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过关检测(十四)一、选择题1(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品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答案D解析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且材料没有论及活字印刷的效率,故A项错误;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应该是两宋时期,故B项错误;金刚经是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并不是最早印刷品,故C项错误;材料“在甘肃敦煌发现”“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图文浑朴凝重”说明由
2、于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故D项正确。2(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B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可知,中国古代医术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 ,这表明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A项正确。古代中国医术的主要追求是治病救人,B项错误;古代中国医术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C项
3、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古代医者人格的影响,而不是约束,D项错误。3(2019辽宁大连高二期中)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技()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B普遍吸取西方科技成就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答案A解析实验是近代科学的特点,“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都体现了明代科学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故A项正确。一本农政全书不能表明明代科学“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也不能体现“完全”突破了
4、只求实用的局限,B、D两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项错误。4(2019宁夏石嘴山月考)“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材料认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B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C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D普遍重视科学实验答案A解析材料“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强调实用技术而轻视理论提升,故A项正确,B项错误
5、;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排除。5(2019山东日照期末)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东晋南朝时期,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被塑造出来;唐末,诸葛亮从“名士”变成“名将”,后又变成了“智将”;宋元时期,诸葛亮被塑造成了足智多谋、用兵如神的“半人半仙”形象。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断被强化表明()A时代变迁导致人物形象远离史实B人物形象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标签C文学作品为适应民众口味而虚构D主流思想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从三国到宋元时期,诸葛亮军事才能不断被强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唐末、宋元时期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导致诸葛亮不同
6、的形象出现,故B项正确。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并不总是远离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适应民众口味的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不同时代背景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并未涉及主流思想对人们价值判断的影响,故D项错误。6(2019江苏南京六校联考)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关于下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B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C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D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对“宋四家”书法作品“度”“趣”“韵”“姿”的评价及图片信息可知,宋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故选A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
7、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故排除B项;书法艺术不能表现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追求,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宋代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各有特色,而不是得意忘形,故排除D项。7(2020江西景德镇盟校联考)清朝康乾“扬州画派”的画作里,郑燮的竹石具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李鱓的鹤担负着“唤起人间为善心”的重任,黄慎笔下的鬼则是一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神情。由此可知,他们的绘画()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B已经失去了文人画特质C强烈批判了现实的黑暗D满足了市民的精神需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任尔东西南北风”“担负着唤起人间为善心的重任”“有钱能使鬼推磨”可知,他们的绘画具有反映社会现实和勇于担当社会重任的责任感
8、,体现经世致用的精神,A项正确。文人画强调意境,他们的绘画体现了各自的思想和情趣,符合文人画特点,B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是风俗画的特点,排除。8(2019广西南宁高二期末)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答案C解析清代严格限制“商业”戏园,说明忌惮商业文艺影响其统治,“但朝廷禁令”还是“无法阻挡”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
9、为主的内城”,也无法阻挡“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说明市民文化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民族矛盾缓和,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早期启蒙思想,排除B项;当时文化专制仍旧盛行,排除D项。9(2019江苏盐城高二期末)“两弹城”指的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等杰出科学家都在此留下了足迹。他们的成就()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根本条件B改变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C是新中国走向强国的有力支柱D直接促成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答案C解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排除A项;中国在核能和航天领域的成就并未改变美苏对
10、峙格局,排除B项;“两弹一星”的成就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是我国走向强国的有力支柱,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时间是1995年,排除D项。10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答案A解析将教材编写权力收归中央体现出教育要符合国家思路、国家意志,故选A项。教材的编写与义务教育的普及无关,B项错误;“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等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对传
11、统教育思想的否定,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家的影响,而不是人民教育问题,D项错误。11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1977年8月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1982年底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据此可推知,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B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C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D改革开放急需科教人才答案C解析材料列举的是改革开放前后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故A项错误;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方针,故B、
