一样的际遇和心境。【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

37、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8、诗歌赏析:这首诗以“杖锡何来此”发问开始,但又故意不作回答。这是因为政治斗争竟然连累到了出家人,杜甫痛心疾首之余,不愿再回顾往事。二、三、四句接着写秋风、院菊、池莲,都是赞公禅房所见。这些描写不仅借物写人,侧面写出赞公作为释门隐者清静淡泊的生活与性格,还运用“飒然、“雨荒”、“霜倒”等词语,象征着赞公平白受屈被贬的不幸遭遇。五、六两句从“放逐”起首,推崇赞公不为放逐移节的情操。“放逐宁违性”说赞公被放逐到深山老林,而那里恰好是赞公喜爱的地方。“虚空不离禅”说宠辱无非虚空,等荣辱,齐贵贱,正是禅门的宗旨。在安慰、赞扬赞公的过程中包含着对眨谪、放逐的蔑视。最后两句写夜,点明题目中的“宿”字。二人本

39、来交情很好,后来同案遭贬,如今又在边地相逢,自是非常难得。“陇月”句,不仅是写景,更重要的是以月圆象征两位老友的团圆。这篇诗作的前三联极富禅趣。在凡胎俗人眼中,身遭贬谪,处境凄凉,当会黯然神伤。然而对禅家佛人来说,一切万法,一切烦恼,都是主观的,因此都是空幻不实的,通过勤修苦练参禅悟道,体悟了这种万物皆空的微妙智慧,即可开悟解脱,最终达到没有执著、没有牵挂、没有悲欢,坦荡磊落、广大自在的心境。诗篇中僧人赞公不以自身的遭贬境遇的凄凉而悲伤,对事态变迁来之不拒,处之淡然,可谓了悟了禅定般若之境,体悟了万物皆空的智慧。(二)名篇名句默写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 中强调空想不

40、如学习的句子是:_,_。(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 _。(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择师的标准的句子是:_,_。(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5)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正面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6)白居易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_,_”。(7)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_,_ 。”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答案】 (1). (1)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2)故不积跬步, (4)

41、. 无以至千里 (5). (3) 道之所存, (6). 师之所存也 (7). (4)闻道有先后, (8). 术业有专攻 (9). (5)千呼万唤始出来, (10). 犹抱琵琶半遮面 (11). (6)同是天涯沦落人, (12). 相逢何必曾相识 (13). (7)谨庠序之教, (14). 申之以孝悌之义【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

42、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尝、须臾、跬、至、术、始、沦、庠、悌。四、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番茄一开始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安之情使与日供增。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应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红彤彤、圆溜溜的番茄挂满枝头,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惹人喜爱。于是红得像柿子一样的番茄,收获了

43、北方人民的爱称一一西红柿。可是在西方,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_,才在餐桌上初露头角。大约公元前500年,阿兹特克人在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可爱的果实。后来欧洲人被这种美丽的果实吸引,将其带回欧洲。不过,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但最终总会出现_的人。相传,法国有位画番茄的画家,经常面对着这美丽而“有毒”的浆果。有一天,他_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 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待去见上帝。结果他不仅没死,反而食欲大增。番茄无毒可食用的消息不胫而走。现在,无论中餐、西餐,番茄都成了菜肴中的经典角色。15. 文中

4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B. 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C.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D.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西,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历程 敢为人先 鬼使神差 品味B. 进程 敢作敢当 阴差阳错 品味C. 历程 敢为人先 鬼使神差 回味D. 进程 敢作敢当 阴差阳错 回味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45、,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摸过番茄植株后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而敬远之B. 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C. 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敬而远之D. 模过番茄植株后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答案】15. A 16. C 17. B【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

