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363.50KB ,
资源ID:30855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855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点精编.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点精编.doc

1、重点知识点精编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为议论类,如学术论文等。(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话题和观点(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该观点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有哪几个分论点)?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

2、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这里面的逻辑既要注意普遍的逻辑也要注意文本逻辑。“关于原文或某部分的论证”,主要考查论证结构、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

3、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尤其注意结合整体阅读的结果,如全文的观点,讨论的背景等等。(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

4、、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需注意选项中出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

5、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H观点与论据不搭,论证结构判断错误或者论证逻辑错误。3、阅读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拒绝不读文章直接做题。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语段和完整语句的意识。尤其关注语段的中心。缺乏逻辑推理意识,对观点、论据、论证三者的统一的有效分析往往不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6题】一般为一道选择题(四选一),一道简答题,一道分析鉴赏题。(16分钟,6分钟读文章,3分钟做选择题,7分钟做主主观题)I、小说阅读1、读懂小说读懂小说,就得弄清楚小说基本

6、知识。当然小说依然由内容、主题、语言、结构四要素构成。在阅读和答题时都要有四要素的意识,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重点关注小说阅读知识体系思维导图(附后)【一】典型小说。典型小说一般指传统小说一类的小说,在典型环境中通过典型情节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般强化和突出人物、情节。1、内容:包括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1)情节: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一般分为“开端发展(复杂的还有再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最主要手段。(2)人物:人物是最核心的要素,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主人公)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般是为主要人物

7、服务的,当然也可以成为小说的线索。人物可以分为静态人物和动态人物。人物形象由身份地位、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共同构成,当然内在特点为主。外在包括衣着、肖像、年龄等等,这一般和内在紧密相连。(3)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推进的时空。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小说的时代(社会)背景,一般通过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和事物来展现或者暗示,可以直接揭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2、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一般来说在选择题中呈现)主题表现的

8、途径:(1)情节,情节展示人物活动和社会生活,它直接揭示社会本质。(2)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是主题。(3)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也能直接揭示主题。主题的理解要以文本为唯一依据,完全遵循文本逻辑和文学审美原理,不能以科学的真实逻辑来读文学作品,小说如此,诗歌、散文也如此。3、语言:这里指作品的语言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作品的语言主要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在于陈述情节,描写在于情节的细节、人物和环境。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主要是人物语言描写,在展现人物形象。考题中一般就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进行考查,如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某一处描写是如何塑造人物的

9、等等。也可能考查语言板块的其他知识的运用,如语言风格。语言板块(文学类文本包括古诗词一样)包括四个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议论),语体色彩(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等等),修辞(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句式修辞长短句与整散句、修辞手法等),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含蓄蕴藉、绚丽华美、清新自然等等)。同时要注意这四点体现的艺术效果(即读者的审美体验)。4、结构:小说情节各部分的安排,内容之间的关系等。包括线索、思路和结构手法和结构形式等。小说中有一些经典的结构,如项链式结构,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伏笔相关)等等。还有倒叙手法、设置悬念、伏笔与照应等等。关于照应(呼应)的三

10、种情况:(1)前后相同内容的照应:同一关系。(2)前后相反内容的照应:对比关系。(3)前后伏笔与谜底照应:因果关系。小说的线索有时空线索、人物线索、物线等等。在赏析结构或者回答某结构的作用(如某结尾的作用)时,要考虑艺术手法产生的艺术效果及审美体验。【二】非典型小说(请详细参看非典型小说专题。)非典型小说,是相对于传统小说强化情节和人物而言,它淡化情节、弱化甚至虚化人物。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义。有独具特色的“那一个”(作品的特色)。如王安忆的小小说比邻而居(2015全国卷)。非典型性小说文本特点:内容上:市井生活小人

11、物;形式上:非典型性文本淡化情节虚化人物凸显个性;艺术上:均有与众不同的“那一个”。非典型小说的精彩处,当然也是难以读懂的原因。如:舒缓的叙事风格、绵密的心理描写、琐屑的市井生活、韵致的场景描写、内蓄的对话描写、环境描写与物的象征、明显的荒诞色彩。非典型性小说在命题上,除了依据一般小说命题外,一定有一道题目体现其“那一个”语言特点、重视自然环境描写、物的描绘与象征、淡化情节、虚化人物等等。2、会做题1、选择题:基本是四要素、整体与局部的全覆盖。读懂了小说,仔细读选项,结合文本,细致分析。每个选项要做信息切分,然后唤醒涉及的知识点和要用相应的方法,详见前面的各类题型和系统知识图。一般错误设置在:

12、内容概括(形象特点)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上。2、概括小说情节。一般来说,要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分点概括,概括均用“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如何做何事结果如何”句式完成,这是叙事文字的概括方法,可以根据要求和需要做适当取舍。加上线索,按照“先写再写然后写最后”来概括,即思路题的答案。3、某一内容(语段、语句)的作用。首先判断是不是主要情节的一部分,若是,则回答:(1)它写了什么,是主要情节的组成部分,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完整。(2)它在整个情节中的位置,和其前后情节阶段的关系。(3)突出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4)对表达主题(或者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若不是,则答:(1)它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

13、什么样的情感思想。(2)它对主要情节的发展和推进有何作用。(3)它在刻画人物的形象上的作用。4、人物形象的概括(1)总说人物的身份地位、外在特点与性质,并将人物内在特点列举出来。(2)对人物内在特点逐一简要分析。内在特点一般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A个性性格如开朗、木讷。B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如豁达乐观、勤俭。C待人接物如大方、斤斤计较、善良。D成长事业如有志向、刻苦、坚持不懈等等。5、人物形象的塑造(1)情节直接展示人物活动,揭示人物特点;(2)直接描写:A肖像(外貌)描写注意外貌与内在的关系,B动作(行为)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E情态(表情)描写,F细节描写。(3)间接

