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中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创作实践中对情景交融的追求,贯穿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这种追求萌芽于先秦,六朝时获得进一步发展,唐代达到辉煌的顶峰,并且再以后的宋、元、明、清一直得到了自觉的继承和延续。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追求情景交融的创作现实进行了不断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说,要点如下:其一,情景应兼备。一片诗作如果单纯言情而不借助景物来抒发,便易流于直白浅露;若专注于描摹景物而缺乏真情实感,则会出现盲目堆砌的现象。因此,有情无景,或有景无情,都会破坏诗歌的表现力,危机诗歌的艺术生命。其二,情景须
2、交融。一首诗歌有景又有情,并不等于就是成功之作。假如情景两分,各不相关,那么二者都将丧失自身存在的意义。情与景的交融,对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景因与情交融而获得了内在的精神价值,并确认了自身的艺术意义;情则因与景交融而得到了最佳的表现符号和传达载体。显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其三,以情为主导。情与景在诗歌中要交融,必须以情为主导,景则应服从于情。自然景物进入诗歌作品,实际上已经过了诗人感情的选择和重塑,已受到感情的浸润,从而心灵化了。景物的艺术生命完全是由情感赋予的,景物的具体形态和风貌更直接受到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对情景交融的不懈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西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相对立
3、的一面所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对二者沟通一致、调和互补的一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在深层本质上是相通的,甚至是同一的。当然,儒道两家具体的着眼点并不相同。儒家强调以自然现象迎合人的精神需求和道德意识,而道家则强调“道”为万物本源,人与自然均为“道”的物化。儒家是以自然合于人,道家更讲究人合于自然。中国人对自然山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容易与自然景物建立起正面的审美关系。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发展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显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当人突破了物质与精神的束缚,实现了相对的自由时
4、,就会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与西方人单纯讲“移情”不同,中国人在解释这种审美关系时,特别注重其双向交流和沟通的属性。一方面是自然景物触动诱发人的主观感情的积极活动,另一方面是人以自身的情感世界去把握自然景物,使自然景物成为情感交流的特殊对象,并最终被情感所驾驭。前者从物到心,其结果表现为人的感情在自然景物刺激下的勃兴;后者从心到物,其结果则表现为自然景物的感情化。在这里,物的内化与情的外化双向作用,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审美感兴。诗歌作品中的情景交融,正是审美感兴“心物交融”的艺术升华。(摘编自汪又红试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
5、代诗歌情景交融的实践萌芽于先秦,经过不同阶段发展成了重要的诗歌传统。B. 兼备、交融及情为主导三个方面严密地构建了中国古诗中情景交融的完整学说。C. 文化氛围对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总结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D. 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建立在感兴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从情景交融的创作实践出发,逐层深入,遵从了人们认知事物的逻辑顺序。B. 文章采用了对比、类比的论证手法,从文化和审美两个层面论证情景交融的中国特色。C. 文章以“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为前提,论证情景交融与儒道两家思想之间的关联。D. 文章指出理解“审美
6、感兴”的机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理论的不断深化离不开情景交融的具体实践,这表明实践比理论更重要。B. 中国人对自然山水有着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原因在于“情景交融”诗歌风格的影响。C. 面对近似的春景,杜甫如果“情”有不同,笔下诗“景”的形态和风貌也会相应有变化。D.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景交融,注重双向交流与沟通,这比西方的“移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答案】1. B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
7、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严密地构建了中国古诗中情景交融的完整学说”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原文说的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说”,并且“情景应兼备”“情景须交融”“以情为主导”是学说的要点,因此并不能说“严密构建了”“完整学说”。故选B。【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确定其表述正确与否。B项,“文章采用了对比、类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文中没有使用类比的
