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教学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其核心有三:一是、民主选举面面观,二是选举方式的选择,三是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本框内容的讲述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第一课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中,要着重讲清我国的选举方式的范围、各自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重点强调国家性质对选举方式选择的制约;在公民选举权的重要性中要引领学生分析“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 错误想法,从而明确选举权的重要性。教学的重点:我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
2、式。掌握及理解其关键就是明确采取这种选举方式的原因。二、教学目标与解析【教学目标】1、知道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2、知道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3、了解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4、理解公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目标解析】1、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即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即间接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2、直接选举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间接选
3、举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等额选举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差额选举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3、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4、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际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
4、要尺度。 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有高低的体现。三、问题诊断与分析经过前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之一。学生单纯善良充满激情,但面对复杂的生活,以他们目前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还不能完全正确判断政治生活中有哪些选举方式以及采用什么选举方式。因此确定本框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选举方式的选择。学生可能会混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要克服这一困难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这两者各自的优缺点。学生在理解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关系中,可能会产生困惑。针对这一问题要帮助学生分析二者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学生在理解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中,
5、可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问题。原因是刚接触四种选举方式,还没有深刻的体会。针对这种情况应举例说明不同因素对选举方式选择的制约。学生在认识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时,可能会陷入误区。认为“选举与我无关、选举是大人们的事”、“选谁都可以”等观点,清除这些误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辩证思维,全面地看问题,通过典型例题分析,让学生能准确判定选举权的重要性。四、教学条件支持为帮助学生辩证、全面地区分四种选举方式与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关系,清除认识误区,拟借助课件、板书等形式,列举典型事例,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五、教学过程设计自学:一、选举方式从选民角度看可分为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从候选人角度看可分为等额选举
6、与差额选举。二、选举方式的选择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和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2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三、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四、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公民要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投票。互学导学【复习导入】提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广泛真实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
7、权)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进行新课】课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民主选举面面观探究一: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5页材料,同时探讨问题:设问:1 镜头一和镜头二的选举方式有何异同?2、你能对这几种选举方式的意义和效果做出自己的评估吗?3、镜头三给了你哪些启示?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3)所以我们从选举人的角度
8、出发,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4)民主选举设计范围很广:人大代表的选举;村委会、居委会的选举;乡镇长的选举设计意图 根据这二个镜头,教材提出了二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竞选是差额选举的一种方式)。这几种选举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也存在局限性,因此,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公民要珍惜自己手中的选举权利。(二)选举方式的选择问题一:如何全面理解选举方式的选择?问题1:怎样正确区分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提示:从含义、优点、局限性、适用范围掌握)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9、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属于知识拓展类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一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二是为了降低理论难度。问题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10、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问题3、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及原因是什么?(重点)(1)是什么:我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为什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 例题1
11、、(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C )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A. B. C. D.(2)这种选举方式( A ) 能有效避免拉选票、贿赂和少数人操纵候选人提名也能简化选举方式,较大幅度降低选举的成本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能够使每个村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A、 B、 C、 D、例题2、下列选举方式中属于间接选举的有( C)A.某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 B.某村村民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C.某镇各位代表对镇长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D.某乡镇投票选举本乡镇的人大代表例题3、制约选举方
12、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C )物质生活条件 国家性质 选民文化水平 候选人的结构构成 A B C D例题4、我国目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的选举方式是( A )A、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B、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C、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D、差额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问题二、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探究二:张三:我听说隔壁西关村在选村委会主任时发生贿选现象,候选人老王承诺他当选后每人发500元。李四:我无所谓,反正选谁都一样。思考:1、从选民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因素有哪些?(能力、态度)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2、你是否同意李四的看法?为什么?【师生活动】1、教师活动:同
13、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2、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设计意图】巩固选举方式的选择知识,增强实践经验,归纳出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知识。教师总结讲评:(1)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2)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不同意李四的看法)A.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B.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
14、结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C.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所以,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例题1、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尺度是( D )A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面的民主权利多少 B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能力高低C选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识的多少 D是否积极参加选举,并认真行使选举权例题2、下列行为能够体现公民民主选举素质高的是:( B )A.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随便填选票B.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投出宝贵
15、的一票C.自己不是候选人,拒绝投票 D.谁给我钱、谁对我将来有利,就投谁的票 六、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选举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应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珍惜并运用好选举权,以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七、板书设计八、目标检测1、根据法律规定,县乡两级人大由选区实行直接选举。下列不属于直接选举优点的是( D )A、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B.能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C.有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D.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2、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
16、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同时,差额选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A )A、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B、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 C、可能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造成恶性竞争D、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3、选举是关系到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掌握的大事情。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 A )A.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 B.选举对象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府工作人员C.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 D.采用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4、下列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表述,正确的是( C )他们的任期都是五年 他们的产生都是实行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他们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他们是由公民直接参与选举产生的A. B. C. D.5、选举方式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之分。下列对这些选举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各有优点,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差别在于是否由人民当家作主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选举被选举人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