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35.70KB ,
资源ID:30769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76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包头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1.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细胞内氧气从叶绿体内运输至线粒体需要至少穿过 4 层磷脂分子层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时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所需要的物质C.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无关D. 颤藻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与其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1、蓝藻: 指原核生物中多种水生、光合、产氧的一类自养生物的总称,包括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2、像水分子这样,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

2、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类。【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氧气从叶绿体内运输至同一细胞的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即 8 层磷脂分子层,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时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所需要的物质,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可以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钾,B正确;C、被动运输分为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错误;D、颤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故选B。2. 已知每个细菌内的 ATP 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可利用下列所示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细菌的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荧光素酶可为上述过程中

3、 ATP 的水解反应提供活化能B. 该实验中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了光能C. ATP 中的 A 表示腺苷,由 1 分子腺嘌呤和 1 分子核糖构成D. 所测的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细菌的数量呈正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在细胞内不停地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详解】A、荧光素酶不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而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A错误;B、由题中所示原理可知,该反应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为了荧光的光能,B正确;C、ATP中文名为三磷酸腺苷,其中A表示腺苷,由1 分子腺嘌呤和 1 分子核糖构成,C正

4、确;D、该原理就是根据荧光的强弱来判断ATP的多少,从而判断细菌数量,荧光越强,说明ATP含量越高,从而说明细菌数量越高,故荧光强度与细菌数量呈正相关,D正确。故选A。3.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分化可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效率B. 衰老的细胞色素堆积、物质代谢变慢,但产生的自由基可能增多C. 细胞凋亡使得幼年个体正常组织中细胞数目保持相对稳定D.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1、衰老的细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

5、种酶的活性降低。例如,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人的头发会变白。(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4)细胞摸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详解】A、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B、细胞衰老的原因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衰

6、老的细胞色素堆积、酶的活性降低、物质代谢变慢,但产生的自由基可能增多,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理性死亡,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但在幼年个体中,细胞数目会增多,C错误;D、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D正确。故选C。4. 下列相关实验或操作过程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分离B.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

7、可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D. 人体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离心获取上清液,不适用于 21 三体综合征筛查【答案】D【解析】【分析】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2、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A错误;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植物细胞会失水,从

8、而出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现象,B错误;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错误;D、人体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离心获取的上清液中一般不含细胞,所以不适用于 21 三体综合征的筛查,D正确。故选D。5. 某研究小组对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三代人,其中 I1早年病故,老 人和子女均无法提供 I1的信息,II2表现正常。如图为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系谱图,其中“?” 代表情况不明。已知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1/1000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调查此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B. 无论

9、该病是何种遗传方式,图中女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都相同C. 若 1 号为患者,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D. 若 1 号表现正常,3 号与人群中正常个体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303【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病的发病率在足够大的群体中随机取样,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连续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女儿一定患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有交叉遗传现象、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详解】A、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且调查的数量要足够多,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A错误;B、设相关基因为A、a,若

10、该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5号为aa,则2、11号为Aa;若为显性遗传病,正常女性个体不含致病基因,基因型相同,均为aa或XaXa;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5号为XaXa,则2、11号为XAXa,B正确;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连续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女儿一定患病。若1号为患者,5号为基因杂合子,9、10号也会患病,C错误;D、1号正常,分析1、2、5号可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设基因型为aa,1号和2号的基因型为A_,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1/10000,可知a的基因频率(Pa)=1/100,PA= 99/100。故人群中正常个体中Aa:AA=(21/100 99/100

11、):(99/100 99/100)=2:99,因此人群中正常个体Aa的比例为2/101,1号、2号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3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子代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2/1012/31/41/2=1/606,D错误。故选B。6. 雄绿头鸭的羽毛有美羽和素羽之分,设定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雄鸭的羽毛性状,A决定美羽,a决定素羽。美羽雄鸭羽毛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雌鸭的识别,避免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而素羽雄鸭则有利于躲避天敌,不利于雌鸭的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经过足够长时间进化,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A基因频率大于aB. 经过足够长时间进化,近似鸭种少天敌

12、也少的地区,两种基因频率相当C. 绿头鸭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的原因是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 绿头鸭的素羽性状是在天敌作用下诱发A基因突变为a基因产生【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详解】A、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主要的种间关系是竞争,a决定素羽,不利于雌鸭的识别,因此a基因频率会降低,A基因频率会升高,A正确;B、近似鸭种少天敌也少的