8、论证手法。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未然说成已然,因果颠倒,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等。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再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项,曲解文意,“这表明实践比理论更重要”错误。原文开头说“在创作实践中对情景交融的追求,贯穿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从全文来看,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理论的不断深化离不开创作实践中对情景交融的追求,但并不能由此得出“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的结论。B项,因果倒置,“原因在于情景交融诗歌风格的影响”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
9、三段,原文说的是“中国人对自然山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发展的”,应是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影响了诗歌中情景交融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D项,“这比西方的移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与西方人单纯讲移情不同”,没有提到“更具有艺术表现力”。故选C。【点睛】第2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
10、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旅行家徐威在许永永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旅行家而不是科学家的时候,我们都愣住了。事实上,我们连旅行家是什么要干什么都不知道。老师站在讲台上,饶有兴趣地问,许永永你为什么想做个旅行家?许永永大声说,因为杨镇的天空实在是太小了。那时候,我们读小学五年级。在我长大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坚持认为,许永永说出的那句豪言壮语,包括我在内,我们班五十八名同学,没有一个人懂。后来我们把许永
11、永叫做“旅行家”,一个带着嘲笑意味的外号。我们问,旅行家,什么是旅行家啊?成天去旅游么?许永永用脏兮兮的手从书包里取出一张破旧的地图,摊开后,用食指指着说,我要去这儿,这儿我清楚地记得,许永永指了八九下。他把整个世界都指完了。许永永说完,我们便都不说话了。那时侯,我去到最远的地方,也仅仅是几十里外的县城。升了初中后,我一直和许永永同班。初一那一年,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那天,许永永在课堂上念他的作文: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旅行家,我要走遍全世界当时我们已经知道七大洲和八大洋,所以我们笑得更加理直气壮。马晓波起哄说,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吗?你能走得完?你怎么去?骑着猪去吧!而后是哄堂大笑。我
12、没有笑。课间十分钟去上厕所的时候,我对许永永说,我觉得你能行。他说,我知道,我一定能行的。在一个红霞满天的黄昏,许永永悄悄把我拉到操场上,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破旧的地图,说,我一定能成功的。你看,这儿。他指着亚洲板块说,我先把亚洲走完,再去其他的地方。我说,亚洲也很大啊。他指着雄鸡状的中国说,没关系,一个一个来,我先把中国走完。我说,中国也很大啊。他说,没关系,一个一个来,我先把江西省走完。我说,江西省也很大啊。他说,没关系,一个一个来,我先把赣州市走完。我还想再说,却突然停住了。我似乎在那一瞬间,领悟到了许永永无比澎湃的内心。我说,你先把杨镇走完吧。许永永眼睛又亮了起来,说,是啊!我已经走遍杨
13、镇所有的村庄了。我接下来就要走出杨镇啦!说完他又从裤兜里掏出一张草稿纸,摊开给我看。他说,这是我自己画的,杨镇的地图。他说,以后我要画无数张地图,把我去过的毎一个地方都画成地图。这是第一张,你是第一个看这张地图的人。我深吸了气,在那一刻,感觉到一种光荣降临到我身上。整整初中三年,从来没有同学叫许永永的名字,我们都叫他旅行家。但他一点儿都不在乎。我也叫他旅行家,不过我觉得我叫的旅行家和他们叫的不一样。这一点,许永永知道。许永永每天都在跑步。他跟我说,要做旅行家,必须要有个好身体。于是,他早上绕着学校边的公路跑,跑到变电站再跑回来。一来一回,大约十公里。下午他就在操场跑,一圈一圈,直到天色暗下来。
14、马晓波笑他,说,看,我们的旅行家看来要跑完全世界啦!环游世界的梦想尚未实现,许永永已经连续三年夺得我们学校的长跑冠军。在初三那一年,他破了记录,是市里的长跑纪录。县里的高中来人了,说许永永你不用考试了。我们知道,这是特招。当时,我们全班都轰动了,连一直取笑他的马晓波,看着许永永的时候眼里也流露出羡慕。初中毕业之后,我顺利考上了高中的重点班,之后上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我与许永永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我总能收到许永永的信件,信封里面总有一张手绘的地图。偶尔还有几张相片,在海滩裸露上身的,背着大背包徒步行走的,站在长城上的,在黄沙大漠里的,骑马大草原上的地图上出现的地名离杨镇越来越远,远到我必须
15、去查资料,才能知道许永永是在地球上的哪一个角落里留下的脚印。最近的一封信里面是一幅精心绘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小点。看着地图,我仿佛看到这一个个点都是许永永黝黑的激情澎湃的笑脸,它们焕发着如同太阳一般耀眼的光芒。在地图下方,许永永写了一句话:我马上就要走出中国了,勿念。(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杨镇的天空实在是太小了”,这既是许永永对老师问他为什么做旅行家的正面回答,也暗示了他对杨镇现有生活的不满足。B. “亚洲也很大啊”“中国也很大啊”,我的这些质疑并没有使许永永灰心丧气,这也为小说结尾写他即将走出中国作了铺垫。C. 许永永走遍杨
