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833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责任,是一朵灿烂无比的花,开在每个人的心中;责任,是一道辉煌耀眼的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责任是永远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文明的车轮。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站在历史的长河边,细观河边的沙石,每颗沙石上都镌刻着责任的印痕,每一个印痕都闪耀着责任的光芒。责任,也许是自己对自己的规定,也许是别人交给你的任务,也许是自己的工作美字体文之有物可传世.,器识为.先方足观。赏美文顾炎武:文化人的楷模古人画的标准像,看上去都差不多,远没有文字生动。说某个男人漂亮,文字描述可以一长串四字成语,玉树临风粉面含春,清新俊逸顾盼生神。说长得难看

2、,也有不少现成,尖嘴猴腮面目可憎,形容猥琐其貌不扬。用今天时髦的话,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绝对不是帅哥。好友归庄推荐他去扬州见位高人,特地写了一封介绍信,强调他相貌十分“寝陋”。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归庄这个招呼有点意思,他希望高人不要以貌取人,而是要听其高论,要听其言信其行,又强调顾炎武不只是个独行侠,同时又是家风古谊、学问极其精到、识见非常卓绝的大家。梁启超先生说起顾炎武一往情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他“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在学问方面,顾炎武达到前无古人的最高境界,头顶上可以有许多光环,他是地理学家,是历史学家,是哲学家,是经济学家,更是地道的国学大师,在经学和音韵学方面有着非同

3、寻常的成就。顾炎武被誉为大清王朝“开国儒师”,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乾嘉学派的祖师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能够成为一代宗师,必然货真价实。顾炎武的学问后人十分推崇,首先是因为独创。所谓独创,就是我手写我心,无一语蹈袭古人。顾炎武一直认为模仿是文章之大病,“即使逼肖古人,已非极诣”。其次是博征。融会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抵牾者少”。他十一岁时便开始读资治通鉴,自26岁起,“阅书数万卷,手不辍录”,用功的程度让世人望尘莫及。第三是经世致用。他最反对空谈,“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他的学问是对晚明文化的反动,而清代学者的朴学传统,正是起源于顾炎武。做学问必须

4、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秉承“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顾炎武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认为“保天下”是普通百姓当仁不让的责任。清军南下,他纠合同志起义并守卫吴江,失败后幸而逃脱,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随行骡马驮着书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又只身北上,十谒明陵遍游华北,采访风俗搜集材料,研究边防和西北地理,垦荒种地结纳同道以图恢复。顾炎武强调“利国富民”,但又至死反清。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想把他招入自己的人才库,但是他拒绝了诱惑,软硬不吃,既没恃才傲物,趁机要个好价钱做官,也没志灰心馁遁身山林,做出世的大名士。统治者向来不把杀人当回事,尤其不在乎杀文人,偏偏对顾炎武,保持了最大克

5、制。直到他七十岁,仍然不忘拉拢引诱,他又一次义正词严拒绝,视死如归。“清学开山祖,前朝遗民心”,顾炎武不愧为清初学术界一位继往开来的大师。【课内挖掘】“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日知录中有关著书的这段话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自选角度,结合实际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角度让急躁的心平淡一些。【课外运用】示例:“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可见做学问,做出真正具有价值的学问是需要长时间的。司马公三十年著史记,曹雪芹十年作红楼梦,这其中凝聚着他们的血与泪,超绝的学者必使用超长的时间来成长。不可否认,求得一桩大富贵自古就是文人们读书的重要

6、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却大多没入名利场。孔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不甚赞赏为名利而做学问的行为。看淡了眼前的富贵,忘却了功名利禄,留得那颗菩提心,学问之门方可开。塞林格先生以麦田里的守望者轰动世界后却躲入乡下小镇,从此远离喧嚣。他在逃避什么?他在守望什么?那是一颗融于学术、融于艺术的心,那是一把打开精神之门的钥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如是说。让我们给学者们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亵渎的净土吧!莫急于让他们被浮名的心网套牢,莫让伊甸园化作失乐园。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纯净与人格的独立,不是名为专家、大师的锁链,不要束缚了学者们心灵的翅膀。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

7、全正确的一项是()A舛漏(chun)菑 (z)畲(sh) 潢潦(hun)B摭拾(zh) 剿袭(jio)绛紫(jin) 庾佞(nn)C无稽之言(j) 庶乎(sh)襟(jn) 裾(j)D名誉(y) 誊写(y)润身(rn) 刘挚(zh)解析:B项,“摭”读zh,“剿”读cho;C项,“裾”读j;D项,“誊”读tn。答案:A2从词性上分,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言”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无稽之言 B皆自成一家言C黄鲁直言 D故取诸子之言解析:A、B、D三项中的“言”是名词,言论;C项中的“言”是动词,说。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

8、裾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C泣孤舟之嫠妇D上称帝喾,下道齐桓解析:例句中的“襟裾”为名词作动词,只有A项中的“水”是名词作动词。B项中的“观”为动词作名词,C项中的“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中的“上”为名词作状语。答案:A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有益于将来C然则以文人名于世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解析:A、B、C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只有D项为定语后置句。答案:D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其中小有舛漏 舛:差错B多一篇之损矣 损:损失C士当以器识为先 器:器量D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奖:奖励解析:B项,损:危害。答案

9、:B6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有“有亡国,有亡天下”的论述。清末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论述归纳成八个字:“_。”答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711题。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而宋刘挚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

10、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欧阳永叔与学者言 B空同大以为不平矣C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D政事可以及物解析: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不平:古义,不以为然;今义,不公平或者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C项,一号:古义,一旦称为;今义,表示次序第一或等级第一位。答案:D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例句:而宋刘挚之训子孙A故取诸子之言 B乐道人之善也C无稽之言 D师道之不

