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81.50KB ,
资源ID:30644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64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11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11 WORD版含答案.doc

1、学业分层测评(十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圣人无常师 常:一般的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知道【解析】B项,常:固定的。【答案】B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那么。C项,均为介词,向。D项,介词,相当于“于”,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反诘语气。【答案】C3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20880092】A不拘于时 B师不必贤于弟子C何陋之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2、之强【解析】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与题干中的句子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答案】C4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20880093】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C第2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

3、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解析】C项中“从正面论证”应该是“从反面论证”。【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问说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徽,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

4、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

5、,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非问无以广识广:广阔B所谓交相问难 难:诘问C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智慧D夫子贤之 贤: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解析】A项,广:增加。【答案】A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20880094】【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项,介词,把。C项,代词

6、,自己的;代词,他们的。D项,所字结构。【答案】C7下面全都属于“是己而非人”的一组是()【导学号:20880095】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学有未达,强以为知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A BC D【解析】是好问者的表现;是不好问者的原因;其余都是“是己而非人”的表现。【答案】B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作者举孔子、舜等古人的例子,是用来说明“问”是古圣先贤的美德的。C作者认为今人不好问的原因是今人所学的并不是“古人之学”,所喜爱的

7、也不是“古人之好”。D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韩愈师说的影子,因而有明显的抄袭的痕迹。【解析】D项,“抄袭”的说法不妥,应为模仿。【答案】D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译文:(2)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译文:(3)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译文:【答案】(1)(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2)圣人所不了解(的事

8、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3)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向道德才能低的人询问,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参考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

9、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的争辩它。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认为自己对,别人

10、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勉强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

11、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道德才能高

12、的人可以向道德才能低的人询问,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10每逢佳节,许多同学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新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请根据要求,给两张贺卡各写一段话,每段文字都要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段不超过60字)(1)写给曾经开导过自己的老师:(2)写给和自己闹过误会的同学:【解析】节日贺卡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而言,

13、语言内容必须要注意场合、礼貌,要符合双方的身份。根据本题要求,还要讲究文采,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示例)(1)老师,在我失意的时候,您像柔和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您的教导如一缕春风,吹散我心灵的阴霾,感谢您,亲爱的老师。(2)让爱的扁舟越过误会的冰川,到达你心灵的彼岸。让我们抛开“误会”的背包,乘着友谊编织的小船去遨游吧!11根据下面的辐射图,围绕“报答”写一段文字,不少于60字。要求:至少要用到图中的两组对应关系;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言流畅,有文采。【导学号:20880096】【解析】此图中心话题为“报答”,所给的人物关系有“父母”“老师”“恩人”,所给的“社会”

14、“大自然”为一组,“财物”“精神”为一组,可以选择“老师”或“父母”,然后运用比喻手法,和“自然”联系,解析“报答”的内涵。【答案】(示例)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阳光给予花儿营养,花儿以盛开相报;人们给予大树水分,大树以荫凉相报。假如父母是天,那我便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我要驱赶乌云,让天空永远蔚蓝;假如父母是大地,我就是那棵小草,我要越长越茂盛,为大地增添一片绿色。12(2015山东高考)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不改变原意。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解答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答案】(示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