16、镇所有的村庄,并亲手画了一张地图,“我”是第一个看这张地图的人,因为“我”尊重他的梦想,他信任我。D. “旅行家”这个外号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里面既有许水永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有他人对他的嘲笑,以及“我”对他的肯定。5. 许永永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旅行家”梦想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 小说中的“我”和鲁迅祝福中的“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A 5. 初中阶段:他已走完了杨镇所有的村庄,还画了杨镇地图;他每天练习跑步,为成为旅行家最炼好身体;毕业后:他几乎走遍了中国各地,还精心绘制了中国地图。 6. 相同点:故事的讲述者,是串起故事的线索人物。衬托了主人
17、公的人物形象。是主人公经历的见证者,增强小说的真实感。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不同点:对主人公的情感不同。小说中的“我”对许永永的情感是赞美,祝福中的“我”对祥林嫂的情感是同情。表达的思想主题不同。小说借“我”的见证赞美了像许永永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又勇于践行的人;祝福通过“我”的所感,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灵魂的剖析,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是许永永对老师问他为什么做旅行家的正面回
18、答”错误,许永永并没有直接回答老师“你为什么想做个旅行家”的问题,只说“杨镇的天空实在太小了”,意思是他不满足于杨镇现有的生活状况,他要去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所以他要做旅行家。这是对老师问题的侧面回答,而不是“正面回答”。故选A。【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答出“许永永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旅行家梦想的”,考生需要通读全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筛选出许永永为成为旅行家做了哪些事,然后分点归纳。从全文来看,小说主要写了许永永上初中时的行动和毕业后的行动。上初中时他说“我已经走遍杨镇所有的村庄了”,并且画了杨镇的地图,而且“
19、每天都在跑步”,为做旅行家做准备。毕业之后,许永永给“我”寄来“一幅精心绘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小点”,表明他几乎走遍全国,并画了全国地图。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本题答案。【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答出小说中的“我”和鲁迅祝福中的“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考生需要先通读本文,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然后再回忆祝福中的“我”有哪些作用,最后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本文中,“我”是线索人物,许永永的故事是通过“我”来叙述的,“我”是许永永经历的见证者。“我”是主人
20、公许永永的同学,对于许永永要做旅行家的理想,一开始“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是不理解的,后来看到许永永的坚持和努力,“我”的态度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了,由不理解、不相信,转为相信和赞美,对主人公许永永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小说也通过“我”的叙述,表达了对像许永永一样有理想又勇于去实现理想者的赞美之情。祝福中,“我”也是故事的讲述者,是线索人物。“我”和鲁镇上其他的人不一样,他们对祥林嫂是充满恶意的,要么是仇视,要么是嘲笑,而“我”是同情祥林嫂的,但“我”又是懦弱的,不敢确定回答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问题。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开情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又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表达
21、对祥林嫂的同情,对封建制度的憎恶,并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进行了剖析,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了主题。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中的“我”和祝福中的“我”都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都衬托了主人公的形象,都有增强小说真实感的作用,也都是小说中的叙述人称。不同之处在于,对主人公的情感是不同的,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点睛】第1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通读全文,关注细节。(1)快速通读全篇,依据写作顺序理解思路;(2)找出议论性的段落和语句,快速把握作者情感及全文思想主旨;(
22、3)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品味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4)分析写作手法;(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三、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
