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考试高二文科历史2015.10本试卷共4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2、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收卷时只交答题卷。第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下表中数字序号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表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 地域时期 边疆地区合计春秋战国至北宋912710119南宋至明清16731510114合计1071001610233 (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长江流
3、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2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3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 A.人性本善 B.血缘远近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4墨家思想在先秦曾
4、经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然先秦以降,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20世纪初,墨学再热。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20世纪初墨学再热的主要原因是A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挽救民族危机 B墨学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迎舍时代需要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 D知识分子借墨学的实用主义批判儒学5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6“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
5、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7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8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其本质是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消沉 B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空间 D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9明成祖姓名朱棣,其子明仁宗姓名朱高炽,仁宗之子明宣宗姓名朱瞻基,宣宗之子明英宗姓名
6、朱祁镇,英宗之子明宪宗名朱见深。从这几位皇帝的名字来看,体现了明朝皇室命名的思想是A天人合一 B人定胜天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10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李贽11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尚治篇中这样描述君主应有的作为:“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存心如赤子,处身如农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贫士,海内如室家。”这表明他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执政为民C主张君民共治 D主张人民主权12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
7、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C. 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D.社会性质的差异13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发明的,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这部书是A.墨子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14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15“它包含了乐
8、队伴奏、歌唱和舞蹈。舞台布景被各种不同的常规姿势和程式化动作取代,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来扮演。”此段文字可以用来描述我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于下列哪一时期A西汉 B东晋 C北宋 D清朝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科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中国、古典时代的古希腊和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不过,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原因似乎在于,只是在西方,科学才成为一般社会的组成部分。”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文明起源趟早,科学革命越难发生 B科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发达程度无关C科学与社会的结合催生了科学革命 D宗教愚昧阻碍了科学革命的发生1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
9、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18“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杂技 D戏曲19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10、D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20西方史学史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所说的“读者”主要是指A官僚阶层 B城镇居民 C知识分子 D乡村农民21黄宗羲晚年为人撰写的碑铭传状和致友人书中赞誉康熙帝为“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统治得到汉族知识分子认可 B.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C.黄宗羲充分肯定君主专制制度 D.清政府不再限制知识分子言论2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秉笔直书
11、 言必有据 论从史出 以小见大A. B. C. D.23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24一位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一种说明更为合理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
12、清楚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肯定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25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邕、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抄写绘画。材料表明A.小说的兴盛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 B.小说在北方社会更为流行C.文艺作品良莠不齐危及封建统治 D.宋词元曲在南方逐渐消失26“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A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B
13、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C统帅百官以及起草诏令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27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28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29有学者指出:“智者
14、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30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元)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第卷本卷共2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28分,总计40分。31“以诗证史”“诗史互证”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5、答题(12分)。材料:陆游在饭罢戏作中写道:“南市沽浊醪,浮蚁甘不坏。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困犀浦芋,磊落新都菜。”太和楼是北宋仁宗年间临安的著名酒楼,无名氏在题大放送和楼壁中写道:“太和酒楼三百间千夫承糟万夫瓮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就中茜袖拥红牙,春葱不露人如玉。” 宋诗纪事卷96根据以上诗歌材料,提炼诗歌所反映出的南宋社会经济状况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论证。(1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16、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程朱坚定的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
17、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 (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8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4分)(4)材料四中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6
18、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6分)高二文科历史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DCCDB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DBCAD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DCAADDCB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春秋战国到北宋,北方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思想先进,故思想家较多;随着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思想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故南宋到明清南方长江流域思想家较多;岭南地区开发较晚,故思想家较少。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2C【解
