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2.13MB ,
资源ID:302667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266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12章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12章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1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标展示核心素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综合思维:联系区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2.人地协调观:通过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4页基础梳理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黄土高原位置图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A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蚀)。【特别提示】1黄土高原与沟壑地貌成因不同。黄土高原的成因:沙漠外

2、围的黄土堆积,属风力沉积作用;沟壑地貌的成因:水土流失使其千沟万壑,属流水侵蚀作用。2水土流失的危害(1)概述: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主要表现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带黄土质地特殊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极易遭受流水侵蚀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地质

3、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2.人为原因(1)(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制度、生产建设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3)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三、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1治理策略(1)(2)(3)以综合治理为手段原则目的2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A固沟、B护坡、C保塬。(2)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目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3)生物措施地区措施目的不宜耕种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地表植被有条件的地区大

4、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3.成功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特别提示】2黄土塬、黄土峁和黄土梁的区别:黄土高原形成初期,地面平坦沟壑少,地形类型称为黄土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许多沟壑,地面破碎,长条状的地形称为黄土梁;随着水土流失的继续,更多的土壤被冲走,地面更加破碎,呈现出更多的沟壑和一块块馒头状的小丘,此时的地形称为黄土峁。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的过程。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5页考点一水土流失【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区域图文材料、统计图等为载体,通过某区域水土流失形成原因、危害及防

5、治措施等,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背景抓住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方法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1(高考经典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规范审答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河流带来的泥沙多,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有两条河流流经戊地,河流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河流流经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坡度大;流域内降水量大,降水变率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我的答案: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

6、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覆盖率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地表径流的能力就越弱,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应重点分

7、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2)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粗放管理。 (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2)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4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对比

8、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地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共同点:人为滥垦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2)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表土一旦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3)治理措施不同: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草;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 命题角度一水

9、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2018高考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

10、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A BC 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解析:第1题,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错。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对。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错。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错。第2题,第5次降水历时只有两天,并不长,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对。植

11、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错。选B。第3题,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错。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错。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会将植被覆盖坡面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选D。答案:1.B2.B3.D 命题角度二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有效对策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水土流失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水土流

12、失之最”。据此完成45题。4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类型内部分化显著,其成因分异主要表现为()A泊尔江海子镇以水力侵蚀为主B哈巴格希大部兼具水力、风力侵蚀双重特征C铜川镇以风力侵蚀为主D东胜城区以水力侵蚀为主5有关东胜矿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在铜川镇沟道两侧缓坡修筑水平沟、鱼鳞坑等防护工程B在哈巴格希东部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柠条为主的混交林C在泊尔江海子镇荒漠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增加植被覆盖率D严格控制小煤窑开采,采矿固体废弃物堆弃沟道以降低地表崎岖度解析:第4题,泊尔江海子镇位于沙地的边缘,气候干旱,以风力侵蚀为主;铜川镇和哈巴格希大部位于东胜矿区东部,降水较多,兼有水力侵蚀和

13、风力侵蚀,B项正确;东胜城区硬化地面多,水力侵蚀微弱。第5题,水土流失治理中,缓坡可修梯田;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柠条为主的混交林,B项正确;荒漠化地区应先恢复自然植被。答案:4.B5.B6(2018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1)分析当地出现

14、“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解析: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

15、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在生态脆弱区,尤其要注意尊重规律,减少人为干预。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考点二荒漠化【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区域图文材

16、料为载体,通过分析区域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危害和措施,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抓住区域背景,从人类活动的方式和规模角度思考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规范

17、审答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该区域冬春季节盛行西风,风力大(8级),刮风天数多(157天),集中在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4月)。另外,沙源在本地(就地起沙),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风沙灾害对铁路危害严重。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我的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

18、,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条件具体表现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天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则加速荒漠化进程。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

19、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2.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所占比例主要分布地区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二、图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下

20、图所示: 命题角度一荒漠化的特征与防治(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1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BC D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A BC D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解析:第1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

21、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第2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可知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3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答案:1.C2.B3.D 命题角度二荒漠化的原因及危害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

22、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5“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第4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绿洲区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易造成绿洲区水位下降,其他地区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C项正确。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自然植被生存条件恶化,植被减少,从而导致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第5题,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

23、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故D项正确。荒漠地区不适合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答案:4.C5.D考点三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区域图文材料和湿地面积变化图文材料为载体,通过湿地的形成、功能、开发及保护,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掌握湿地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3(2018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

24、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规范审答从图文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第(1)题,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说明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说明该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蒸

25、发旺盛。第(2)题,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下游排水时,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时,降水量等于蒸发量。第(3)题,该湿地地区河水不断输入盐分,而水分蒸发会导致盐分积累。第(4)题,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我的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26、);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是: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27、。(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是: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泊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

28、的多少等原因。3外流湖缩小问题的分析模型4典型区域湿地保护的目的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命题角度湿地的形成、演化及保护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

29、、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第1题,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减少,盐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鱼类生长、鱼类密度会降低,湖面缩小导致芦苇大量枯萎,而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面减少而湖水蒸发总量会减小,故C项正确。第2题,修建水库,会减少入湖水量,萎缩状况会加剧;咸水湖中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芦苇能改善

30、水质,但对艾比湖萎缩没有影响。A、C、D项错误。艾比湖为内流湖、咸水湖,为防止其继续萎缩,要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在该流域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是最恰当的措施,B项正确。答案:1.C2.B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

31、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主要是确定干流经过地区。干流发源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向西流经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再向东南流出本区域。第(2)题,湿地形成原因,主要从湿地水的来源、地形、蒸发、冻土等因素考虑。结合图中的信息,从上述方面分析。第(3)题,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行为等角度分析。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保护该地区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

32、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素养立意:立足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危害与防治(2020湖南衡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 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

33、,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 253平方千米,创造5 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材料二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3)指出当地大力

34、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解析:第(1)题,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沙漠广布,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且邻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加剧蒸发;同时该地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最终演变成“死亡之海”。第(2)题,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第(3)题,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应从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角度找答案。太阳

35、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答案:(1)该地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邻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2)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

36、(3)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规范答题模板_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模板构建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考点答题模板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湿地萎缩自然原因气候变干

37、,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考点答题模板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

38、站、港口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为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

39、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典题示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获取信息(1)要准确说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需准确判断出该区域的名称,还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2)要回答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分别采取的措施,需明确两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模板应用区域定位由经纬度和典型地物可定位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由沙地和旱地的位置及降水量可判断,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为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规范解答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_耕地和牧

40、草地。_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_旱地:水土保持。迁移应用(2020河北衡水中学测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四川若尔盖湿地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型湿地,黄河流经这里后流量增加30%,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但近几十年,若尔盖湿地草原的沙化程度触目惊心。沙漠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大量的草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材料二下图为若尔盖湿地草原位置图和景观图。(1)试分析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2)分析若尔盖草原退化造成的危害。(3)分析说明防治若尔盖草原退化的措施。解析:第(1)题,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包含自然、人为两方面。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和鼠虫

41、灾害严重及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开采。第(2)题,若尔盖草原退化直接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第(3)题,防治若尔盖草原退化需要从恢复草原生态入手,要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防治鼠虫害,稳定草原大环境。答案:(1)自然原因:气候不断变暖使地表水蒸发加速;若尔盖草原鼠虫灾害严重;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在草地上不合理地采挖药材和开采矿产。(2)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直接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对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3)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以草定畜,畜草平衡,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保护鼠类天敌,对草原鼠虫害进行防治,稳定草原大环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