23、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
24、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注】玄纁:帝王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复固辞疾笃 笃:严重朕能生君,能杀君 生:活着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 行:去、就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超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从师学习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
25、,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 曾:加倍A. B. C. D.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 受业者四方而至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B. 又不闻匡救之术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C. 其恭谨若是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9. 下列各句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州郡前后礼请不应B. 君何以慢联命?C.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26、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10. 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经:指古代儒家的诗书易礼春秋五种经典,加上乐,就是师说中所说的“六艺”。B. 庠序:是古代的学校,周代叫庠,商代叫序,后庠序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庠序之教即学校教育。C. 贤良方正:“贤良”指才能、德行好,“方正”意思是正直、有原则,贤良方正是汉代选官取士的科目之一。D. 合从:与“连横”相反,是一种分散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将他们各个击破的策略。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2)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3)秦无亡
27、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答案】7. A 8. B 9. B 10. D 11. (1)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2)我以前认为您出来做官,能够辅助当今天子,有助于当代人。(3)秦人没有一支箭,一个箭头的耗费(或: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对此类题的解答一定要学会推断,推断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解释错误。“朕能生君,能杀
28、君”意思是“我可以让你活,也可以杀掉你”,“活”在这里应是使动用法,使生,可译为“使活着”。解释错误。“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绝”的意思是“横渡”。解释错误。“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意思是“如今我治理的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增加赋税征收”,“曾”通“增”增加。故选A。【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A项,
29、前一个“者”,代词,的人;后一个“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C项,前一个“其”,代词,他;后一个“其”,语气词,表推测,大概。D项,前一个“以”,介词,凭借;后一个“以”,介词,按照。故选B。【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句子特征进行,还可以依据固定结构来判断。本题所给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A项,省略句,应为“州郡前后礼请(樊英)不应”。B项,宾语前置句,“
30、何以”应为“以何”。C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D项,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正常的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故选B。【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是一种分散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将他们各个击破的策略”错误。合从,亦作“合纵”,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故选D。【11题详解】试
31、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非礼”,不合礼义;“之”,助词,的;“虽”,即使;“万钟”,非常优厚的俸禄;“申”,实现;“其”,代词,我;“箪食”,粗陋的饮食;“厌”,厌弃。(2)“以”,认为;“子”,您;“出”,出仕,出来做官;“辅”,辅助;“是君”,这个国君,指当今天子;“济”,帮助;“斯人”,这些人,指当代人。(3)“亡”,丢失;“镞”,箭头;“费”,耗费;“亡矢遗镞之