11、传也久矣解析:D项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B、C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答案:D9下列句子中“焉”字可解释为疑问代词的一句是()A焉足重哉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A项中的“焉”是疑问代词“哪里”的意思。B、C两项均为兼词,D项为语气助词。答案:A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唐宋以来,文人增多的原因是:不是真正的文人,却自命为文人的人增多了。B刘挚认为作为一个士人,器量与见识是首要的。C扬雄反对的是华而不实的做法。D欧阳修的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仍是正确的。解析:D项,欧阳修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是

12、欠妥的。答案:D11翻译下列句子。(1)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译文:_(2)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译文:_答案:(1)原来是不懂得经学,也不通晓古今道理,却自命为文人的人太多了。(2)这就是扬雄说的“拾取了我的华丽形式,却没有汲取我的内在实质”。三、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廉耻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

13、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

14、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

15、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吾于辽东之事有感。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节选自日知录卷十三)注:兔苴:粗野。刍荛: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泛指乡野之人。金(q):金属

16、制的耳环。河壖(run):河边的空地。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弃礼义,捐廉耻捐:丢弃B若由此业自致卿相 致:招来,使来C羌性贪而贵吏清 贵:推崇,重视D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 率:一概解析:B项,“致”的意思是“达到,求得”。答案:B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解析:A项,“乃”,副词,就;副词,才。B项,“其”,语气副词,岂;代词,他的。C项,“以”,都是介词,把。D项,“于”,介词,从;介词,比。答案:C14下列各项中,全都说明“耻尤为要”的一句是()廉耻,立人之大节不耻则无所不为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

17、在小足以守矣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A BC D解析:是说明什么“弃礼义,捐廉耻”的时间之久。两句说明“贪”的危害。排除这三项即可。答案:A15下列对原文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A作者认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B作者认为夏商周三代以后,礼义廉耻就开始被抛弃。但是在那昏聩的时代,仍然不乏清醒之人,像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即为其一。C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引用了吴子尉缭子后汉书中的语言或故事,并由此对辽东之事生发感慨。D作者认为杜甫的诗句“安得廉颇将

18、,三军同晏眠”一句的“廉颇将”应为“廉耻将”,是杜甫对边关将领应有不贪之心和廉耻之行的呼唤。解析:D项,理解错误,原文有“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答案:D16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译文:_(2)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译文:_解析:第(1)句中有两个介词结构后置句和一个感叹句,这是翻译的关键点。第(2)句中注意反问句的翻译。答案:(1)可是在岁暮天寒时节松柏仍旧坚持到最后凋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众人都昏睡沉迷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没有特别清醒的人啊!(2)自古以来,边疆局势

19、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么?参考译文:五代史冯道传论的评论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纲纪,这四个纲纪不能伸张,国家就会灭亡。”说得好啊!管仲如此善于立论啊!礼、义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人如果像这样,那么灾祸、颓败、变乱、灭亡,也就没有不降临的了;何况身为大臣若是没有什么不贪取,没有什么不敢做的,那么天下哪有不混乱,国家哪有不灭亡的道理呢?可是在这四个纲纪当中,知耻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孔子在谈论士人的道理时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有羞耻之心。”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能将无耻视为最可耻的事,则终身

20、必能远离耻辱。”又说:“羞耻心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从事投机应变巧术的人,是没什么事情会感到羞耻的。”他们会这么说的原因,是由于一个人如果不廉洁,到了违背礼节损害道义的地步,那原因都是出自没有羞耻心啊。所以身为士大夫如果没有羞耻心,这可说是国家的耻辱。我看夏商周三代以后,世道衰退,正道也没落了,背弃礼义,舍去廉耻,不是一天一夜的缘故所造成。可是在岁暮天寒时节松柏仍旧坚持到最后凋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众人都昏睡沉迷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没有特别清醒的人啊!我最近阅读颜氏家训,其中有段内容说:“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曾经告诉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纪已经十七岁了,略微懂得一些书表奏

21、章,教他说鲜卑话,以及弹奏琵琶,也快要熟练理解了,凭着这些本事,去侍奉王公卿相,没有不疼惜他的。我当时低着头不回答。真是奇怪啊!这个人这样教导孩子!倘若用这种卑鄙的方式,去换取富贵,如果循着这样的学习过程就能够求得公卿宰相的高位,我也不希望你们这样做。”可叹啊!颜之推是因为没有办法避免,才在混乱的时局中做官,尚且说出这番话来,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军队,必须教军民知道守

22、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之有耻。当人有了耻,从大处谈就能战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如果有慈孝廉耻的习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了。”而太公对武王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因为有礼,所以列朝治军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难道还有欺凌平民、抢劫牛马,而对百姓实行残暴手段的么!”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教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他上等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金环八枚,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唤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的面前,(张奂)把酒洒在地上说: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那样,我也不让它

23、们进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重视财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么?我对辽东的事件不能无感。杜子美诗道: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有一种刻本作“廉耻将”。诗人本来的意思,未必想到这点,但我读唐书,讲到王佖做武灵节度使时,以前吐蕃人想造乌兰桥,每次在河边岸上事先堆积木材,都被节度使派人暗暗地运走木材,投入河流,桥始终没有造成。吐蕃人了解到王佖贪而无谋,先重重地贿赂了他,然后加紧赶工造成了桥,并且筑了小城防守。从此以后北方防御侵掠的战事就没完没了,至今还成为边患,都是由于王佖的贪财引起的。所以贪财的人作将帅便会边关到夜间也洞开着无人防守。懂得这个道理,即使是郢书燕说式的穿凿附会,或许也可以治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