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15.50KB ,
资源ID:30747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74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基础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基础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基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山东济南一模)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A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C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晋国将“公田”赏作“私田”,鲁国“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材料反

2、映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只是经济改革的一方面,同时维护统治才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故C项错误;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2(2019福建质检)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从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

3、,故选B项。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西周尚未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排除C项;周初,士农工商四民体系还未形成,且材料只反映了手工业者,排除D项。3(2019福建莆田一中期末)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已瓦解 B地主阶级实力上升C土地兼并严重 D工商食官政策破坏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分封制并未瓦解,排除A项;根据“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可知“他们”并非地主阶级,排除B项;战国时期是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时期,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特殊群体指

4、的是战国时期的工商业者,说明当时的工商业开始摆脱政府的控制而有所发展,故选D项。4(2019浙江温州适应性测试)下图所示耕作技术出现于()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唐代答案D解析由图中耕犁的形式可知,这是曲辕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出现于唐代,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出现的犁耕、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东汉时期的一牛挽犁都是直辕犁,故A、B、C三项错误。5(2019湖南郴州一检)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摩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 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耕作技术有

5、明显进步 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答案A解析材料中农业耕作技术的采用,目的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出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与前代的对比,不能说明明显进步,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指出生产资料投入的多少,排除D项。6(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西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孝惠、高后时,又“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A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B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 D致富成为社会时尚答案A解析材料中“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

6、以困辱之”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这是为了稳定刚建立的汉政权;材料中“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即松弛了对商人的法律、赋税,“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说明汉统治者的政策促使汉的经济发展。综上分析可知,汉初统治者的政策是以稳定与发展为要务的,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政策摇摆不定,排除B项;重本抑末政策失败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致富成为社会时尚的结论,排除D项。7(2019安徽皖江联考)据史载,屯田制始自西汉文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屯田制逐渐流行开来。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各

7、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不属郡县统辖。据此可知,屯田制的流行()A使被抛荒的土地与劳动者重新结合B促进了井田制的恢复C目的是抑制封建庄园经济的扩张D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可知,屯田制有利于抛荒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故选A项。井田制是先秦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发展,所以屯田制不是促进井田制恢复,排除B项;屯田制实行的目的在于恢复农业生产,而非抑制封建庄园经济的扩张,更不会加速自耕农的破产,排除C、D两项。8(2019湖南株洲一检)隋文帝开皇三年(58

8、3年)推行“大索貌阅”,按户籍登记的年龄和本人真实外貌进行核对,以防止诈老诈小,此种政策被唐代继承并完善。据此可知,“大索貌阅”的主要影响是()A导致了隋朝速亡 B削弱了豪强势力C提高了政府效率 D增加了政府税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初年,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极为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大索貌阅”政策颁布之后,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故选D项。“大索貌阅”措施实行于隋朝初年,不是隋亡的原因,排除A项;“大索貌阅”主要目的在于检索隐匿的劳动力以增加政府收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豪强势力,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大索

9、貌阅”与提高政府效率无关,排除C项。9(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下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长江以北长江以南中唐以前中唐以后中唐以前中唐以后982923938A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B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方C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D唐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唐以后,长江以北地区灌溉工程数量减少,长江以南灌溉工程数量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唐以后,北方战乱频繁,政局混乱,灌溉工程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南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江南农业超过北方,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B项;表格数据涉及长

10、江以北和长江以南灌溉工程数量的变化,无法推断出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排除D项。10(2019北京东城期末)以诗证史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下列诗句中可用来佐证中国瓷器发展的是()A越毂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B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C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D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答案C解析“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是赞美青花瓷,故选C项。“越毂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可佐证纺织技术的发展,排除A项;“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可佐证纺织技术的发展,排除B项;“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可佐证冶金技术

11、的发展,排除D项。11(2019炎德英才大联考)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艰难D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答案A解析材料“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反映了政治军事因素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12(2019福建泉州单科质检)宋太宗谈到井田制时曾说要“终当行之”,并说虽然不可能立刻恢复它,但要“因时创法”。理学家张载、程颢和程颐等都对井田制予以高度评价并力主恢复它。据此可知,北宋