32、费”,可译为“一兵一卒的耗费”;“而”,然而;“困”,窘迫不堪。【点睛】第1小题考查实词的含义,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参考译文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从小在三辅接受学业,同时通晓五经。隐居在壶山的南边,来向他学习的人从四方而来。州郡先后以礼相请,他都不答应;公卿推荐他为贤
33、良方正、有道,他都不去。安帝初年,征召他为博士。到建光元年,又下诏书给公车,赐给策书,征召樊英和同郡六个人,樊英等四人都没去。永建二年,顺帝赐给策书,预备礼物,用黑色币帛征请樊英,樊英又坚决推辞说病得严重。于是诏书严厉责备郡县,要郡县用车马送他上路。樊英迫不得已,到京师,推说有病不能起来。于是强行将他抬入殿中,他仍然不肯以礼相从。皇帝发怒,对樊英说:“朕可以使你活着,也可以杀掉你;能使你显贵,也可使你低贱;能使你富足,也能使你贫困。你为什么轻慢朕的命令?”樊英说:“臣接受的是天命。活着度完一生,是天命;死了没有度完一生,也是天命。陛下怎么能够使臣活,又怎么能够杀掉臣!臣看见残暴的君主就像见到仇
34、敌,站在暴君的朝堂上还不肯,怎么能够使臣显贵呢?臣虽然身为平民,住在陋室,却怡然自得,无异于皇帝之尊向,又怎么能够使臣低贱呢?陛下怎么能够使臣显贵,使臣低贱!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皇帝没法使他屈服,然而尊重他的名声,让他去太医那里养病,每月送给他羊和酒。到四年三月,皇帝于是为樊英造坛设席,以老师的礼节对待樊英,向他询问朝廷得失。樊英不敢推辞,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数个月后,樊英声称病重,诏书要他以光禄大夫的身份休假。樊英起初接到昭令,大家都以为樊英一定不会改变志向,到后来应对皇上,又没有新奇的计
35、谋和深远的对策,谈到他的人感到失望。最初,河南人张楷和樊英一同被征召,不久张楷对樊英说:“天下有两条道路:出仕与隐居。我以前认为您出仕能够辅助当今天子,有助于当代人。然而您开始以贵重无比的身体,激怒万乘天子,及至享受官爵俸禄,又没听说什么匡时救世的主张,你就进退两难了。”颍川人陈寔自小跟随樊英学习,樊英曾经生病,妻子派侍女拜问,樊英从床上下来答拜。陈寔觉得奇怪,就问樊英,樊英说:“妻是齐的意思,妻子与丈夫一同供奉祭祀,据礼没有不答拜的。”樊英的恭敬谨慎都像这样,享年七十多岁,在家中去世。古代诗歌阅读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下横岭望宁极舍韩维驱车下横岭,西走龙阳道。青烟几人家,绿野四
36、山抱。鸟啼春音阑,林变夏阴早。应近先生庐,民风故醇好。【注】宁极,汝州龙兴县一隐士,韩维知汝州时,与其常有交往。(1)请把颈联翻译成现代汉语。(2)据载,“绿野四山抱”一句“当时无不传诵”,请赏析这一句的妙处。【答案】(1)鸟儿在暮春时节欢快啼鸣,林中早已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夏天的绿荫。(2)碧绿的田野被四周连绵的青山环抱,全句用词精当,“抱”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山人格化,情感化,似乎群山一往深情地注视着怀中这块安静的土地,营造出安宁、静谧的氛围。【解析】【详解】(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翻译诗歌的颈联,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把诗句放回到原诗中,结合诗歌全文
37、及创作背景理解句子的大意,再落实重点字词进行翻译。诗歌的颈联为“鸟啼春音阑,林变夏阴早”,其中“阑”是“将尽”的意思,“春音阑”意思是春天的音信快要过去了,指已经到了暮春时节;“林变”意思是林中已经有了变化;“阴”,指树荫;“早”意思是早早地,因此颈联可翻译为:鸟儿在暮春时节欢快啼鸣,林中早已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夏天的绿荫。(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赏析“绿野四山抱”一句的妙处,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把诗句放回到原诗中,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从语言、手法和内容等角度进行赏析。“绿野四山抱”是诗歌的第四句,从内容上来看是在写景,意思是碧绿的田野被四周连绵的青山环抱。从语言来看
38、,“抱”本是人的动作,这里用来写青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青山以人的情感,把青山人格化了。所以说此句用词精当,使本来只是田野居于青山之中的自然景象呈现出温馨安宁而静谧的氛围。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总结出本题答案。【点睛】第2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这类题目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鉴赏。赏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
39、意境、情感)。名篇名句默写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夙兴夜寐,_。 (诗经氓)(2)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3)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4)飞湍瀑流争喧豗,_。 (李白行路难)(5)_,则芥之舟。 (庄子逍遥游)(6)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7)师说一文不仅论证思路严密,而且语言表达简洁凝练,文中“_,_。”两句高度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答案】 (1). 靡有朝矣 (2). 君子生非异也 (3). 别有幽愁暗恨生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 秋风萧瑟 (7). 位卑则足羞 (8). 官盛则近谀