46、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画线语句有三处语病,一是“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前句主语是“番茄”,表述还没有结束,转折后的主语又变成了“中国的环境”,属于中途易辙,可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改为“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二是“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主谓搭配不当,“长势更旺”的主语应该是“番茄”,而不是“北方地区”,可以在“尤其”后面加上“在”。三是用词不当,“适应”的使用主客颠倒。四个选项,只有A项全部修改正确。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

47、、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第一空:“历程”,指经历的过程,常常跟“走过”“经过”搭配。“进程”,指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常常跟“发展”搭配。根据上文,“走过”应该与“历程”搭配,因此选择“历程”。第二空:敢为人先:指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作敢当:指办事果敢,无所畏惧。这里上下文强调第一个尝试,因此用敢为人先。第三空:阴差阳错:指由于偶然而造成的差错。鬼使神差:指好像鬼神暗中差使一样,形容意外发生某种巧合的事或者不由自主地做出意想不到的事。语境中说的是不由自主吃了番茄,没有差错的意思,因此选鬼使神差。第四空:品味:指尝试滋味或仔细体会、玩味。回味:指从回忆里体会。前文有“吃过了

48、番茄之后”,因此是从回忆里体会,所以选用“回味”。故选C。【17题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从整个文段看,中心话题是“番茄”,应该作为主语,因此可以排除A、D两项;“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是“对它敬而远之”的结果,故先说“对它敬而远之”,因此排除C项。综合来看,应该B项补写的最恰当。故选B。【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49、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五、语言表达18.某中学将于2018年10月30日举行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语言运用不简明,三处语言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尊敬的各位家长:我校将于2018年10

50、月30日早8时在学校操场举行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X班班委会2018年10月27日语言运用不简明两处是: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答案】语言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1)“实属是”改为“实属”或“是”(2)“抽出时间拨冗”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1)“家父家母”改为“家长(您)”(2)“惠赠”改为“敬赠”(3)“敬谢不敏”改

51、为“深表感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语言表达简明就是不说多余的话,没有语义重复。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本题中,“实属是”语义重复,改为“是”或者“实属”;“抽出时间”和“拨冗”语义重复,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家父、家母”是称呼自己的父母,而语境中是想邀请同学们的家长参加成人礼仪式,所以改为“家长”;“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语境中是表达我们赠送家长礼物,所以改为“敬赠”;“敬谢不敏”是表示推辞的

52、客气话,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语境中是想表示我们对家长的感谢,所以改为“深表感激”。【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晚上睡前烧了一杯白开水,

53、太烫了,放了一晚上,_?有人说,烧开的水隔夜不能喝,隔夜水不卫生,有毒,会致癌。不管是烧好的凉白开,还是纯净水,开盖放置在空气中的那一刻起,菌落数会不断增加。而茵落数是衡量水体是否被污染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放置的时间越长,菌落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出现致病茵的可能性也越大。这种_,即使不是隔夜水,也是不能喝的。之所以认为隔夜水有毒,主要是隔夜水亚硝酸盐含量高。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是由水中原有的硝酸盐转换而来的。合格的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很低,正常情况下,转化成亚硝酸盐的量也会很少,_。只有当撮入量达到0.20.5;克时,才会导致中毒,而一两杯隔夜水是完全达不到中毒的剂量的。【答案】 (1). 早上起

54、来水能不能喝 (2). 被致病菌污染的水 (3). 少量的亚硝酸盐是不会中毒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具体考查情景补写。“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第一空,注意后面是问号,说明这是一个问题,根据后文“有人说,烧开的水隔夜不能喝”可知,此处提的问题应是“早上起来水能不能喝?”第二空,前面有“这种”,后面有“不能喝”,那么答案应当在前面,根据“随着放置的时间越长,菌落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出现致病茵的可能性也越大”,可知此处应填写“被致病菌污染的水”;第三空,根据前面“正常情况下,转化成亚硝酸盐的量也会很少”,以及后面“只有当撮入量达到0.20.5;克时,才会导致中毒”,可见此处应填写“少量的亚硝酸盐是不会中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