14、塑造:A环境烘托人物心理,B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含反衬),C物的象征,D其他人眼中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的评论),E作者直接的评价。各种描写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促进情节发展。(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6、人物的作用这个题型一般考查次要人物。这里以次要人物“我”为例。(1)小说的线索,所有情节围绕这个人物得以集中,并推动情节的发展。(2)情节与人物命运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15、(3)衬托主要人物。(4)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暗示社会环境。(5)揭示小说主题。7、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题,一般多考作用,少有考描写。赏析则要都答到。(1)环境的描写A社会环境。通过人物或者富有时代特点的人文事物来展示,如描写房间的布置,人的衣着。B自然环境。同诗歌鉴赏中的景物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修辞,环境特点)。(2)环境的作用A为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提供时空,暗示社会背景。B营造一定的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C烘托人物心理。(自然环境)D推动情节发展或者情节的转向。E揭示人物命运原因,揭示主题。(社会环境)F含蓄韵致地揭示主题(结尾的环境描写)。

16、G非典型小说成为作者塑造的审美对象,表现生活风貌、风土人情。(非典型小说)8、物的作用(小说中有不可或缺的物,这实际上是非典型性小说的一种。)(1)线索,串起小说的情节。(2)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见证者。(往往在小说中有拟人化的倾向)(3)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主要人物或者作者的人生观。(4)推动或者影响情节的发展甚至使情节发生陡转。(5)成为环境的一部分。9、细节描写的作用(1)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突出人物特点。(2)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3)渲染氛围、体现某一地域特色。(4)揭示主题。10、标题的含义与作用(1)统率小说主要内容,概括小说主要情节、交代主要人物或者主要环境。(2)结构上,

17、线索作用,贯穿全文。(3)主题上,象征,揭示主题。(4)个别篇目的标题很有文采,需注意语言美,吸引读者。11、开头的作用或者妙处【1】悬念设疑式开头(1)吸引读者兴趣,引发思考。(2)引出下文情节。(3)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主题。(4)与后文某处呼应。【2】写景式开头(1)交代人物活动、情节展开的时空。(2)(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3)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4)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5)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刻画做铺垫。12、结尾的作用(1)呼应开头,使结构完整、首尾圆合。(2)揭示前文的悬念,与前文某些内容形成伏笔与照应,产生“意料

18、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3)卒章显志,含蓄韵致地(如写景式结尾)揭示主题,令人回味,引人深思。(4)更好地刻画人物。特别提示:某段(某一内容)、标题等的含义就取其作用中关涉内容和主题的部分,并去掉其作用术语即可,即从内容和主题(思想情感)两个方面来思考。内容或者主题是两个层面,在答题时并非只有两点,没一个层面可能不止一点。13、非典型性小说“那一个”题型分析。“那一个”问题的命题及回答策略:突出文本的特点独具特色的“那一个”的问题一般设置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我们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首先把握到“那一个”,并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等方面去思考。示例:邮差先生(2012江苏卷):

19、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舒缓的叙事风格答:(1)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人物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人物)(2)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环境)(3)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作品风格)再如峡谷(2013全国):(4)小说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环境描写与物的象征答: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环境是内容)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环境),所以峡谷的描写

20、对塑造骑手形象、表现骑手性格起着关键作用(人物塑造);(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峡谷的描写,使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环境与人物的关系、作品风格)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丰畜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主题)14、小说的思路。(其他文本的思路题,同此)以什么为线索,依次展开情节。(1)首先写什么内容(情节发展的阶段,注意不一定是开端,比如倒叙写法之下,可能首先写的是结尾)。(2)其次写什么内容(情节发展的某一阶段)(3)接着写什么内容(情节发展的某一阶段)(4)最后写什么内容

21、(情节发展的某一阶段)15、小说的结构类题目如:线索是什么?有几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线索作用的分析,多从情节的安排和主题的挖掘这两个角度切入。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小说情节、结构和主题。(1)以什么为线索,串起了“XXX”“XXX”“XXX”“XXX”的情节。(若有双线,则分别回答)(2)这样安排,情节更加集中,结构更加完整、合理。(3)更有利于表达主题(简要讲清楚主题是什么)。16、探究“这样写”的作用。(非典型小说的“那一个”)(1)讲清楚“这样写”究竟是怎样写。(2)“这样写”写了什么,有何特点。(3)分析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4)分析在情节推进上的作用。(5)分析在表达主题上的作

22、用。(6)体现文本的审美和风格,如舒缓的叙事风格、淡化情节等等。(非典型小说)17、探究小说主题及其意义。(一般主观题不容易考到,主要用于选择题对主题的理解。)(1)从情节上探究主题。(2)从人物形象上探究主题。(3)从环境上探究主题,从物的象征上探究主题。(4)结合现实与自己,探究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认识。18、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和事物的作用。(1)不同地方的反复(非连续反复)一是和主题相关,二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相关,三是和文章最主要的内容相关。如果是议论句或者抒情句一般就是中心句。答案分点:全文主要内容上(如在情节上、人物形象上、环境上),结构上(线索、照应等等),主题(

23、思想情感)上,艺术效果上。(2)连续反复连续反复多为描写尤其是人物动作行为或者语言的重复。一是强调,二是详细、具体地呈现某种连续的过程,三是刻画人物某方面的性格或者展示人物心理,四是揭示人物情感或者主题,五要考虑审美体验(艺术效果)。作用类题目是重点。这类题目首先界定是什么(如内容的作用就要概括内容,这样写就要表述清楚怎样写),然后再分析作用。“作用”即关系,弄清楚“这个内容或者语段、语句”与标题、开头、结尾、前后文、主要内容(小说的主要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审美体验是王道。特别提醒:1、题目问什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2、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先观点后阐释。3、阐释结合文本

24、具体内容。4、语言简明,杜绝啰嗦,使卷面清晰、美观、简约。2018届高考冲刺阶段语文系统复习资料(全国卷模式)【中】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II、散文阅读1读懂散文【一】根据四要素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及四要素各自相应的艺术手法来阅读。基本原理同小说。【二】分类阅读。根据内容来分类:1、分类:写景散文、状物散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当然一篇文章可能是单一的一种类别,更可能是两种、三种甚至四种的综合。这个时候需要先读题,根据题干的信息判定考查的类别有哪些,就按照考查的类别阅读。2、转化:如果是只考一种类别或者主要考查一种,而文章却是几种的综合,那么在阅读中要学会转化,比如考查状物,那么文章中涉及的