13、地区,在个体生存能力方面,A、a控制的性状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基因频率比例相当,B正确;C、具有生殖隔离的物种不能交配,绿头鸭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的原因是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D、绿头鸭的素羽性状和美羽是等位基因,并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D错误。故选D。7. 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其中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强度下,该植物细胞的 O2释放速率。请据图回答:(1)图1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相关生理过程中,可发生该植物根尖细胞中的生理过程为_(填序号)。可采用_法对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分离。(2)图 2 中 bc 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在光照强

14、度为1000lx的条件下,每昼夜需进行不低于_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3)图2中若升高环境温度,则d点将_(填“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如果在 b 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5的含量将_(填“上升”、“下降”、“不变”)。【答案】(1) .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 . 纸层析 (2) . 光照强度 . 6 (3) . 无法确定 . 下降【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表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表示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表示光反应阶段,表示暗反应阶段,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图2中,a表示呼吸速率,

15、b表示光补偿点,d表示光饱和点。小问1详解】图l中表示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相关生理过程中,表示光反应阶段,表示暗反应阶段,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可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的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即。可采用纸层折法对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分离,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的不同而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有差异,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快。【小问2详解】图2中bc阶段,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由此可知,图2中bc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在光照强度为1000lx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15,呼吸速

16、率为5,只有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设每天至少需要X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则15X-5(24-X) 0,算得X6,因此在光照强度为1000lx的条件下,每天至少需要6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小问3详解】据图2分析,a表示呼吸速率,影响a点的环境因素主要为温度、氧气浓度等。若升高环境温度,酶的活性可能降低也可能升高,故b光补偿点的变化无法确定。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化合物的还原生成C5的量减少,而二氧化碳固定消耗C5化合物的量不变,故C5化合物的含量将下降。8. 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根中提取出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学物质,有人认为这种化学

17、物质是一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可以鉴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否是蛋白质的两种试剂名称。第一种试剂:_。第二种试剂:_。(2)为了探究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水浴加热后,如果 _,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_,则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该物质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且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现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设置 一系列等pH梯度的实验组,再参照(2)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预实验

18、。实验结束后,再在其中选择_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pH区间内,设置_,重复进行实验。【答案】(1) . 双缩脲试剂蛋白酶 . 双缩脲试剂蛋白酶 (2) . 甲、乙两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 . 甲、乙两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3) . 砖红色沉淀最少 . 一系列具有更小pH梯度的实验组【解析】【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小问1详解】可用蛋白酶鉴定该物质,若溶液变澄清,说明蛋白酶能将该物质水解,则该物质为蛋白

19、质;也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若颜色变为紫色,则该物质是蛋白质。【小问2详解】分析图示可知,若该物质是分解蔗糖的酶,则乙试管中的蔗糖能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两者都是还原糖),而甲试管中的葡萄糖不被分解,故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两支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若该物质是分解葡萄糖的酶,则甲试管中的葡萄糖被分解,乙试管不发生反应,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两支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小问3详解】要确定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自变量应是pH,需设置一系列等pH梯度的实验组进行试验。酶催化作用越强,则葡萄糖被水解的量越大,加入斐林试剂后产

20、生的砖红色沉淀越少,因此在其中选择两支试管砖红色沉淀最少的试管,设置一系列具有更小pH梯度的实验组,重复进行实验。【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及酶的特性,并结合蛋白质、还原糖鉴定实验分析该探究实验得出结论。9. 在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之间往往能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的结构,完成下表:结构特点描述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间期和_(时期)形成,前期出现,_和_(时期)消失四分体_期形成;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DNA与DNA聚合酶等形成的复合物其中的DNA聚合酶可催化_过程多个核糖体与_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同时进行_的合成,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21、【答案】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 . 有丝分裂后期 .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 脱氧核糖核苷酸形成子代DNA(或子代DNA的形成) . mRNA . 多条肽链【解析】【分析】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称为四分体。【详解】姐妹染色单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形成,前期出现,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称为四分

22、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DNA与D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开始进行DNA复制过程,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形成子代DNA。多个核糖体与mRNA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能够同时合成多条肽链。10.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衡阳水稻(2N=24)为非糯性水稻。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科研人员在非糯性水稻田中偶尔发现了两株糯性水稻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将这两株糯性水稻的花粉用碘液染色,结果发现它的花粉全呈橙红色,根据上述结果,他推测糯性是隐性性状,请问他

