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839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章末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过关检测卷(五)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6天水高一检测)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统一性解析:第1题,漫画反映的主题是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内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气候变干,土地沙化严重。第2题,图中反映了植被破坏会引起降水减少、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1.C2.A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5题。3和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暖流B山脉迎风坡C大气环流D寒流4地自然带

2、的名称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5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第3题,是热带雨林带,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因此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第4题,地是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5题,降水量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3.D4.B5.B(2016资阳高一检测)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6图中三地的自然带()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

3、型相同,成因相同7图中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第6题,图中三地的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是因海拔高形成的,是因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的。第7题,图中三地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6.A7.C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沙尘暴频发洪涝灾害增多A BC D9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4、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据图可知,由于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毁林开荒,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使该地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中含沙量增大,洪涝灾害增多,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8.D9.B读下列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1011题。10比较、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相同),说法正确的是()A图所示区域的水热要比丰富B图所示区域的光照要比丰富C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高D图所示区域的植被比丰富11d、b、a、c的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第10题,景观图中的植物为仙人球,一般分布在中纬度的干旱地区,景观图中的针叶林分布在较高

5、纬度的亚寒带,由此可排除A、B、D项。第11题,结合右图可以看出d、b、a、c的景观变化,直接反映了由低纬向高纬的变化,因此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0.C11.D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1213题。12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A BC D13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解析:第12题,不同温度带的荒漠面积能反映该大陆的纬度信息和大陆面积大小,据此可判断分别是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大陆;非洲南部西海岸的热带荒漠的形成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第13题,亚洲的内

6、陆地区由于深处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南美大陆中纬地区,由于西部高山的阻挡,受西风影响小,降水少形成荒漠。答案:12.B13.D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415题。14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15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

7、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第14题,辽宁大连“碧海蓝天”;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新疆“黄沙滚滚”。第15题,从辽宁大连内蒙古新疆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4.B15.D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1617题。16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17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 D地形解析:第16题,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我

8、国东北地区。第17题,同一植被分布纬度越低的海拔越高。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天然白桦林分布在纬度相对较高的东北地区,喇叭沟门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说明影响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答案:16.C17.D下图为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819题。18上图所示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A和丙 B和丁C和甲 D和乙19非洲南部与相同的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洋流C大气环流 D地形解析:和丁都是热带草原带。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在非洲南部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本格拉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影响。答案:18.B19.B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

9、位于某岛屿),回答2021题。20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2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解析:第20题,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第21题,迎风坡降水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较低;同一海拔,迎风坡更为湿润,植被生长情况较好,植株较为高大。答案:20.A21.D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下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林线海拔

10、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 m23影响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坡度坡向A BC D解析:第2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低纬地区的山地林线较高,尤以乞力马扎罗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较高,表明山地林线与气温、降水有关。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第2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森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和水分条件,故A项正确。答案:22.C23.A读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425

11、题。24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25引起X、Y、Z三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西向东降水减少 B从西向东降水增多C从西向东气温升高 D从西向东海拔增加解析: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特点,X、Y、Z的自然景观变化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Z属于热带荒漠带。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从X到Y到Z降水量逐渐减少。答案:24.B25.A 综合题(共50分)26下图为北半球陆地理想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气

12、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气候。(3分)(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它们都是由于_形成的。(2分)(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2分)(4)从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2分)解析:第(1)题,图中自然带名称分别是:A为苔原带,B为亚寒带针叶林带,C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为温带草原带,F为温带荒漠带,H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季风气候,G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G和H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成因均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

13、(3)题,DCBA的更替是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进行的,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热量。第(4)题,DEF的更替是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进行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水分。答案:(1)C、H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2)G、H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图1为云南省区域图,图2为云南省的地形构成图。 材料二有独特的地理条件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丰富,然而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难以做到节制,致使生态系统遭遇重创,也极大地改变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使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14、,经长期积累后,原有的丛林景观就会逐步变为千热河谷景观(如下图)。(1)分析云南省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8分)(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该省多干热河谷分布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元江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影响自然带丰富程度的因素包括纬度、相对高度及相应的气候。第(2)题,干热河谷主要是背风坡形成的焚风效应。第(3)题,径流量减少,导致水量减少,携带泥沙减少,从而引起海水倒灌,进一步影响生物。答案:(1)北回归线穿过,地跨热带、亚热带;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西部有高大山脉,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等。(2)位

15、于西南季风的背风一侧,焚风效应明显,气候干热。(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28下图甲、乙分别为模拟的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2分)(2)图甲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4分)(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16、?简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和图例可以看出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图甲中由C至D植被是从东向西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水分是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第(3)题,比较甲、乙两图自然带的位置和范围的变化可得出答案。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答案:(1)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水分。(3)变化:位置上,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范围上,寒温带针叶林几乎从我国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积将明显缩小;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等。29阅读材料,完成下

17、列问题。(13分) 材料一非洲自然带分布图。 材料二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判断图中A、B、C、D自然带的名称。(4分)(2)从图中可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为基础的。(3分)(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3分)。(4)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及自然带的分异规律。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大体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反映了陆地环境的由赤道到两极地城分异规律。从美国西海岸到美国东海岸,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沿途经过高山地区,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又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美国东海岸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A为热带雨林带、B为热带草原带、C为热带荒漠带、D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赤道由赤道到两极热量(3)垂直在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垂直变化(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