25、其他类别如写人写事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思想就需要转化到物上,让物去承载。【三】阅读知识与技法1、写景借景抒情1)景,即画面,需要弄清楚画面的构成及其特点。注意:人及人的活动也是画面内容之一。画面要分类并命名:分类可能按时空分类,也可能按性质来分类。下面按照性质来分类:(1)自然景物时空(2)人的活动时空+人(3)人与自然(人活动的结果,如劳动成果)自然+人2)景要体现一定文化,承载相应的情感借景抒情。(1)自然景物内心的喜悦,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2)人的活动对人的赞美与崇敬,对人改变自然、保护自然如劳动的赞美。(3)人与自然(人活动的结果,如劳动成果)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对劳动成果的珍

26、惜。文化可能涉及人文关怀、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传统文化之美如农耕文化、隐逸文化如2015四川卷太湖碎锦第二题,就考查对画面的分类概括及其表达的情感。3)对景的描绘:描写的角度、顺序和手法以及语言。(1)角度与顺序:角度时空、五觉;顺序时空、逻辑(2)手法:描摹类勾勒、细描、工笔、白描、浓墨重彩、绘声绘色绘形衬托烘托、反衬,对比,想象,联想,虚实,动静,声寂(3)语言:语音、词语、句式、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排比如2015四川卷太湖碎锦第一题就考到了对景的描绘,第四题就考到了写景的角度近观与远眺。2、状物托物言志1)物,个体与类别,需要抓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注意,物的内在主要指向

27、象征意义,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物的分类:物由外在到内在的深入,需要结合物存在的环境(1)自然之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品质(2)人文之物传承的人文环境:文化2)物要承载一定的志趣、情感和文化托物言志。(1)自然之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品质:志趣、情感(2)人文之物传承的人文环境:文化:情感、愿景(3)某一物也可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就需要综合二者的特点及其承载的志趣和文化来理解。如四川卷灯火第二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那情形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就是考查“物”的承载的品质、志趣和情感。 第四题“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

28、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就是考查“物”的象征意义主题。3)物的描写,基本同景的描绘。从略。如四川卷灯火第一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考查物的描写、特点及其承载的情感。特别强调:景和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有的事物整体上是“物”,局部细化是“景”,有的“景”同样具有“物”的特质传承文化承载志趣,有的“物”可能成为“景”的一部分,有的“景”中的某一具体的“事物”可能具有象征意义而表现为“物”的特征。例如琼瑶山的呼唤,整体上“山”是“物”象征人生路上需要征服和翻越的困难,局部又对两座山进行了细

29、致的描写,描绘山上美景,呈现为“景”的形象。如张抗抗云和梯田(五三P58)阅读第三题,文章最后部分“梯田”加上引号的作用,及其对之的理解,就是将“梯田”之“景”转化为“物”的题目。3、写人写人美质(从略,基本可以借鉴小说阅读)4、叙事即事明理(从略,基本可以借鉴小说阅读)需要注意的是写人叙事散文中的哲理类散文。哲理散文(说理散文)一般是从对生活中的景物人事的感受写起,写景物人事的具体形象,然后思考其规律或者与人的关系,从而由具体到抽象,挖掘出人生的哲理、生活哲理等等。其典型写作思路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30、)阅读方法主要是把握文章特点如“感受生活琐屑、景、物、人思考自己与之的关系思考人生处境得出人生哲理”,抓住关键如重要的物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挖掘背后的思想情感和哲理。具体来讲,必须从文本类别出发,搞清楚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和主题,以及相应的艺术手法。2答好题众多题型可以参照小说阅读和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阅读。【一】选择题1、问题所在:一般来说选项的问题多半出在以下几点:(1)内容概括(对象特点),(2)艺术手法,(3)情感理解(方向、主次等)。2、答题技巧:选择题为四选一,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注意像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方法一样,注意逐段的信息点切分,据此唤醒相应的知识体系,并做切分

31、后的逐个信息点判断。肯定或者否定都需要以文本为依据。【二】主观题1、主要考查题型:(1)内容分类概括,(2)思想情感理解分析,(3)艺术手法鉴赏,(4)内容、形象、语段、语句(含标题)的作用,(5)词句含义理解。2、做题程序:(1)读懂文章后,明确文章类别,唤醒相应知识体系。(2)勾画题干,明确题目类型,分析需要四要素中的的哪几个要素。(3)整理语言,分点作答。3、基本题型分析:(1)内容分类概括1事件类:按事件或逐个概括或分阶段概括。一般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来概括。2人物类:按照身份地位、外在形象、内在形象分类,内在形象(性格特点)的分类请参照小说阅读知识体系。3景物类:或按照时

32、空分类,或按照自然、人文分类。画面要命明并概括出其特点。4物象类:从环境、外在、内在三方面概括特点。(2)思想情感理解分析根据内容的类别分别挖掘其“情志理”和“文化”。(3)艺术手法鉴赏注意鉴赏角度,如果没有给出角度,就要从鉴赏的内容(语段、语句)的表达方式切入,如果是描写,就找出描写对象,如景象,就可以按照如下顺序完成:1描写语言(修辞语音、词语、句式、手法),2描写顺序、角度和描写手法,3描写对象的特点,4该内容的作用(如表达的情感)。5艺术效果(审美体验)。(4)内容、形象、语段、语句(含标题)的作用1写了什么,写出了什么。2在内容、情思、结构和语言(艺术)上的作用及艺术效果(审美体验)

33、。(5)词句含义理解答案要点:有修辞手法的先去掉修辞。然后从两个角度回答:1表层:内容(对象及特点),2情感思想。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层都可能由2-3个点构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9题,单选+双选+主观】,以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为主,兼顾人物传记如访谈、专访、新闻调查等。(12分钟内,阅读5分钟,做题7分钟,单选1分钟,双选3分钟,主观题3分钟)(一)传记作品阅读1、把握特点,读懂文本首先要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人物传记是纪实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强调陈述的基本事实(传主的经历和主要事迹)的真实性,也要注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想象的合理性和对于某些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的文

34、学价值。它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其次,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主人公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主人公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传记有述传和评传两种:述传主要陈述人物事迹,结尾简要评价;评传叙议结合、夹叙夹议。2、会做题【1】考点与题型大类别阐释1)理

