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计24分。12006年6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随州市的兰草生长面广量大,品种繁多,品位较高,被誉为继日本、韩国之后的第三大兰草产地。兰草资源虽然让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可自身却面临巨大的危机。“地毯式”的扫荡,掠夺性的无序滥采,使兰草资源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这个事实说明A自然资源是多种多样的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C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牺牲自然D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22006年7月2日深圳特区报报道,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
2、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一度占了上风。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2006年7月1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A地理环境、人
3、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4漫画告诫我们A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B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C必须解放人的思想去改变规律D要认识到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5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笨手笨脚去西天取经的猪八戒已经是过时的老黄历了,现在的八戒未必不会打猴拳,未必不会教授猴拳。这是因为A运动是物质在运动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C事物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D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7
4、在高速运行的神舟六号轨道舱内,航天员聂海胜与费俊龙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8200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客观地说,有的领导干部也确实把问题的症结认清了,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了,在认识的层面展现了应有的领导水平。但要求了不等于落实了,规划了不等于实施了,指出了不等于解决了。求真了还要务实。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材料中的“求真”是指A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C找出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D探究生命的起源9哪里失去
5、了求真务实,哪里必然丧失生机,遭遇厄运,受到惩罚。这是因为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B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C规律能够被人们把握和利用 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0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112006年7月18日,成都市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组织人员在邛崃、龙泉驿、青白江、新都、彭州等地进行人工增雨作业,随着增雨炮弹的升空,成都市区及周边都下起了中到大雨,终于给数日持续高温的成都带来了阵
6、阵凉意。这说明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D人们可以把握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2连日来成都高温不下,市民都期盼来场大雨退凉。为此成都周边的45个人工降雨炮点早已做好准备,24小时待命,只等天气条件一成熟,便放炮催雨。但一直等了一个星期,才等到了充分的降雨云团。这表明A人们不可能真正地认识自然界 B自然界是客观的C自然界和人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D离开人的影响,自然界才具有客观实在性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32006年6月20
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沙尘暴的成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包括人为因素的作用: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式的利用、水资源滥用等。沙尘暴的治理要因地制宜,根据生物气候带的特点,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这启示我们A只能认识自然,不能改造自然 B必须懂得自然界的物质性C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应尊重自然规律142006年5月26日人民网载文指出,中国农业目前依然是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小农经济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
8、历较长的时间逐步演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D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5地理学家对新疆哈密茫茫戈壁中奇特的、规模浩大的雅丹地貌群的野外考察,揭开了这片死亡之地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的神秘面纱。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和始祖鸟化石,地理学家推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森林。此后又发现了大量的时间更为久远的珊瑚化石,依据珊瑚的生活习性判断,它应该是生活在水深不超过200米、水温在18摄氏度以上的热带浅海域中。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 科学家在不断地探究自然之谜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9、式 C事物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162006年6月,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疫苗研制和诊断技术研究取得突破。三种新型禽流感疫苗研制和一项禽流感诊断技术研究获得成功。上述事实说明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17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如不得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 B规
10、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D规律和规则是有区别的三、简答题(9分)182006年7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郭川乡宋川村位于半干旱浅山区长期以来,这里干旱少雨,条件严酷,群众吃水难、发展难的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这个村开始实施“母亲水窖”项目工程,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此后宋川村以“母亲水窖项目为核心,发展庭院经济、果园“一室六配套”和养殖业,2005年底,这个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960元提高到2200元。 (1)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中的哲学道理。(4分) (2)分析宋川村实施“母亲水窖”项目工程的正确性。(5分) 四、辨析题(1
11、1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19背景材料:2006年7月17日下午,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海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已经造成至少357人丧生,160多人失踪,35万多人无家可归。辨题: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五、论述题(16分)202006年7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过去,我们在发展问题上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有时甚至违背规律,搞“一刀切和“想当然”。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12、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以及违背规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为什么?(8分) (2)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8分)附答案: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1D。A不合题意。BC观点不正确。2D。AB否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应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联系,故C排除,D人选。3A。B不是哲学依据。CD不符合题目要求。4A。漫画的寓意是讽刺某些人没有从实际出发,故A应选;B不符合题意;C错在“改变规律”;D不是漫画告诫我们的内容。故BCD不选。5B。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在运动,
13、并不是强调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故A不选。事物存在着相对静止,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故CD错误。6B。成语的意思是物质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故弃A而选B。C错在“惟一”。D是运动的含义,不合题意。7C。AB观点错误;D不被材料说明。8A。9D。ABC观点虽正确,但不是原因。10A。BD观点错误。C不是哲学道理。11D。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B不合题意。C观点不正确。12B。A是不可知论,CD观点错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3BCD。A不符合实际,是消极态度。14CD。A与题意无关。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5BD。A不是哲理。C观点不正确。16ACD。B不符合题意。17A
14、BC。D不为材料所说明。三、简答题(9分)18(1)材料体现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分)(2)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宋川村根据自己位于半干旱浅山区,干旱少雨,群众吃水难、发展难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一现实,实施“母亲水窖”项目工程,发展庭院经济、果园“一室六配套”和养殖业,提高了群众收入,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5分)四、辨析题(11分)19(1)自然界是物质的
15、,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如飓风、火山爆发和地震等,人们是无法抗拒的。(5分)(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就能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分)(3)辨题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五、论述题(16分)20(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所以,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以及违背规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8分)(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只有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我们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