12、D两项错误;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前后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及拨乱反正可知,这些大事件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故C项正确。12(2019山东临沂期末)1956年4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提出:“对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分开来。”这一言论()A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B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C反映了国内去政治化的潮流D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答案B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在艺术、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学术民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故选B项;强调政治民
13、主、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并不意味国内去政治化,排除C项;社会主义中国不可能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19山东济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统治者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条件,比如在关系民生的医学、农学等方面,兴办各类学校或者以各种宣传来普及相关知识。但同时,又在天文历法等方面,一直实行严厉的垄断措施,以杜绝平民与上天交通的权力。这样,人们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无法解释的问题,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深入论证,反而要为之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不仅在唐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努力与统治思想相吻合、相适应,从而使科学技术成为统治阶级恭顺的婢女,也在很大程
14、度上影响其发展的步伐。据王颜唐代科技与世界文明材料二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和六大紧急措施。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据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15、括指出唐代的科技政策并简析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与唐代相比,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答案(1)唐代政策:鼓励发展科学技术,但将其限制在有利于自身封建统治的范围内。历史影响:积极: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在天文学、农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并领先世界;有利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繁荣;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局限:使科技发展屈从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严重阻碍古代科技的进步,造成古代科技偏于实用,缺少系统性、理论性研究。(2)特点:坚持人民的立场(或强调服务人民利益);应用科技和理论研究并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尊重科技发展的独立性和规律性;鼓励群众性科研创新;顺应第三
16、次科技革命潮流。(任答三点)意义:促进新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国防建设,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了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水平。(任答三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唐朝统治者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条件但同时,又在天文历法等方面,一直实行严厉的垄断措施,以杜绝平民与上天交通的权力。从而使科学技术成为统治阶级恭顺的婢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的步伐”可知,唐朝鼓励发展科学技术,但将其限制在有利于自身封建统治的范围内。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关系民生的医学、农学等方面,兴办各类学校或者以各种宣传来普及
17、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农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有利于农耕经济的繁荣、封建统治的巩固等方面分析唐代科技政策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科学技术成为统治阶级恭顺的婢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使科技发展屈服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阻碍古代科技的发展,造成古代科技偏于实际,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研究等角度分析唐代科技政策的局限性。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可知,新中国科技政策强调服务人民利益,并且应用科技和理论研究并重;根据材料二“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可知
18、,新中国科技政策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和独立性;根据材料二“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可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并且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顺应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根据材料二“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可知,鼓励群众性科研创新。第二小问,根据上述问题中对新中国科技政策内容的作答,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新中国科技发展、推动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国防建设、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水平等方面分析新中国科技政策的意义。14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环境密切关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19、料一唐代文人在谈到“性命之道”问题时,“皆入于庄、列、老、释”,认为儒家之徒“不足以穷性命”。李翱指出:“圣人以之传于颜子,颜子得之,拳拳不失,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遭秦灭书,中庸之不焚者,一篇存焉,于是此道废缺。其教授者,唯节文、章句、威仪、击剑之术相师焉,性命之源,则吾弗能知其所传矣。”摘编自向世陵等宋代经学哲学研究材料二鉴于斯大林时期由苏联最高领导人裁决科学与艺术争论,并在文化学术领域扶持一派打击另一派的恶劣做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翱关于“性
20、命”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翱提出这一思想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并简述“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意义。答案(1)思想:儒家本来就有“性命”思想;孔子之道是“性命之源”;孔子、颜子、子思、孟子此一系为儒家正统;中庸一书承载着“性命之道”,但大多失传。原因:唐代佛道思想广泛传播,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形成强烈冲击。影响: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2)背景:斯大林文化体制的弊端暴露;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意义:推动了新中国科
21、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圣人以之传于颜子,颜子得之,拳拳不失”可知,儒家本来就有“性命”思想;根据“性命之源,则吾弗能知其所传矣”可知孔子之道是“性命之源”;根据“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可知,孔子、颜子、子思、孟子此一系为儒家正统;根据“中庸之不焚者,一篇存焉,于是此道废缺”可知,中庸一书承载着“性命之道”,但大多失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唐代文人在谈到性命之道问题时认为儒家之徒不足以穷性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佛道思想广泛传播,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形成强烈冲击。第三小问,结合理学兴起的背景得出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由苏联最高领导人裁决科学与艺术争论”可知,斯大林文化体制的弊端暴露;根据材料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第二小问,结合“双百”方针的影响得出: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