35、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2】具体题型高考试卷一般为3道题,第1题为单选(3分),第2题为双选(5分),第3题为主观题(4分

36、)。(1)单选题,一般集中某一话题(或角度)设问,比较集中和单纯。需要细心。(2)双选题,会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等各个角度或者全文整体设置选项,需要整体理解文章并能把握具体内容,考查是否真正读懂文本。同小说双选题一样,详见小说阅读题。(3)主观题。注意重视语段。答题模式同小说的思路题。一般主要考人物形象或者人物成功(取得某方面成就)的原因。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之类题目人物传记的主角是人物,而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之一表现人物的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

37、写、细节描写,性格、品质、思想、成就,时间、空间、逻辑,若干事例等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方式,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找到思考的角度,从而寻求到题目的答案。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之二重视文章结构层次(意义段落)和段落层次。如以下几种:1)几个段落呈并列式排列,每段开头的句子整合到一起,就是答案。2)一个段落中,各层的层意就是答案。3)一个段落中,相同结构的句子就是答案。4)一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所统领的句子就是答案。5)一个段落中,多个分号隔开的句子就是答案。为什么以上所列会成为答案呢?因为这些段落或句子从形式上看恰好与并列的“哪些”吻合。(1)传主的形象(基本同小说中人物形象题。)注意人物传记总的

38、传主形象大多侧重于人物的某一方面(传记文本主要呈现的)。(2)人物成功(更多先限定了某一领域)的原因【1】内在:A.目标、志向; B.兴趣、爱好与才华 C.计划与方法 D.决心与毅力; E.勤奋与刻苦;【2】外在:F.社会大环境,如切合社会(或者国家需要); G.小环境,相应的行业研究与发展的氛围H.家人与朋友(师长)的支持,如家学传承; I.团队协作J.传主人生遭遇与社会阅历上述10条原因,并非需要全部答到,而是答案能出现的点。(3)全文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1)材料处理上的详略,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就浓墨重彩,详写。2)人物描写的方法(参考第5类题型传主形象的塑造)3)引用资料、人物原话或者诗

39、词。【1】引用资料,更好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更具有真实性,评价客观公正。【2】引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形象;使传记作品古朴文雅,增强文学性。【3】引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性,作品更生动可读;映衬或者烘托人物形象。【4】引传主原话(书信、日记等中的文字),应证作者观点;增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4)点面结合。面(传主经历、主要事迹)的真实与点(细节等)的艺术化处理。点(细节)是文学性的体现,面(基本事实)是真实性体现。(二)新闻类文本阅读1、新闻、调查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文本,一般是3-4则消息和新闻调查组成,几则材料围绕一个话题。注意求同存异。三到四则相关(围绕同一话题)材料构成

40、阅读文本,而且将图表嵌入文本中,也考查了考生读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也考查了对实用类文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文体性质和交往功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等的理解能力。1)弄清楚几则材料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的报道,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 筛选整合,分条作答。)2)比较各则材料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事件消息、原因评论)3)根据材料思考在某方面有哪些表现与问题(危害)。(筛选整合)第7题四选一,一般是考查对某一则材料尤其是有图表的这一则材料的解读。首先需要图文转换的能力,对材料中的图表作出相应的准确解读。第8题五选二,一般是对材料的相关内

41、容的概括和分析,选项的设置,既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强调实用类文本的泛读必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但有其主观性,不能毫无分辨地接受。需要做依据文本的科学合力的逻辑推理。第9题,简单题根据材料,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简答题:分层次(国家政府、社会 、相关部门、个人等)。分点概述。分析:措施来源A.文中直接给出的;B.针对问题直接提出;C.根据问题原因思考对策和措施。2、新闻访谈题型1)在某个问题上,受访者持哪些看法?(5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价文本的主要

42、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解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受访者的对话中,找出与该问题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然后分类分点作答即可。2)访谈呈现了受访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层级F。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层级C。【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对话的具体内容概括受访者的形象特征。答案要做到先观点后阐释,人物形象特征详见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点。3、新闻特写题型1)文章开头两段(或者最后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考点】考查新闻

43、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各部分的作用和新闻内容来分析,如开头两段属于导语部分。作用是概括本篇新闻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某人做某事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点】新闻背景的作用。【解析】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丰厚文章内容和历史感,突出新闻价值和意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4、新闻(消息类)阅读知识1)标题作用引题引出正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 烘托气氛。正题标题核心,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补充正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分析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分

44、析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分析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分析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2)新闻导语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奠定感情基调,营造氛围。制造悬念(或呈现具动感和现场感的典型镜头),激发阅读兴趣。结构上可引出下文事件的陈述。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个别消息语言很有特点,需关注语言美方面的作用。3)新闻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烘托,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突出人物特征。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主题,增强新闻厚度和深度。增强表达效果。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客观真实,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4)段落作用段落内容能体现与相关事实、事物

45、的关系。能表现新闻主题,使之更有深广的意义。照应上下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充实新闻内容,增强真实性、针对性、知识性,增强表达效果。5)结语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新闻结构完整。可以增加补充信息,增强新闻厚度。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耐人寻味。6)语言特色客观平实,或形象生动、感情色彩浓烈,使报道具有感染力。短句简洁通俗,长句严谨准确。更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新闻主题。7)语言的准确性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 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 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8)新闻的真实性分析再现采访过程。 分析再现现场情形。 分析从叙述人称选择。分析细节描写作用。 分析新闻数据运用

46、。9)新闻材料的详略性思考材料角度是否不同。 思考材料联系是否层进。 思考能否开阔读者视野。10)新闻结构的合理性思考能否深化主题。 思考结构是否完整。 思考群众能否想到。11)表达技巧的巧妙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生动形象,增强现场感、可读性。对受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12)访谈的提问方式趣问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直问直切主题,不转弯抹角。推问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真相。旁问不问原问题而有意问另一个问题,调节氛围、情绪。2018届高考冲刺阶段语文系统复习资料(全国卷模

