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139KB ,
资源ID:302585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258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全书检测试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全书检测试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

1、全书检测试题(一)(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查点题号易中文化对人的影响1、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4、5、6、7、827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9、10、11、12、13、2026文化创新14、15、16、17、1829我们的中华文化19、20、2128我们的民族精神22、23、24、252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

2、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不同的分类依据的是不同的标准,体现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交往方式、价值选择、生活方式问题,排除A、B、C。2.(2017山东东营期末)某校开展名人、名作、名曲 “三名”教育,用名曲名言陶冶人,用名人名作引领人,赏析师生佳作鼓励人。通过广播、橱窗、报纸宣传优秀师生的事迹,展现他们的风采,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该校的“三名”活动()可以

3、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能帮助师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必定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增强师生的精神力量A. B. C. D.解析:B该校的“三名”活动可以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能帮助师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能增强师生的精神力量,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观点错误,学校开展的“三名”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并不是必定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选。3.进入21世纪,团圆还是年的主题,年根将至,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车站,拥挤着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老一辈人依然有着浓厚的年的情结,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习俗,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祭祖、拜年、压岁钱等年的专有事物在他们心中分量依然很重。材料显示()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4、深远持久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春节的习俗不会改变D.人们摆脱不了旧传统的束缚解析:A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C、D说法错误,习俗也是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春节习俗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旧传统。4.“石头、剪刀、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B.C.D.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起源于中国”“传到日本

5、、韩国”再到“风靡世界”,表明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说明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符合题意;材料中的“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说明商贸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5.中国的传统文化辉煌灿烂。被列为世界“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许多观点被世界许多国家称颂并吸收利用;孙子兵法也被广泛运用到世界商战中。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各国应全面吸收他国文化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A.B.C.D.解析:A本题考查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许多国家的称颂并被吸收利用,说明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民族

6、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确;别国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错误;不能认为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观点错误。6.习近平主席曾这样引用: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 “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种表现手法的差别的形成是由()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结果解析:D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之间文化存在差异,D正确且符合题意。7.移动广播电视(CMMB)是信息传

7、播的一种新媒体形式,采用数字编码,通过无线发射,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手持移动接收,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移动广播电视的出现()说明旧的传媒已不再发挥作用说明电视等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充分显示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A.B.C.D. 解析:B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重要途径,说法错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充分显示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的强大功能,说法正确。8.

8、(2017山东济南期末)2016年8月18日,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由江苏有线、腾讯视频首播。该片采用超高清影像全程观察记录新丝路沿线国家的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内容,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了神秘丝路在当下的魅力与活力。这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现代传媒增强了丝路文化的民族性特征科技进步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现代传媒丰富扩展了丝路文化的内涵A.B.C.D.解析: B人文地理通过电视、视频传播,让人们感受丝路的魅力与活力,说明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符合题目要求;夸大了现代传媒的作用,不选。9.(2017河北唐山一中期中)“最忆是杭州”,2016

9、年9月4日晚,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让世界的目光齐齐聚焦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公开演讲及致辞,到由张艺谋执导的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信手拈来的文学经典,令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说,学好古典文学,才能看懂G20上的文艺之美。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领风骚,引领世界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由此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A.B.C.

10、D.解析:C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材料强调要学好古典文学,重视了传统文化的作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特点,与材料无关;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10.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

11、为今用A.B.C.D.解析:A从“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内容的传承,而不是形式的传承,更不是强调创新,排除;材料只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并没有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排除;符合题意,选A。11.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意义。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

12、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B.C.D.解析:B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错误;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意义,体现了。12.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B.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解析:B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体现B;A、D不符合题意;C说法夸大了继承的作用。13.有人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13、,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无论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A.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解析:B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大发明属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B符合题意;A与材料不符;C、D中“决定力量”说法错误。14.一位美国评论家在对中西绘画艺术结合进行评判时曾这样说,当一个在本土文化和传统风格熏陶中成长的艺术家尝试将传统文化

14、与异域文化嫁接在一起时,只有极少数是可行并取得成功的,更多的是不仅没有产生新的品种,反而退化变质而引发刻意的矫情之作,或离奇的怪诞画风。这说明成功的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博采众长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A.B.C.D.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要求。材料说明的是中西绘画艺术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如何正确地进行文化创新和文化借鉴,正确;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5.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要将其和现代时尚与生活在今天的个体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利用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本国特色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开发与转化,形成符合

15、当代人审美和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本国文化更好地传承。这表明()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博采众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体现时代精神和满足群众需求是文化创作的重要追求A.B.C.D.解析:B本题考查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材料强调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将其和现代时尚与生活在今天的个体消费需求结合起来,体现了;混淆了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要求;材料没有涉及体制机制创新,不选。16.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他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

16、犬卧花荫”。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上飞来飞去。这下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解析:B本题考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这一知识点。王安石游历南方发现自己之前所改之诗是错的,这一事例说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正确且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7.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

17、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过程 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过程A.B.C.D. 解析:B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进现在的歌词中,坚持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符合题意;不能消除文化差异,说法错误;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说法错误。18.岭南画派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他们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和“摘水撞粉法”以求其真,融合中

18、西绘画之长,创作出独具风格的崭新作品。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坚持博采众长,倡导抑旧扬新摒弃传统,推陈出新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A.B.C.D.解析:B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根据材料中的“融合中西绘画之长,创作出独具风格的崭新作品”,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故正确;中的倡导抑旧扬新表述错误,排除,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说法明显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是辩证否定,故排除。19.(2017湖南张家界民族中学期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做了一个“汉