19、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一方面是强调天下大乱,另一方面是强调通过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实现天下大同,所以上述材料体现的只能是墨子的“除乱尚同”说。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的“除乱尚同”说3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知,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敬父母和兄长都与血缘关系的。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文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20、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初的思想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等思想。而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讲究实际功利,这些为后来知识分子借助墨学的实用主义评判儒学提供理论依据,所以答案选D。挽救民族危机的手段之一是掀起学习墨学思想,A说法有误;墨学代表的是中下层百姓的利益,不可能提出民主思想,排除B;西学不可能渐入末路,只能说单单靠学习西学并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要挽救中国危亡,还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所以C说法有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思想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21、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的新儒学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学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依据所学,汉代的时候,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题干材料“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
22、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说明儒家刑罚思想在汉代的时候也取得了正统的地位。故应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思想儒家思想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救灾”,强调的是天灾,即大自然的惩罚。可知,统治者重视处理“天人关系”。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ABC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天人关系”无关,排除ABC。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董
23、仲舒的儒学思想“天人感应”学说8B【解析】试题分析:秦代焚书坑儒旨在消除法家以外的各家学说,统一人民的思想以便维护自己的统治,汉代独尊儒术也是希望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其二者的做法都是出于政治上的需求,所以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棣、炽、基、镇、深的偏旁为木、火、土、金、水可知这是五行。五行基本循环原理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生生相息,是为五行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为五行相克即五行相胜。故选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24、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相生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阳明的心学。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句,如“禅学”“反叛”“冥想”“直觉认识”,体现的是主观唯心思想。结合所学,王阳明的主张符合上述特点。故C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材料“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存心如赤子,处身如农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贫士,海内如室家。”说明,虽贵为天子心里依然装着普通民众。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民本思想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
25、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商鞅,重农抑商”、“黄宗羲,工商皆本”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的表述与题干要求无关,题干要求“根源”,ABC均不能够成为“根源”。导致两人经济主张不同的根源,多从经济角度去思考。进一步分析可知,商鞅的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从而经济形态是传统的农耕经济时代;而清初的时候,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壮大。C项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重农抑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工商皆本”13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
26、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由材料“1300多年前”、“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及生活在19世纪的“达尔文”可以推断出此部著作应该在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因此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在时间上是不符合早在1300年前这个时间的。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1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等26项”、“西方传入中国,只找到了4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属于无关项;B项表述明显
27、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一直”,表述绝对,错误。进一步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1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元1000-150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00-1500年我国大致处于宋元和明前期。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四大发明传播海外由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宋元时期,符合题意。宋代都市商业繁荣,外贸兴盛,符合题意,正确。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B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商业16C【
2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科学才成为一般社会的组成部分”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相关内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产生的条件。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明显表述错误;D项表述具有一定道理,但不够C项核心和准确,C项最能够体现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产生的条件社会制度对科学革命的推动17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汉赋和唐诗处于汉唐时期,早于宋元,故C项错误;话本和小说都是“商品经济发展所
29、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的表现,没有体现“二元性”,故B项错误;傩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并非宋元以后的“高雅文化倾向”体现,故D项错误;宋代以后,伴随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故A项正确。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风俗画和文人画1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舞台的狭小,限制了人物的费活动,因此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更多的一种
30、象征,故选B。ABD不符合材料的特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 特点1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人画的特征。诗歌具有抒情性的特点,文人画重情趣求意境,追求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希望通过绘画来表达一种心境,抒情性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故应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文人画20B【解析】试题分析:通过阅读题干可知,由于读者的需求才引发了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发展,而这里的读者可以推知是市民经济,宋代以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的瓦解者自然经济,同时,宋代开始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