47、式)【下】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35分,用时35分钟)(文言文+诗歌+名句默写,题型单选+双选+主观+填空)一、文言文阅读(22分钟,阅读10分钟,做题12分钟)1、浏览文章后,看第12题(关于内容的选择题),然后读文章,弄清楚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人物关系与相关事件。2、依次浏览题目(包括翻译),并将各题在文中对应处勾画出来。再读文章,思考这些问题点涉及的人与事。3、弄懂文章内容之后再按照如下顺序做题:(1)先做第12题,即关于文章内容理解的选择题。方法同小阅读。(2)接着做第10、11题。做题必须将问题带回原文中思考。实词理解(包括文化常识)和断句,都

48、要对语句做内容和语法的分析。文化常识是随文命题,因此每个选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必须回到原文理解。错误一般是比较熟悉的点,特别陌生的一般不会错。注细微处,一般会涉及到官职升降、任用和贬职等等,这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去推断,如果是课本中学过的,一定要回归课本。尤其注意的是内容理解题,要有语境意识。一是要将选项对应到文中,并在文中勾画出来,结合涉及的内容、整个语段的含义仔细比对,二是注意选项的观点和阐释部分的协调与否。其中断句题,要注意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A语感断句法,根据对语句意思的理解,用语感断句。B虚词标志法,盖、夫、至若等常常在句首;乎、哉、矣、也等常常在句尾。C句式断句法,“者也”式判断句,“者”

49、后断句;问答式的语句,在问答之间停顿。D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若在句首,状语后可以停顿。E语法断句法,除去上述四种情况,一般需要停顿的部分,是一个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我们应该找到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和谓语,由于主语可能承前省略,故一定要补充出来再找到相应的谓语动词,如果不能找到谓语动词,这个部分就不能停顿。F注意语句内容,要根据语境推断语句内容,据此断句。(3)最后做翻译题。其基本方法如下:A将句子带回原文,找到恰切的语境,理解这个句子大致讲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B勾画出这个句子中的名词(含代词与名词性短语)和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尤其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这些不需要翻译)。理清

50、句子中的人物关系和相关事件。做适当的语法成分分析。C注意句子的特殊句式和句子中的固定结构和短语。D在试卷上将每个词语逐一翻译,连起来读一读,在此基础上补充省略的成分,调整语序,再读,勾画出疑惑处。注意要有“文言意识”,对于难解的实词尽量联想相关成语,不要轻易用该词的现代汉语意思。E对疑惑处,根据句子意思和上下文语境推断正确的含义。这个办法也适用于实词理解题。将答案誊写在答题卷上。要有文言意识一般实词多单音节、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要能大体掌握并能回归课文,尤其要关注涉及官职变动的高频词汇。二、古诗鉴赏(10分钟,阅读3分钟,选择题3分钟,主观题4分钟)【一】读懂诗

51、歌1、具备基本的诗歌阅读的知识体系。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和相对应的艺术手法等维度去解读诗歌。详见“古代诗歌阅读知识体系”表一(图略)。(1)关注标题内容、主题和类别;(2)关注注释难点、诗人遭遇、情感原因;(3)关注意象内容、主题和类别;(4)关注情思语主题;(5)关注即时诗人情感方向。(即时诗人,不是写诗这一个阶段的诗人,是写诗的时候这一很小的时间段的诗人。这是避免贴标签)2、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出发,按照形象分类人的形象、物的形象、景的形象,去做分类阅读。详见“古代诗歌阅读知识体系”表二(图略)。在阅读中重点抓意象,然后要有三个yi(意、艺、义)的意识,意内容,艺艺术手法

52、+语言,义主题。【二】审读问题(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三】科学答题1、选择题(五选二)1)明白选项陷阱设置点。(1)一般来说,越是笼统的说法越不容易错。越是具体的阐释越容易出问题。(2)具体陷阱点:A.意境分析不当。 B.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C.意象分析不当。D.主题挖掘以偏概全或者方向错误或者故意拔高。2)认真审读选项,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1)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ABC

53、DE五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的勾画圈点。把勾画到的词语做四要素的对应分析,比如是内容(意象、形象及其特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这四个要素涉及的艺术手法。(2)结合诗歌解读对照比较分析。将选项对应到原作品相应部分以及自己对原作品的解读。(3)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五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在判断D的时候,要联系到ABCE去理解,判断。2、主观题1)主观题主要考点:(1)思想情感概括与分析;(2)艺术手法的角度鉴赏诗歌(或诗句),如情景关系;(3)形象及形象的塑造。2)答题要求(1)分析题干,辨析题型,并分析出需要四要素(及其艺术手法)中的哪些要素。要有三个yi结合的意识。(2)一般,题目问什么

54、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合并相同点。(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赏析(鉴赏)题,弄清角度,注意三个yi的综合运用,还需要结构(如律诗的起承转合)和审美体验(艺术效果)的意识。3、诗歌鉴赏相关知识体系。(1)诗歌类别A、借景抒情类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B、托物言志类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

55、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C、写人抒情类(叙事抒情类)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2)艺术手法A描写手法(关涉内容或者诗歌的形象)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a写人: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细节描写等。b写物:动作、情态、绘声绘色绘形

56、、描摹、勾勒等。c写景:绘声绘色绘形、浓墨重彩、描摹、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d共有:渲染、对比、大笔勾勒、工笔细描等等。间接描写:烘托(主要是写人写物)、衬托(反面则为反衬,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等等)、象征、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写景还需要注意描写的角度与顺序。角度:时空角度、五觉(视听嗅味触)角度。 顺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特别提醒:在面对写景诗中描写手法(或者表现手法)判断不准确的时候,可以从景的构成要素出发思考。a线条形状、形态摹形、绘形视觉b颜色色彩、色调绘色视觉c光线明暗、色调(明暗)对比与反衬视觉d声音声寂、动静动静结合(反衬)听觉e气味芬芳、气息嗅觉

57、上述可能结合,出现:视听结合、视听嗅结合等。f现实(眼前)写实 想象联想(如梦境)写虚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B抒情手法(关涉诗歌的主题)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人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其中借景抒情可以细分为:触景抒情、即景抒情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另外有“从对方着笔”曲笔。如,本来想表达自己思念对方,却不写自己,反而想象对方正在思念自己。当诗歌结尾句子为写景的,则称为“以景结情”。类似的还有以事结情(叙事结情)、以典结情等等。让诗歌含蓄有韵味。C修辞【手法】(关涉诗歌的语言)语音修辞:押韵、平仄、节奏。词