40、【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靡、生、幽、砯、崖、壑、覆、坳、萧瑟、卑、盛、谀。四、语言文字运用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只有具备了理性态度与长远目光,方能抵挡诱感、站稳脚跟,从而创作出洛阳纸贵的文学佳作。考场作文的书写特别重要,直接反映了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但有些同学的书写依然任性自我,笔走龙蛇,卷面十分潦草。上海市民数字阅读网站近日
41、开通,这意味着,一向被认为非主流的网络文学得以登堂入室,成为公共图书馆收藏的对象。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使用更大的赌注对中方施压,并企图令中国签下城下之盟,只要中方顶住,对方就不会得逞。时至今日,中国居民的消费状况同改革开放伊始早已今非昔比,而消费升级,在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将八项规定与职工合法权益完全对立起米。没有整体观念,目无全牛,为不惹麻烦而搞“一刀切”。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考
42、生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洛阳纸贵:常用来称誉某种著作流传很广。句中用来形容作品流传广,使用正确。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句中用来指书写潦草,属于望文生义,使用不正确。登堂入室:谓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名中用来指网络文学受到重视,成为公共图书馆收藏的对象,属于望文生义。城下之盟:在敌人的武力威胁下,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盟约。句中指特朗普政府企图使中国签下的屈辱性条约,使用正确。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句中指现在中国居民的消费状况与改革开放伊始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用
43、正确。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句中用来指一些领导没有整体观念,属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使用错误。故选A。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与以往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五四运动是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一场伟大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B. 江苏省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破解了农民买书贵、借书难等问题,全省农村的阅读率也从以前的约45提高到现在的超过82.2。C. 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项目将齐聚广州,通过展览、展演、座谈、论坛等活动,展现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D.
44、 美国政府表示将对中国输美产品所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大幅降低,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再审查附加成分,做出正确判断。A项,语序不当,“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一场伟大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应为“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爱国运动”。B项,成分赘余,“超过”赘余,应将“提高到现在的超过82.2”,改为“提高到现在的82
45、.2”。D项,表意不明。“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指代不明,科学家否定的是什么不清楚,是指“口头上说说”还是指“采取果断措施”?不明确。故选C。【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
46、;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1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与死亡抗争的过程中, 。许多病人感到自己对生命的看法有了重大地改变他们全然活在当下,而不再是过去或是将来当人的注意力从日常的假象里移出来时,对身边环境更加感激的心就诞生了许多病人由此进入了一种比他们在生病前丰富得多的境界他们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控制权,而不再看重琐碎的事情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采用的是排序题形式,这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在以上排列的基础之上,
47、再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是总领句,其他句子谈的都是病人对生命的看法有了改变,故应排在首位;都是“他们而不再是”的形式,句式结构相同,应排在一起;前半句“他们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控制权”,紧承病人“看法有了重大改变”,据此可确定的顺序。中“此”指诞生“对身边环境更加感激的心”,故应排在一起,由此确定正确的顺序为。故选A。17.下面这段文字的句子表达有什么特点?请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然后以“乡愁”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具有这个特点;(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巩乃斯的马,这些古人称之为骐骥、称之为“汗血马”的英气勃勃的后裔们,日出而撒欢,日入而哀鸣。它
