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44KB ,
资源ID:30749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74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统测历 史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第卷为必考题,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A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 C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维护强化王权的需

2、要2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B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 D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3春秋战国时期,为巩固边陲,设立带有军事功能的郡县。秦统一后,为强化对六国故地和边远地区的直接控制,置郡三十六,县八九百,郡县制正式确立。这一变化有利于A瓦解血缘宗法制度 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4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

3、告终。这表明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5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眷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級。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A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B宋代糊名和眷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D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6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

4、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A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7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大环境下,也曾出现过民主的因子。”下列最能体现“民主因子”的是A明太祖废除丞相 B唐代政事堂中“群相议政”C元朝设“流动的中书省” D清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8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

5、行政长官 C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9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极权统治得到强化10“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6、”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11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 任内阁制。这一改动 A利于制约总统专权 B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C有助于袁世凯称帝 D使宪

7、法背离了分权原则13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A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标志着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C宣告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彻底破产 D意味着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14“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15在国共合作

8、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共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A国共合作后中共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 B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C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D国共两党必将分裂16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中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A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 D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1719

9、37年2月,国共就红军改编达成初步协议。3月11日,国民党要求改编后的红军服从南京的“一切命令”。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材料表明来源:学科网A中共放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国民党没有真心共同抗日打算C国共两党都灵活务实调整方针政策 D国共根本立场和长远利益趋同 18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A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C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对抗战形势

10、作出了准确判断19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据此可知A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 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C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 D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20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中共领导核心地位最终确立C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 D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21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

11、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A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B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D雅典城邦具有开放和排外的双重性质22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那么买卖成交后,买受人可以据此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A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C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目的是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231694年,英王威

12、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 这表明英国当时 A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A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巩固中央集权与

13、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C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25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单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改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A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C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D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2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

14、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2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观经由各部部长一人副署,一旦政策或命令出了问题成是重大失误,内阁就要下台,执政党就要下野,这表明A总统权力受限制 B总统对部长负责 C议会对总统负责 D内阁对总统负责28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A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

15、制B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不利于统一的真正实现 C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D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29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B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30“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

16、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第卷 非选择题(一)必考题:共2题,28分,其中31题16分,32题12分。31. (16分)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18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17、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18世纪也被称作是“贵族的世纪”。材料二在18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183

18、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主编的英国通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6分)(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导致英国贵族政治越来越不合理?根据材料二,归纳1832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国议会制度的问题。(6分)(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4分)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如下表所示:年代口号1840-1849师夷长技以制夷

19、1890-189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1900-1909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10-1919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1930-1939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1940-1949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个年代或两个年代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二)选考题:共12分。请从2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33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材料 金熙宗继位后进行改制。1135年,熙宗仿辽、宋官制,兼采唐制,朝中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设尚书令,专管大政事,门下省和中书省长官皆在丞相之下。地方仍一国两制,既有依辽、宋旧制设立的路、府、州、县,女真族所在各地仍置猛安谋克,猛安比照州,谋克比照县。1138年,设立御史台,监督百官以强化皇权;颁布封国制度,强调贵族大臣封王授号,只是荣誉勋爵,并不拥有封地,以削弱分裂势力。根据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考辽宋之法,制成皇统制,统一了全国法律。熙宗改制显示出女真社会接受汉文化的历史趋势,也反映了金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迫切需要,加快了女真社会

21、汉化步伐,在金朝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不容低估。虞云国细说宋朝55:金熙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熙宗改制的原因和主要内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熙宗改制的影响。(5分)34(12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形容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 的支持力量。袁氏不同于一般的封建官僚,他是

22、从政治上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代表,在直隶、北洋任上,积极推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路线和政策,塑造了“锐意革新”的“一代强人”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形成“非袁不可”的心理。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当时资产阶级为了尽快统一全国,稳定社会秩序和免遭亡国,必须寻求与社会各阶级、各群体以至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平衡,实力雄厚的袁世凯遂成了维持“平衡”的“保护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加以评述。(6分)中山市第

23、一中学2017018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统测历 史 答 案选择题1D 2C 3C 4C 5D 6A 7B 8A 9D 10D 11C 12A 13B 14D 15A 16B 17C 18D 19D 20D 21D 22D 23C 24A 25B 26C 27A 28D 29C 30C非选择题31.(16分)(1)权力机制:国王和议会共享政治权力。(2分)主要因素: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限制王权;政党政治的兴起;责任内阁制的完善。(4分)(2理解:工业革命造就工业财富,工业资本家崛起;新的工人阶级人数众多,没有政治权利。(3分)问题:选举权狭小;议席分布不合理;选举方式腐败。(3分)(3)演变趋势:从

24、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权力重心不断下移。(2分)成功经验:和平、渐进;立法改革。(2分)来源:学科网32(12分)示例一: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

25、,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示例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的更替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上升,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伴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作出调整,中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也反映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

26、的根本保证。(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考生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并且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即可。评分说明:论题2分,史实6分,论证过程包括逻辑和结构给3分,结论1分)来源:学|科|网33.(1)原因:金朝统治的落后;唐、宋、辽政治制度的影响。(2分)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扩大尚书省的权力;地方上实行一国两制,女真族的旧制纳入路、府、州、县体系中;设御史台强化皇权;封国制度荣誉化,封王不拥有封地;制定并统一全国法律。(5分)(2)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强化了皇权;推动了金朝社会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回答1来源:学|科|网Z|X|X|K点2分,2点4分,3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34.(1)原因:资产阶级本体变化,江浙集团支持袁世凯;袁世凯的“强人”形象,为中外所推崇;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日益疏远;多方面力量所合成的“总力”向袁世凯倾斜。(6分,任答三点即可)(2)评述:袁世凯统治期间,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兴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袁世凯统治初期,政治环境较为宽松,政党政治有所发展。但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镇压革命,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6分)来源:Zxxk.Com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