58、语修辞:字词的妙用。炼字型题。句式修辞:整散句、长短句(诗歌中不考虑句式)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设问、反问特别提醒:在题目中问到“表现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问到写景(描写的)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D结构手法(关涉诗歌的结构)律诗:四联分别为“起承转合”。弄清楚“起承转合”各联的作用。起:照应标题,引出吟咏对象,引起下联的描述。承:承接首联,对引出的对象进行描写。转:由上联的描写“转”,或转入抒情言志,或转入别的内容的描述,或转换角度对对象进行描述。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卒章显志。词(曲)(上下两片)。上片开头句:起句,作用同律诗的“起”。

59、下片开头(偶有上片结尾)句:过片,作用同律诗的“转”。下片尾句:结句。作用同律诗的“合”。(3)基本题型A关于如何表现对象特点。(赏析描写手法题相同)a描写手法(含描写角度)+修辞手法,举例证明。b这些手法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对象的何特点。c表达的情思。B某字运用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妙处(炼字型)a首先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有修辞手法或者活用一并说明。b将意思带入诗句描述诗句的内容(如景画面、物的形象)。c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甚至结构上的作用。C赏析某一联诗句。两个前提与意识:一是这首诗的类别写景、写物、写人还是别的。二是这一联的语言性质描写、描写结合抒情还是抒情下面以描写景物为例:a指出描写

60、的办法描写的角度【甚至包括顺序】(时空角度与五觉即视听嗅味触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描写的语言(词语和修辞手法),并举例阐释说明。b运用这些手法如何表现或者突出什么画面的什么特点。c借助这个画面,表达诗人何种情思或者心境。D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或者诗歌情感很复杂),请结合诗句分析。a总说有哪几种情感。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情感,注意每一种情感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表达出来的)。E人物形象(诗人形象或者抒情主人公形象)a先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来确定人物的身份地位,答题时,就答人物的身

61、份地位与人物的特点(内在的,近似于小说与传记中人物内在特点的分类方法)。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特点,每一种特点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特点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或者哪个细节表达出来的)。c借助这个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特别提醒:情感一情两面(以思乡为例):内在对故乡的思念,外在独处异乡的孤寂。诗歌鉴赏答题可以参考高考诗歌鉴赏题突破方法三、默写(3分钟)1、考纲规定64篇,要能逐一过关,后期注意做练习。2、注意审题,题干上的提示语往往涉及句中词语与内容。提示语分为三种基本情况:所填语句语境(上下文或者因果)、所填语句内容、所填语句情思。3、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一笔一画交代清楚

62、。4、注意异体字、通假字、同义异形词的写法。强调:阅读鉴赏方面的主观题,答题一定要牢记语言精准简练:(1)三先: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先观点。(2)先观点后阐释。每一点,都要先用术语精准简洁地呈现观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简要阐释。(3)文学类文本和古诗阅读鉴赏题,要有四要素意识和审美体验意识。第三部分语言应用板块(20分 用时15分钟)一、语言基础(9分,用时5分钟)1、成语题辨析方法:(1)辨析成语结构,理解成语含义。(2)比较一组成语中对应的语素(如“一叶知秋”中的“叶”“秋”的关系对应与“以小见大”中“小”“大”的关系,“叶”与“小”、“秋”与“大”的辨析),辨析近义成语的异同

63、。(3)思考成语的褒贬、适用对象、场合等,辨析差异。(4)从句子成分做语法分析,辨析成语的语法功能的异同,以及语句上的可能造成的语病,语病上注意重复赘余。如果是组合答案,注意充分运用排除法,如果是直接选择,则只能逐一辨析。2、语病题(1)语感判断。(2)语病的语言标志法。其中多重状语和定语的语序问题,难记,需要上考场前强化,关联词语的位置比较复杂,并列短语问题、句首介词问题、动词固定搭配的宾语问题为常考点。请参照浅谈从语言标志入手辨析病句。(3)病句的六大基本类型。(4)语法分析法,即从句子成分上去分析。要找到自己问题最大的病句类型,做专题突破。3、表达得体2017年考题这是2017年高考全国

64、卷出现的新题型,属于情景交际方面的语言应用。需要注意:交际的情景、主体、对象、内容、意图等。尤其在谦敬用语上需要斟酌。在词语的适用对象、适用情景方面多加小心,一般杜绝文白夹杂。4、虚词(关联词语)运用2016年考题注意辨析近义虚词的细微处,分析语句间语义上的逻辑关系。充分运用排除法,从最能肯定的地方入手。5、衔接(排序)2015年考题(1)选填一句话(选择题)【1】分析语段结构,把握语段话题(陈述对象)。【2】依据话题一致、陈述角度一致、感情色彩一致的原则,结合语境,分析前后语句的逻辑关系选择。【3】具体可关注标点符号、关联词语等。(2)语句排序(选择题)【1】分析语段结构,把握语段话题(陈述

65、对象)。【2】分析选填部分在原文中的结构位置,并从内容上对语句分组,并做组间排序。【3】结合语境,分析前后语句的逻辑关系,结合段落结构和关联词语,对组内语句排序。【4】参照供选答案,试填验证。二、语言应用(11分,用时10分钟)1、逻辑填空(衔接填空与语句复位)(注意字数要求)2017年考题【1】衔接填空题一般以一个语段为语境。从语段结构入手,理清语段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楚语段的话题(或者陈述对象)、主要内容。【2】弄清要填写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属于段落的哪一个部分,它与前后文的哪一句对应。【3】弄清要填写的句子与前后文的逻辑、语义关系。【4】注意陈述对象、陈述角度、语段中心、语言的语体

66、色彩。随时不忘语段的陈述对象,一定要有语段结构意识。其他如扩写、续写等题型,可以参照情景对话的题型。1-3类题型,请充分运用语段知识,请参照语段的妙用。答案表述中,要有情景代入意识和条理意识,特别注意逻辑性。2、逻辑推理 2017年考题这是2017年高考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017年全国卷的题很简单,主要考查绝对化(或然变必然)的逻辑错误,而且只是参照例句对有逻辑错误之处进行说明。但逻辑题可以加大难度,比如变说明逻辑错误为修改,增加逻辑错误类型,同仿句题结合,还可以考查推理能力,譬如三段论推理。(1)说明逻辑错误(可能和仿句结合)要辨析三处逻辑错误的性质是否相同,相