48、们好像永远是这样散漫而又有所期待,这样原始而又有感知,这样不假雕饰而又优美,这样我行我素而又不会被世界所淘汰。(摘自周涛巩乃斯的马)【答案】特点:排比、拟人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别离后梦萦魂牵;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岁月中永不老去;乡愁是一轮十五的满月,在静夜里扰人心绪。【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找出所给材料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第二问要求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以“奋斗”为主题写一段文字。对于第一问,考生需要通读所给文段,从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本题所给材料是周涛巩乃斯
49、的马中的一段话,是一段描写马的文字,“散漫”“有所期待”“我行我素”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这样散漫而又有所期待,这样原始而又有感知,这样不假雕饰而又优美,这样我行我素而又不会被世界所淘汰”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对于第二问,考生只需从已经找出的两个特点中,选择自己把握比较好的一个,运用这个特点,以“乡愁”为主题写一段话即可。注意要点明“乡愁”的含义,要能体现“乡愁的特征。语言表达通顺准确,内容要积极向上,还要注意字数限制。18.阐释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概念性解释或形象化描述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关于“实事求是”: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50、”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那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请以“不忘初心”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答案】不忘初心:“不忘”,就是要牢记;“初心”,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坎坷带领人民使积贫积弱的中国富强起来,核心原因就在于始终不忘初心。【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51、。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以阐释思维的方式,以“不忘初心”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考生可仔细阅读所给例文,思考例文中是如何体现阐释思维的,然后仿照例文来写作。本题例文是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先明确了文段的主题“实事求是”,然后解释了“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中每一个词的词义,最后联系现实,指出现实中应如何做到“实事求是”。考生写作中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成文,先明确所写文段的主题是“不记初心”,然后解读“不忘初心”的含义,再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就可以了。要注意语言通顺流畅,主题积极向上,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五、作文19.阅读下面的
52、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复旦大学严峰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有一天晚上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到月光淡淡的,拿出手机,“咔嚓”一下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写了句“今晚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没有了,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请以“生活咔嚓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说明道理,也可以发表评论阐述观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生活“咔嚓”以后荷塘月色作为文学经典,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文学梦想。可是设想朱自清生活在21世纪,“咔嚓”一声之后,这传世佳作竟只变成了简单的“今晚的荷塘很美”和配图,岂不悲哉?由此设想,
53、我们也可以作出一个推断,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21世纪的朱自清因沉浸于简捷的拍照上传程序中,埋没了自己的文学才华。究其根本,是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和沦陷。其实,“咔嚓”虽简捷,终不如文字留下的美好永恒。文字的生命力,从浩如烟海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中可见一斑。照片带来的视觉冲击,不会赢过文字带来的心灵震撼。无数人到过庐山瀑布,拍下过无数照片,然而人们想起更多的却往往是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吟诵;卡萨布兰卡的酒馆虽特色浓郁,没有杜拉斯的“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的诠释也难以激起人们心中的柔情。文字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跨越国界,足以深入每个人的心田,滋润我们的灵魂。岂是一声“咔嚓