31、一批生产力。发展到明代以后逐步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在这些经济条件的催生下产生了市民阶级即城镇居民。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灿烂的文学明清小说21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依据题干材料可知,黄宗羲认为康熙是“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 并使用清朝年号,说明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分析选项,B项符合材料信息;A项错误,黄宗羲一人的思想不代表所有知识分子;C项明显错误,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D项错误,清朝实行文字狱。所以应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的思想22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秉笔直书是指写史书必须根据事
32、实进行记录、不隐晦、不扩大、真实地反映情况;言必有据指说话一定要有根据;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指的从历史史料和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以小见大是指通过小事或者一小部分看出整体,抓住一点或者局部进行想象延伸和放大。故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考点: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方法治史原则23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并必继续一地、草原与滨海地带、资生之地”等和“自然环境”直接相关的关键的字眼均足以证明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只能是自然环境。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文化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 24C【解析】试题分析:尊
33、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诗里提到的麦作、稻作,只能作为稻麦都有栽种的佐证,不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排除A项。稻麦产于不同季节,也不足以说明轮种制,排除B项。诗人的描述多依据事实,虽有夸张,但不失其真实,因而可以作为历史讨论的佐证,排除D项。诗中确实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唐朝时期江南的农业 25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小说等通俗文学备受推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
34、技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明清小说2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罪人在屋下执事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可以得出,相权是皇帝决定的,并为皇帝服务的。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相权27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儒家的思想主张。从材料可知,唐代的时候重视荀子的思想;而到了宋代,孟子备受尊重,既封“邹国公”又设庙祭祀,荀子却仅仅封兰陵伯。这说明,在宋代孟子地位上升,而荀子地位下降。所以应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荀子、孟子的思想2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
35、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等课程”等,标题实际上考查汉代儒学发展相关内容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够核心和准确;B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进一步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29C【解析】试题分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与材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直接相悖。故C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30B【解析
36、】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了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和地位,揭示了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故选B项,A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C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与主旨不符合,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文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31特 点论 证商业活动严格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城市经济繁荣(3分)市场摊点众多,商品丰富。(如:“南市沽浊醪”、“浮蚁”、“东门买彘骨”、“蒸鸡”、“鱼蟹”、“犀浦芋”、“新都菜”都有反映)(写出三个史例,即给3分)城市商业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世俗娱乐活动众多(3分)有较完善的餐饮服务和歌舞娱乐活动。(如:“酒楼三百间”、“千夫承糟万夫瓮”、“三千客”、“金
37、钗十二行”、“歌一曲”、“茜袖”、“红牙”都有反映)(写出三个史例,即给3分)(本题为论证式开放性试题,学生在答题时,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同等评分。但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论证式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信息“南市沽浊醪,浮蚁甘不坏。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困犀浦芋,磊落新都菜”可以归纳出南宋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并且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由材料信息“太和酒楼三百间千夫承糟万夫瓮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就中茜袖拥红牙,
38、春葱不露人如玉”可以归纳出商业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娱乐活动众多等。第二小问“论证”,需要考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论证,解答时注意要从材料中分别列举出至少三个史实。论证“南宋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并且商品经济比较繁荣”可以列举“南市沽浊醪”、“浮蚁”、“东门买彘骨”、“蒸鸡”、“鱼蟹”、“犀浦芋”、“新都菜”等;论证“商业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娱乐活动众多等。”可以列举“酒楼三百间”、“千夫承糟万夫瓮”、“三千客”、“金钗十二行”、“歌一曲”、“茜袖”、“红牙”等。其他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同等评分。评分说明:一等卷(1012分):论点深刻、准确、鲜明;论据充实、有力、典型;论证严谨、清
39、晰、精当;符合答题要求。二等卷(69分):论点准确;论据充实;论证清晰;基本符合答题要求。三等卷(05分):论点基本准确;论据能够基本支撑论点;论证比较清晰;基本不符合答题要求。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32.(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4分)(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8分)(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分)(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6分)(5)演变历
40、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遭到批判,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6分)【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关键信息“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大意是说关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等级秩序,即以君为尊、以父为尊、夫为妻纲、长幼有序,是不可以改变的。由此可见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2)原文大意是说: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各异,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样,所以处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统一的标准,法令制度多次改变,在下的百姓不知道应当
41、怎样遵守。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说消失,然后学术的系统可以统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由此可知体现了“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这在当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3)注意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天理”。再结合所学知识, 朱子语类即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理学家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原文大意是说:“但是对于国家危害最大的人,仅仅是君主啊”“天子所赞成的未必都是正确的,天子所反对的也未必就是错误的,天子终究也不敢自
42、定错误与正确,而错误与正确要由学校予以公认”。再结合黄宗羲的有关知识回答。最后从经济根源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5)结合四则材料的时期及该时期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概括归纳。材料一: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材料二: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材料三:宋明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儒学发展为理学;材料四:明清儒学遭到批判,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