23、这种推理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2)若水稻的非糯性、糯性由 1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糯性为隐性性状。通过基因工程将小米的一个黄色素基因(B)导入基因型为Aa细胞的某一条染色体上,从而培育出黄色糯性水稻,该过程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已知含有 B 基因的水稻籽粒表现为黄色,没有 B 基因的水稻籽粒表现为白色。将黄色素基因(B)导入水稻细胞中后,可能会出现如图、两种情况。科学家利用该转基因黄色糯性水稻进行自交,通过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证明是上述哪种情况。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 ,则说明是第种情况。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 ,则说明是第种情况。【答案】(1

24、) . 不合理 . 若糯性是显性性状,这两株植物为纯合子,也可以出现相同的结果 (2) . 基因重组 . 非糯性黄色:糯性白色=3:1 . 非糯性黄色:非糯性白色:糯性黄色:糯性白色=9:3:3:1【解析】【分析】水稻(2N=24) 的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到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杂合子植株能产生两种花粉,且比例为1: 1,这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小问1详解】若糯性是隐性性状,则糯性水稻为纯合子,只产生一种花粉,经过碘液染色,全部呈橙红色;若糯性是显性性状,且这两株都是纯合子,也只产生一种花粉

25、,经过碘液染色,全部呈橙红色;所以根据花粉全呈橙红色,推测糯性是隐性性状不合理。【小问2详解】通过基因工程将小米一个黄色素基因(B)导入基因型为Aa细胞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培育出黄色糯性水稻(AaB)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已知含有B基因的细胞表现为黄色,没有B基因的细胞表现为白色,如果导入结果是第种情况,A基因和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发生基因连锁,故该植株产生AB和a两种配子,自交后代会得到AABB : AaB:aa=1 :2: 1,即非糯性黄色:糯性白色=3: 1;如果导入结果是第种情况,A基因和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该植株可以产生AB、aB、 A、a

26、四种配子,结合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会得到非糯性黄色:非糯性白色: 糯性黄色:糯性白色=9:3:3:1。11. 发酵食品加工中离不开微生物。例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离不开毛霉等微生物。(1)果酒的制作是利用的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请写出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_,在自然发酵过程中,利用的酵母菌是_。(2)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温度一般控制在_,需要不断通气的原因是_。(3)腐乳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佐餐食品,其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制作腐乳的原料中_(有机物)的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该成分分解成_。在用

27、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易造成_。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_配制而成,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左右。【答案】(1) . .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 . 3035 . 醋酸菌是需氧菌,在生活过程中始终需要氧气。 (3) . 蛋白质 . 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 豆腐腐烂变质 . 香辛料 . 12%【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醋酸菌是-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

28、成的。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小问1详解】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 ,在自然发酵过程中,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小问2详解】醋酸菌是需氧菌,在生活过程中始终需要氧气,如果氧气中断则会引起醋酸菌的死亡。制作果醋时温度控制在3035,时间为78d,始终需氧。【小问3详解】制作腐乳的原料为豆腐,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的蛋白酶将该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

29、度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易造成豆腐腐烂变质。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研究人员欲对拟芥兰叶片中某种蛋白质进行改造,使其能结合空气中微量的黄色炸药挥发分子,导致叶片产生特定颜色变化,从而有助于检测公共场所是否存在爆炸物。请回答:(1)科研人员从上述预期蛋白质的功能出发,设计_结构,然后推测相应目

30、的基因的_序列,最终人工合成出目的基因。(2)将目的基因导入拟芥兰细胞通常采用_的方法。首先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 _上,并最终整合到拟芥兰细胞染色体的DNA上。(3)在_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上述拟芥兰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诱导其产生_,最终形成转基因植株。该过程的原理是_。(4)在转基因植株附近放置_,从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出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转基因植株。【答案】 . 蛋白质#空间#三维 . 脱氧核苷酸#核苷酸#碱基 . 农杆菌转化 . TDNA . 无菌 . 愈伤组织 .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黄色炸药【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蛋白质工程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

31、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质工程特有的途径;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1)科研人员从预期蛋白质的功能出发,设计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然后推测相应目的基因的序列,最终人工合成出目的基因。(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3)在无菌条件下,将上述拟芥兰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最终形成转基因植株,该方法为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转基因植株附近放置黄色爆炸物,从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出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转基因植株。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