12、()A均田制破坏严重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货币地租的盛行 D农业经济走向衰退答案B解析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从材料反映的宋朝君主和知识分子对井田制给予高度评价来看,说明宋朝时期土地集中现象突出,社会矛盾尖锐,因此统治者试图通过国家掌握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故选B项。宋朝时期没有实行均田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货币地租”,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13(2019山东烟台一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这表明南宋“营田”的实

13、行()A有效缓解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导致了税收政策的改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营田”的实行使流亡的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资料,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进行,这有利于减少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因此C项正确。营田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租给农民,不会缓解土地兼并,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不是商品经济,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营田”的实行稳定了社会秩序,并未体现税收政策的改变,D项错误。14(2019贵州37校联考)北宋仁宗时,有人指出:“朝廷以朔方

14、为根本之地,御备戎虏,取材用以馈军师者,惟(河北)沧(州)、(山东)棣(州)、(山东)滨(州)、(山东)齐(州)最厚。”如滨州仅马家庄镇,每年商税额即达5186贯,年商品交易额达25万贯。这反映出()A少数民族袭扰冲击了北方经济B商税严苛影响了北方经济发展C全国经济重心尚未向南方转移D北方经济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答案D解析材料“朝廷以朔方为根本之地,御备戎虏,取材用以馈军师者,惟(河北)沧(州)、(山东)棣(州)、(山东)滨(州)、(山东)齐(州)最厚”表明北宋时期国家边防的军事费用主要来源于北方,说明北方经济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少数民族袭扰”“商税严苛”,排除A、

15、B两项;唐朝安史之乱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项“尚未向南方转移”表述错误,排除。15(2019河北保定摸底)下面是南宋临安茶馆信息表(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南宋时期茶馆()A分布过于集中 B管理比较规范C运营方式丰富 D服务对象单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黄尖嘴蹴球茶坊以蹴球为主要娱乐项目”“王妈妈茶肆有艺人说唱演出”,表明茶馆运营各具特色,方式多样,故选C项。根据材料“太平坊平康诸坊中瓦内市西坊南”可知,茶馆分布散落坊间,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茶馆运营规范,排除B项;根据材料“黄尖嘴蹴球茶坊以蹴球为主要娱乐项目”“王妈妈茶肆有艺人说唱演出”可知,茶馆实际上照顾到了不同对象的娱乐审美需求,排除D项。1

16、6(2019陕西西安质检)宋代都市繁华,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深巷明朝卖杏花”反映出宋代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界限,故选A项。B项反映宋代的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与材料“分散于宅屋之间”不符,排除;C项反映出城市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与材料强调宋代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界限不符,排除;D项

17、出自白居易的卖炭翁,反映出唐代的市管理严格,与材料不符,排除。17(2019天津和平区一调)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征舶税、收舶货等。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由此可见,宋元时期()A严格限制海外贸易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D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元时期,政府通过设立管理机构、制定法律等措施对外贸进行有效管理,规范民间海外贸易行为,故D项正确。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材料未体现政府限制海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

18、未涉及国内贸易,排除B项;“开始”说法有误,排除C项。18(2019全国卷)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大商人的资本远远超过明朝,反映了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C项正确。清代商人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A项错误;清代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开始”说法错误,D项错误。19(2019天津河东区一模)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

19、“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贾”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穑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A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D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通文义的商贾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穑的公子的地位一样”可知,当时商业和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传统抑商观念受到冲击,并未体现家训对封建伦理的灌输,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20、,D项错误。20(2019北京模拟)明朝有人这样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了当时()A商品流通范围扩大 B海外贸易逐渐兴盛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日夜商贩而南”“日夜商贩而北”可知,当时南北货运发达,商品流通范围扩大,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及中国的海外贸易,排除B项;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已经完成南移,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及货币经济,排除D项。21(2019百师联盟卷联考)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佃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

21、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答案D解析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说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较为松弛,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无法体现“普遍存在”雇佣关系,排除A项;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但经营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把南北方农业的情况作对

22、比,无法得出“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排除C项。22(2019山东日照期末)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时变为“湖广熟,天下足”,17世纪后江南地区成为缺粮区,18世纪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这表明江南地区()A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 B工商业获得较大发展C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D经济结构日趋单一化答案B解析材料“17世纪后江南地区成为缺粮区,18世纪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不再以粮食种植为主,说明工商业获得较大发展,故B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江南地区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场的影响,故C项错误;江南地区不再以粮食种植为主,不能体现经