67、同则用同样句式表达,不同则不需要用相同句式表达。(2)修改逻辑错误在明了逻辑错误的性质的前提下修改逻辑错误,并注意整个语段的连贯、通顺。(3)推理,如三段论推理,一定要注意大前提的正确性,大前提与小前提的周延性。3、情景对话(得体)(注意字数)(1)情景对话是语言运用的热点,强调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因此必须进入情境去体验和思考。(2)注意语境中语言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整体把握语段话题、主要内容、交际意图和结构。注意上下文的衔接连贯。(3)注意不同具体交际语的格式和术语的运用。如“开场白”“节目串词”“广告词”“推荐语”“颁奖词”“请假条”“说明书”“情景对话”等等。(4

68、)注意对格式语言的要求,如句式、修辞,或者生动形象,书面语或者口语等。A、请假条、说明书、便条、借条、通知、申请书等,语言上要求朴实自然、不做雕饰、准确具体、符合交际要求。如通知:再如借条,还需要注意数字的准确适用,要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大写连用:B、“开场白”“节目串词”“广告词”“推荐语”“颁奖词”一类,语言则需要生动形象、讲究句式和修辞,体现语言华美,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颁奖词:给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的颁奖词:你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困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熟悉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节目串词”需要注意上串下连,一般分为两

69、个部分,前半部分串上对前一个节目进行简要评价,后半部分顺势连下对即将出演的下一个节目进行精彩的介绍,要注意上下节目之间的巧妙过渡。(5)注意交际情境,如交际对象、交际中的“我”的身份,“我”和交际对象的关系。注意语言的得体。4、图文转换(注意字数)2016年及之前的考题(1)图标转换成文字:【1】介绍说明图标的构图要素。注意介绍的顺序(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局部,局部注意顺序),说明的语言。【2】表述图标的寓意。同介绍构图的局部顺序一致,分别讲要素的含义,最后表述整体的寓意。(2)漫画转换成文字。【1】介绍说明漫画的构图要素。注意介绍的顺序(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局部,局部注意顺序),说明

70、的语言(特别要求叙述的除外)。【2】表述漫画的寓意。表述整体的寓意。注意:读懂漫画很重要从漫画的夸张变形的点出发,夸张变形处就是漫画的主旨所在。(3)表格转换成文字,注意题目要求(含字数)【1】表格即数据统计,注意数据的统计项目。【2】要对数据做归类,性质相同的数据统计到一起。【3】数据抓大放小,寻找规律、发现问题。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表达中不出现具体数字。【4】针对问题,探究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4)思维导图转换成文字思维导图是2014年才出现在高考中,题型新,但是很简单。【1】理清思维导图中各单元的层级;分清各层级内各单元哪些是程序单元,哪些是内容单元

71、;理清各层级内单元之间的顺序。【2】按照层级由大到小的顺序,结合各层级内部的顺序,依次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注意字数要求。5、仿句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相仿。(1)话题(陈述对象)一致; (2)句式(句子结构和字数)一致;(3)修辞手法一致; (4)感情色彩一致。6、排序注意关联词语、代词和语段中心。用分组排序法结合诗歌选项的答案组合,可以巧妙解决问题。7、句式变换。只是语言表达的形式发生变化,内容主题基本不变,故不得改变愿意。(1)长短句变换【1】长句变短句:将一个长单句变成几个短单句。先提主干成分与必要的修饰语,成为第一个句子,其余修饰语分围绕第一句的陈述对象或者其修饰的中心语

72、分别写成一个句子,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即可。【2】短句变长句:将一组短单句变成一个长单句。确定这组句子的陈述对象,据此选定一个句子作为长单句的主干成分,其余句子变成修饰语加到主干成分上。(2)整散句变换。主要考散句变整句。将一组长短不一、结构不同的句子,变成一组结构一致、长短相近(最好相同)的句子。【1】依据某一句的句式结构,将其他句子调整语序,变化句式,使之结构、陈述角度一致。【2】依据确定不变的那一句,将其余句子做字数处理,使之字数相同。(3)下定义可能和短句变长句结合。下定义在表达上为判断句单句“XXX是xxxxx的XXXX”。用被定义作为主语,“是”做谓语,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做宾语

73、,两个概念的种属差做定语。定语要揭示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第四部分作文(60分 用时50分钟)高考方向:任务驱动型作文+阐释性写作一、作文理念(一)作文是书面交际作文是一种以书面表达为媒介的正式交际。这要求作文要有明确的交际意识,具体讲就是从交际的话题、对象、身份、目的和情景五个方面来综合考虑。(1)要有具体的交际话题交际话题就是作文的主要内容。写作者不能一眼晃过,应该对之做具体的分析和界定。譬如2017高考全国丙卷“我的高考”与“我看高考”的作文,其交际话题就是“高考”,围绕这个话题表达自己对之的经历、感受、看法或思考等等。(2)要有明确的交际对象你的交际对象写给谁。譬如2017高考全国乙卷“向

74、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外国朋友”就是交际对象,这将决定你的写作方向和内容。考场作文特定的特殊交际对象阅卷老师,在可能的情况下投其所好。譬如尽量在作文中做到文字有文采,卷面漂亮。(3)要有恰当的交际身份要有恰当的交际身份与对方交际,或者弄清楚作文题目要求的交际身份,十分重要。譬如2015年高考全国甲卷要求“给老陈、小陈或者相关方写一封信”,如果选择给老陈写信,你得分析材料中的老陈的年龄,在考场上的你在作文中的交际身份应该是晚辈,因此对老陈的称呼就不能是“老陈”,而应该是“陈叔叔”。(4)要有清晰的交际目的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主体想要达成的目标或者意图,换言之就是你想给交际对象说什么,通过所说的内

