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2015.01 第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A“礼” B“仁” C“德” D“孝”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
2、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4“埋儿奉母”的故事体现了宋明理学对人性的摧残,回顾历史,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君主专制受
3、到批判 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 B C D6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享尽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如空气般被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A代表人民的利益和立场 B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 D提出了“仁政”学说7“看破生死界,识得天地心,梦里迷蝶知忘我;学来养生法,去做逍遥游,濠上观鱼能齐物。”这段话评述的是()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8.中国自古以来,识字并不普及,下层民众只能通过鼓词等说唱形式来认识人生。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人生教科书”,鼓词
4、等说唱形式所起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据此可知()A.戏曲是文人创作、传播儒学的艺术 B.戏曲艺术源于民间、反对儒家伦理C.戏曲艺术可以传播思想、教化百姓 D.戏曲是政府普及文化的艺术形式9某同学对中国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由于专制统治的强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文化呈现出反传统和世俗化的趋势。下列文化现象不属于这一趋势是()A.小说的兴盛 B.文人画的兴起C.京剧的发展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10.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
5、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11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是()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12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以下符合其特点的是()多元一体吸收各种文化成果雅俗共赏虚拟写意A B C D13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
6、C庄子 D离骚14普罗泰格拉认为:“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A判断事物真假的标准完全不存在 B判断事物真假是非以个人的感觉为标准C判断事物真假完全凭主观臆断 D判断事物真假的标准要因时因人而异15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16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正确
7、的是 ()A该观点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该观点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该观点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该观点认为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17“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18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
8、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1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20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21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
9、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22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A教皇教士B资产阶级 C广大民众 D封建领主23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24“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
10、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说明()A宗教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具 B宗教取代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C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宗教职能的变革 D宗教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5启蒙运动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超越与发展。其“超越与发展”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指出民主与法治的主张26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B. 拾穗者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27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
11、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28某文学名著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看得出来,该作品的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派29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3
12、0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31“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32温家宝总理在评价自己工作时,曾经引用了林则徐的名言“苛
13、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现了温总理一心报国的工作态度。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等为代表的新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33“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者34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14、)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35.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36.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
1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37“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D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38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
16、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C. 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39.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两个高峰,分别是()A20世纪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 B“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后C20世纪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D全面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40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年代百分比20世纪80年代初23.5%1990年15.88%1997年12.21%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C高考制
17、度的恢复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2小题,41小题24分,42小题16分,共40分。)41(24分)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仁则荣,不仁则辱”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4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 (4分)在其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
19、哪些重大历史事件?(4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4分)(4)以上三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2分)说明你的理由。(4分)4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就造成了“学在官府”。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贵族关心的是维护统治地位,扩大统治范围,无暇顾及教育,“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郑风子衿序)。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士阶层中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政
20、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养士之风形成。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私家讲学,专门培养士。“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材料二下表是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有关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材料三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
21、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新式学堂的特点,分析为何“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4分)(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变迁?(6分)山东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10 ABDBD BCCBA 1120 CDDBA DCBDC 2130 CACAC DABBD 3140 DBCCC DCCAD41【解析】 第(1)问是对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综合比较。普罗泰格拉与苏格拉底的
22、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而古代中国孔子与老子的“仁”的思想,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政治上要求实施仁政。第(2)问考查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影响。核心内容应结合所学知识陈述启蒙运动各思想家的民主思想即可;影响则列举近代中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相关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3)问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归纳;看待不同的文明应把握以下原则:文化的多样性、取长补短、文化融合。第(4)问考查史实的运用。解答本问的关键是要区别史料的类型,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史料价值最
23、高,而后人撰写的、第二手的、间接的史料主观性更强,说服力与史料价值相对要次等。【答案】 (1)主张: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2分);中国:仁政(民本或重民)。(2分)(2)内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4分)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3)条件:西方现代文化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 (4分)看待: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4分)(4)材料:材料一。(2分)理由:因为材料一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后人撰写的、第二手的、间接的史料。(4分)42【答案】(1)变化:私学取代官学。(2分)原因: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破坏,争霸局面出现,战争频繁;统治者无力顾及官学;土阶层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4分)(2)特点:增设了近代西方教育内容;经学在全部课程中占居首位。(2分)原因:所培养人才仍立足于做官,封建教育根深蒂固。(答到第一层次“做官”给1分,能答到第二层次“封建教育”给2分,总分不能超过2分。)(3)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心理演变从对西学的鄙视、偏见到西学的认同再到对西学的褒扬。(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