19、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写论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解析: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在传承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A符合题意;当前阶段,对于汉字,基本不存在去其糟粕、创新发展问题,排除B、C;书写汉字与普及书法,特别是古为今用,关系不大,排除D。20.“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材料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中华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

20、.B.C.D.解析:A材料强调了邢瓷和越瓷的不同,即我国的区域文化各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故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21.(2017山东郓城期末)2016年10月16日,贵州京剧院在墨西哥“第44届塞万提斯艺术节”上献演了京剧版魔侠吉诃德。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同特征A.B.C.D.解析:A极具特色的“中国元素”是从历史传承来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说明中国的文学艺术在

21、世界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体现了博大精深,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说法有误,不选;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共同的特征,不选。22.下列与漫画精忠报国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不同的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A.B.C.D.解析:B漫画精忠报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相同,不符合题目要求;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符合设问要求。23.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仁

22、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补充和发展 蕴含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A. B.C. D.解析:C本题考查民族精神。文化影响而非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错误;对联没有体现与时俱进,与材料无关;对联既蕴含着胸怀“江山”的志向,又体现了主人公淡定从容的精神状态,符合题意。2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A.珍惜中

23、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发挥“主心骨”的作用解析:B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材料指向的是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即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故选B。其他选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所指不符。25.2016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鲁迅先生曾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对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示是()A.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B.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C.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

24、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D.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解析:D材料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社会主义实践、与时俱进、人人传播等信息,A、B、C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26.(2017山东菏泽期末)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除夕夜,一家人团聚一堂祭祖、守岁、吃年夜饭。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响,街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福,老人则要给孩子压岁钱,然后成群结队走亲访友,相互拜

25、年,道贺祝福。一声声“过年好”,拉近了亲人、朋友、邻里间的心灵距离。现在,过年的仪式简化了,很多传统的习俗已经消失。人们虽然也拜年,但不再登门拜访,一条短信就能发遍所有认识的人,只需刷刷朋友圈、点点赞就一切OK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使用传统的纸质红包,而是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或支付宝,将红包用一种虚拟的方式送出并乐此不疲。不得不说人们越来越图省事儿,将过年当成了一种应付。人们对于过年,似乎只剩下了回家团聚、吃饭,然后就是离家、工作。回家过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强迫、一种责任、一种负担。即便相聚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放下手机、离开电脑电视,和家人朋友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呢?年味越来越淡了,

26、许多人开始担心:这个满含着先民智慧与情感的年文化有一天就会丢失。(1)有专家指出,要重视对传统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专家观点的合理性。(12分)(2)请列举4种本题材料中未涉及的传统年俗。(4分)解析:第(1)问,考查传统文化的知识。根据设问分析是观点评析题,但此题只需要回答专家观点的合理性,也就是变成一个原因类的题目,着重分析重视对传统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中华民族情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材料中涉及的家庭、社会和谐角度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是开放性题目,要注意不要重复写材料中出现的习俗。答案:(1)传统年文化是中华民

27、族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情感,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4分)在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传统年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分)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分)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2分)有利于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和社会和谐。(2分)(2)评分说明:每列举1个1分,如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门神、送灶王、逛庙会、蒸年糕、踩高跷、扭秧歌等。列举本题材料中涉及的不给分。材料中已经涉及的有,祭祖、守岁、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团年饭)、压岁钱、穿新衣、走亲访友。2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

28、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结合材料,请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的理解。(10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设问是关于对观点的理解,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回答。结合材料,从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与态度分析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碍,最后要说明在文化交流中要摒弃傲慢与偏见。答案:(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既要认同

29、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借鉴。(3分)(2)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傲慢和偏见与平等多样相悖而行。(4分)(3)只有摒弃傲慢和偏见,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才能真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28.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

30、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材料二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1、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6分)(2)中国精神指什么?(1分)中国精神对中国梦的实现起什么作用?(5分)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包容性。回答本问,应从文化包容性的具体内容入手,考虑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中树立文化自信、在交流借鉴和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第(2)问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首先明确中国精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作用主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我们应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分)我们应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

32、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2分)(2)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分)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团结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2分)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从而有利于实现中国梦。(2分)中国精神能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将中国梦变成现实。(1分)29.(2017山东省潍坊期末)2016年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33、一老舍是现代中国文学新的民族传统的创造者,创作出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一大批文化精品。在文字运用上,老舍受狄更斯等英国作家的影响,形成了简洁朴素的语言风格。他在对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的一面给予深刻省察的同时,又深深眷恋着传统文化,并在自己的小说中尽其所能地表现出来。其作品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有序和完整地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界”。材料二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富有市井气息。他敢于为底层的劳动人民说话,敢于揭露真实的市井生活,表达出底层人民的真善美、无奈和不平,真正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写作

34、。(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老舍的文学创作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6分)(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创作为什么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6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第(1)问考查如何创新,依据材料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三个角度逐条分析材料即可;第(2)问从设问角度看,此题属于意愿类题型,回答文艺创作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可以从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主体,同时文艺创作又要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作答。答案:(1)文化创新应扎根于实践。老舍的作品立足实际、本土本色,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2分)文化创新应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老舍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创作养料。(2分)文化创新应博采众家之长。受英国作家的影响,老舍的作品更加简洁朴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分)(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艺创作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3分)人民是文化服务的对象。文艺创作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