54、”就能替代的呢!圣埃克、絮佩里在小王子里谈及:“肉眼看到的不一定真实,用心感受大的才是真正的美丽。”作为文字,其意义已不限于肉眼所见,更多的融入了人性的柔情,让读者在想象中产生余韵悠长的共鸣,如柳生堤堰,叶生树梢,这微妙又悠长的内涵,赋予了文字动人的诗意。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当我们简单地将美景传入网络便置之脑后时,我们内心的温存美好也难以长存。无疑,生活“咔嚓”以后,少了很多诗意和美好。但是,我们绝不可将文字写作的缺失全部归咎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却更应懂得保存内心的宁静。“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愿我们不要沉迷于快捷的拍照技术带来的优越感,而是
55、愿意在纷繁的世界中偶尔放慢脚步,用心去体味世界的美好,倾注入笔端,让所见之人同有所感。对文字的坚守,需要的更是我们为自己的方寸之地整理出一片净土。拍照虽简捷,终不如文字留下的美好永恒,“用笔书写自己的情感是上天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咔嚓”不会少,但“咔嚓”之后不妨静下心,让语言文字与心中所感进行一场美丽邂逅。因为文字寄托表达的美好,远比简易的图片上传更有温度与力量。记住,生活“咔嚓”以后,也不要少了诗意。【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呈现。所给命题是一个短语,对于这类命题作文,可以先解读短语的意思,明确这个短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56、再结合材料分析确定最佳立意。审题:本题由材料和命题两部分组成,命题是“生活咔嚓以后”,“咔嚓”是拍照的声音。所给材料是复旦大学严峰教授的一段话,他设想朱自清先生如果活在21世纪,面对荷塘,他只会拍照发朋友圈或微博,而不会有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了,并说“散文没有了”。拍照的手机是高科技产品,而荷塘月色“散文”则是指生活中的诗意,“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意思是手机拍照代替了写作,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代替了优美的文字表达,生活便捷之后,诗意却没有了。因此“生活咔嚓以后”,是要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读图与文字表达,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高科技和诗意,这也是考生写作的两个方向。对于第一个方
57、向,第一、考生可以写图片可以促进文字表达的深化。朱自清拍了照之后完全可以发图文并茂的长微博和朋友圈,可以省去对景物的描摹,情景的再现,把更多精力放在物我合一境界的点染以及抒情和议论上,也许他会写出更有诗意的文章。第二、可以写读图时代表达难有深度。因为人们习惯了读图的便捷,不愿多花时间和心思去阅读文字,书写者也难免沾染世风,很少有人会提起笔细细书写,因而流失掉的文学精品无法计数。第三、可以写图像的表现力难以赶超文字。图像不仅对于抽象概念和情感的表现不及文字,即使是具体的感知也是不及文字。至少目前的技术水平在触觉、嗅觉、味觉上还很难复现,散文的韵味、意境,都是图像无法企及的。图像提供的只是它能捕提
58、到的逼真,文字却能激发想象意在言外的真实,所以说,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还是大于图像的直观。对于第二个方向,考生可以写高科技增加了生活诗意,也可以写高科技消解了生活的诗意,还可以写如何处理生活中高科技与诗意的关系等。参考立意:(1)图片可以促进文字表达深化;(2)读图时代表达难有深度;(3)图像的表现力难以赶超文字;(4)用高科技增加生活的诗意;(5)高科技消解了生活的诗意;(6)让诗意与科技齐飞;等等。素材:(1)现在,文化产品与科技紧密结合,插上科技翅膀而实现腾飞的文学著作不胜枚举,电子版的红楼梦更便于携带,有声阅读版的三国演义让读者在枯燥无味的旅途感受来自三国的刀光剑影;再别康桥已创新出符合
59、大众化需求的视听版本,已不仅囿于书本纸张等等。(2)“数字敦煌”是一项敦煌保护的虚拟工程,该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3)很多人游庐山,无数人拍照片,但提到庐山,绝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行文结构:本题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如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用高科技增加生活的诗意”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提出论点后,先分析朱自清荷塘月色的
60、艺术魅力,论证生活需要诗意;再分析现实社会,人们依赖高科技产品,懒于动脑,疏于动手,对美的感悟越来越迟顿,生活的诗意逐渐被消解,然后指出,我们应使用高科技增加生活的诗意,而不是消解生活的诗意,可以用“数字敦煌”、红楼梦等名著的电子书为例来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回扣中心论点。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点睛】命题作文具体立意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是什么”角度:思考所给标题的内涵是什么。例如本题可以通过叙写故事或举例论证来告知读者,“生活咔嚓以后”“生活咔嚓”指什么,“生活咔嚓以后”是什么样的局面;(2)“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内容的合理性,例如本题就可以从“生活咔嚓以后”为什么会这样来思考;(3)将“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结合起来,深入展现所给标题的内容。例如本题就可以先写“生活咔嚓”指的是什么,“生活咔嚓以后”是什么样的局面,然后通过叙写故事或举例论证,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局面等;(4)“怎么办”的角度:思考 “生活咔嚓以后”应该怎么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