75、容来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当然在作文中这个直接体现为文章的立意,取决于你的认知和思考,它也会受到交际对象、交际情境的一定制约。就作文而言,有基本的目的和深层的意图。基本目的,如将交际话题叙述或阐释清楚,深层的意图更多在于表达“我”(下面有专题阐释)。(5)要有适宜的交际情境交际情境是将作文的原本模拟的交际真实化。是公开的交际形式还是私密的交际形式,是正式严肃的交际情景还是轻松自由的,是书面的交际还是面对面的口头交际等等。这显然会影响你文章的风格、格调和主题的走向。当然不同交际目的和对象,就会有不同的交际情境。(二)作文即表达“我”作文应该表达我,表达我的对事物的认知和我与事物(或者他人)关系的认知

76、,从而构建一个更好的自我和更加和谐的我与事物(或者他人)的关系。1、表达我对自我以及“我”与自我关系的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构建自我,如何成长,如何奋斗等等。2、表达我对他人以及“我”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他人”包括“我”以外的其他个体的人和集体、社会等。因此主要是关照他人、认知社会,如何与他人相处(交际),自己如何在集体和社会中呈现,如何构建自己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等等。3、表达我对世界以及“我”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世界”主要指向自然世界,当然可以是微观世界也可以是宏观世界。主要体现为:热爱并认识自然、敬畏并保护自然,向往并融于自然。基于表达“我”,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的真诚作文。不过这

77、个“真”不完全在于对客观生活的完全真实的再现,而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艺术的真实展现的生活符合生活的规律的真,按照生活的逻辑应该是这样。(2)体验的真实有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感受,抒发真情实感,且有一定深度。(3)思考的真实有对生活的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从中得出生活的哲理认知。因此,在平时,我们对生活的关注、体验、感受和思考就成为必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在说真话的问题上坚持“假话全不说,真话不说全”的原则。在语言表达的态度上,要“热情洋溢”地大肆赞美,“正襟危坐”地严肃批评。二、任务驱动(指令)中的任务注意事项:1、一定要明白任务:显性任务与隐性任务。尤其是隐形任务要自我构建写作的

78、内容方面的任务。构建的方法有两种:A“是否”“正误”正反对立选择性提问。B、“启发”式提问。这个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正向或负向)设置为“经验”与“教训”。2、情景作文,将自己进入情景(如书信体的称谓、落款、语言的语气等等)。3、充分评论,借鉴时评的方法。4、就事论事,完成规定动作;就事论理,做好自选动作。三、写作要求:(一)审题立意目标:综合立意,直指最佳。1、审题: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读懂材料,弄清并概括内容,抓出关键的要素或者是对象。1内容: (1)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成为文章就事论事的中心,必须围绕它评析。(2)信息切分(不同对象的观点及原因作概括):2含意:从内容去挖掘其本质3对信息点进行

79、辨析和联想想象及推理。2、立意根据审题所得,找准角度进行思考,找到立意点,再进行立意。1立意点:根据审题结果找到立意点2立意:根据立意点综合立意。立意一定要从“表达我”的三个维度去思考。四、文章结构目前研究出来的很多,六段式、“引议联结”式。枯叶蝶研究并推崇“任务驱动型作文八股作文法”(叙事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和“三思作文法”(关联型任务指令性作文)。(一)八股作文法:标题:字数不宜多,语言简洁优美,要直接点明文章的观点。1、纲:引+评议+提 (由材料切入,简要评析,提纲挈领。)2、退:提+引+议+结 (退:树靶。文明交流,“以退为进”)3、进1:提+引+评+结 (进1:击靶。对准“退”进行

80、驳斥。)4、进2:评+引+析+挖+结 (进2:紧承进1,是“立”,正面评议。)5、转:过渡。 (上承2-4为评事,下启6-7为论理。)6、联:联+引+析 (联:联系现实,由“个”到“类”。)7、建:提+建 (建:给“类”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或者启发。)8、结:总结+提 (结:收束全文,卒章显志,掷地有声。)作为基本结构模式,主要是规范作文结构,让作文入格,达成后就是出格在此基础上的自由变化。八股作文法的升格一是对“进2”部分进行拓展,其他部分适当压缩。“进2”部分可以拓展到全文篇幅的40,这个部分适当类比举例,用并列式或者层进式或者对照式多角度说理。二是对“联”与“建”合并压缩,其余部分也适当压

81、缩。将压缩合并后的“联”与“建”整体拓展打造,运用“三思作文”中的思维的逻辑性来构建一个思维体系,重在建设不做历史的评价者,要做现实的建设者。(二)三思作文法(详见下面“五、作文的三思”)五、作文的“三思”1、思想要有高度作文的立意,一般讲究精准,就目前高考而言,这个方面难度较低,或者说很难写偏题,但是立意体现出来的思想的高低差异还是很大。因此追求思想的高度,当是作文立意的重要一环。譬如同样是关于个人人生的立意,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往往是立意的首选,但相比较而言,这不是最高的立意,最高的立意是人生境界的追求。一般而言,基于作文即“表达我”,立意需要从三个“表达我”中去选择,尽量由个人到社会。2、

82、思考要有深度思考的深度,首先在于在具体的分析论证中对关键概念的阐释,概念的阐释是立论的基础,这是体现考生思考力的核心点。概念的诠释,一般有公知和个性两个层面,就一般的文章而言,就讲究阐释的科学准确,即公知大家都指导都认可的。但是,这样的文章是欠缺深度的,换言之,缺乏自己的真正思考。因此在概念的诠释上,要求在公知的基础上达成个性化的理解。3、思维要有逻辑思维的逻辑性,从文章整体上看,是指考生的结构意识,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的有机建构。从局部来看,是指论证的有理有力。逻辑性缺乏的文章,在内容的关系上可能存在不能自洽,或者简单化。这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要精心安排各部分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构建一定的论证所需的理论体系将三个要素排序,并让三者构建成紧密的逻辑关联,从而构成一个思维体系。六、作文口诀整体审读析材料,综合把握方得意。个人社会和世界,步步扩展与升级。就事论事禁用例,就事论理多类比。诠释概念出个性,构建体系显逻辑。文化丰厚出底蕴,细化阐释见充实。不为历史评论员,站稳现实建设席。语言精准再添彩,结构清晰为第一。时评宜用八股法,关联最佳在三思。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