23、济结构日趋单一化,故D项错误。23(2019河北邯郸期末)据清朝仁宗实录记载,闽皖商人为图便捷省费,在贩运商品到广东出口时,将原来经庾岭的内陆运输改为海道运输,而嘉庆帝以会使内河“关税减少”为由,下令商人仍“由内河过岭行走”,否则将没收商品并治罪。此规定()A不利于当时的出口贸易B表明清政府调整对外政策C限制了商人的经商范围D说明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闽商海道运输影响政府内河税收,政府强令恢复原道,禁行海道,结合所学可知,海道封禁强化了闭关锁国,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未涉及调整对外政策,排除B项;政府下令改道与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无关,排除C项;D项材

24、料无从体现,排除。24(2019山东菏泽一模)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C促进了文明交融发展 D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答案C解析陆上丝绸之路“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说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交融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判断是否属于较高级的文明形态,A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经

25、济交流,不是塑造独有文化特色,也没有缔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B、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25题2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共52分。25(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因小农生产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田野被开垦出来,促使人们在水利建设中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所谓“井田废,沟洫堙,水利所以作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夏、商、西周时代,农田水利主要以排为主,灌为次。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新出现的水利工程着重于拦洪蓄水,实现人工灌溉。这与禹治水后积水有了很大消退,同时与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干旱较为严重有密切的关系。摘编自郭松义水利史话材料二公元6

26、05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调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摘编自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材料三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

27、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2014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摘编自南水北调工程大事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水利建设的变化及原因,并说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背景。(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施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6分)答案(1)变化:从平息洪水到人工灌溉。(2分)原

28、因:古代农业的发展,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变化。(3分)积极作用:改善生存环境;保护小农生产。(4分)(2)背景:隋统一全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前朝修建的水利工程,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隋炀帝致力于政权的巩固和发展。(5分)(3)意义:解决北方缺水问题;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6分,任答三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因小农生产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田野被开垦出来新出现的水利工程着重于拦洪蓄水,实现人工灌溉气候的变化”,从治水策略、农业发展及气候环境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改善生存环境及保护小农经济

29、等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调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并结合所学,从隋朝统一、前代基础、加强区域联系及隋炀帝个人抱负等角度分析阐述。26(2019福建泉州单科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中,赵昂欲害死张权,掏出银子来放在桌上,就换来巡捕杨洪“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中,老仆阿寄通过经商获利,重振主母家业,且勤谨自守,获得了乡人的尊重,还获得朝廷旌表,明史将其事载入孝义传而名垂青史。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

30、百宝箱中记载:“甲在舟中,看了千金,转忆十娘,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能让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百宝箱”,写尽了对公子贪图千两白银的嘲讽。摘编自明代中后期冯梦龙编选的“三言”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上述故事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明朝重大历史现象,并评析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析准确全面)(12分)答案(示例)情节:经商获利得到乡人的尊重,还获得了朝廷旌表。(2分)历史现象: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2分)评析: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大量流通,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从商的人越来越

31、多;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反映市民需求的通俗读物小说得到大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老仆阿寄因忠贞、重义而经商成功,得到朝廷的认可,被列入孝义传,肯定人的正当收益,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出现松动。(8分)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必须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然后对历史现象进行评析,尽量做到准确全面。根据材料信息并概括归纳,可以看出材料共呈现三个情节,即“赵昂换来巡捕杨洪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老仆阿寄通过经商获利获得了乡人的尊重,还获得朝廷旌表”“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百宝箱”;然后结合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对三个情节进行解释说明。如

32、老仆阿寄这一情节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可以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思想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等角度来说明。27(2019河北张家口八校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绾青瓷馆前言材料二万历年间的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景德镇是“天下窑

33、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年间的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11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9分)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8分,任答四点)影响:

34、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分)(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的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6分)不能说明。(1分)原因: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2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表述了浙江地区在东汉、唐朝五代、北宋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古代浙江制瓷业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中“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可以看出,浙江制瓷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根据材料一中“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可知,浙江制瓷业产品种类繁多;根据材料一中“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可知,浙江瓷器走向世界。制瓷业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的手工业之一,它的发展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二中“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可知,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并出现了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及雇佣关系的产生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