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11.87KB ,
资源ID:3076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768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2.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

2、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3.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4.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

3、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 皇帝制度B. 世袭制度C. 大一统制度D. 郡县制度5.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6.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4、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7. 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A. 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 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C.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 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8. 清朝明确规定:入值军机参与机密的军机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皇帝在选用军机大臣时,必须顾及社会舆论和臣工态度。材料意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 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B.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 导致了政治体制僵化D. 易于机要事务的保密9. 郡县制是

5、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来源:学_科_网A. B. C. D. 10.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11. 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利,只不

6、过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根据以上材料,科举制的确立()A. 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D. 选才标准越来越公平12.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7、13.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 地方无选官权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察举制的弊端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14.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 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 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 都

8、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15.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A. 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 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C.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D.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16.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废除移民禁令,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其主要目的是()A. 缓解财政压力B. 推动民族交流C. 促进农业发展D. 应

9、对边疆危机17. 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A. 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B. 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 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 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18.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A. 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B. 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

10、的原因C. 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D. 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19. 1900年6月,清廷以光绪帝名义向英、美、法等十一国宣战,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却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诏令,使列强没有入侵东南的借口。他们的理由是清廷的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矫诏”,胁持朝廷所下的“乱命”。据此可知()A. 汉族地主官僚抗清排满意识凸显B. 清朝中央政府威权下降C. 中央与地方开始出现分歧D. 地方督抚缺乏民族精神20. 中英虎门条约第六款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来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

11、地势,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拏,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表明()A. 清政府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 英国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C. 清政府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 英国攫取了在华的重大权益21.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注

12、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22. 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D.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23.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A.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兴盛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C.

13、 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24.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B.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25.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

14、。材料反映出()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26.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应包括()A. 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B. 宣扬理性主义C. 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D. 强调个人自由27. 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

15、赴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明代言官这些行为()A. 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B. 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C. 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D. 表明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28. 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罢黜百家的结果B. 科举制度的繁荣C. 民间书院的兴盛D. 宋明理学的影响29.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在传习和引用时,把后一句概括为()A. “三人行,必有我师”B. “天下健,

16、君子自强不息”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0. 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二、材料题(共40分)31. (共18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17、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 (“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

18、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 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8分)(3) 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分)(4) 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3分)32. (共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

19、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 (6分)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2)

20、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6分)33.(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

21、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王安石变法的法令实施目的。(4分)(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6分)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答案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345678910DBBDCBBACC11121314151617181920BBCDBDAABD21222324252627282930DDDBDABDCB二、材料题(共40分)31. (18分)(1)西周:分封制;秦朝:

22、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3分)(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8分)(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分)(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3分)32.(12分)(1)内容: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2分)心态:以天朝上国自居。(2分) 背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2分) (2)地位:屈辱的服从地位。 (2分)原因: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木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分)33.(10分)(1)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4分)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2分)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